摘要:策略是指可以實現目標的方案集合。高三一輪復習是否能達到預期目標,很大程度上取決于所采取的復習策略和教學策略。以提高復習課的課堂教學效率為主要內容,闡述了對高三歷史學科一輪復習策略的一些認識和主張。
關鍵詞:歷史學科;教學策略;教學設計;史料教學
一、要明確高考方向,精心設計每一堂課的教學
“方向是行動的指南”,方向明確、方法得當、內容精準、針對性強,這一切都源于教師課前的精心準備和精心設計。這些教學方案都應該并且可以體現在每一堂復習課中以達到夯實基礎、提高學生歷史學科能力的目的,為一輪復習打下堅實基礎。
1.“明確方向”是指教師要清楚高考的命題依據是課程標準、“考試說明”
凡是“考試說明”沒有規(guī)定的內容都可以大膽刪去,而對于那些要求較高的內容就要細心研讀、多角度分析,力求揭示其內涵和外延。因此,解讀和研究課程標準和“考試說明”,掌握考點的顯性知識,挖掘其隱性知識并據此幫助學生構建知識體系,使之科學化、系統化,應成為我們每天的“必修課”。
2.精心準備每一堂課的教學
在課前,要通過細分析、研究,確定每一堂復習課的教學主題、教學內容和教學方式、教學史料選擇等環(huán)節(jié)。弄清楚為什么要上、怎樣上、用什么材料上、配什么練習等,這樣的備課才能真正為提高課堂效率服務。之所以要精心設計每一堂課的教學,目的是為了提高一輪復習課的有效性。要從教學的模式到具體目標、內容、手段、重難點、學法等方面加以設計、貫徹,并形成自己的復習課教學模式和風格。
(1)精心設計教學目標
趙亞夫教授認為:“教學目標的作用,對教師而言,如同打靶時槍上的準星,要把得住、瞄得準、三點成一線,不能馬虎。從教學過程看,它是一課之魂,目標模糊如同混沌無竅,雖有動態(tài)然終不是有意義的生命;從教學效果看,它是一課之準繩,目標繁復如同剺尺,雖有形制然實不能有價值的規(guī)矩?!币罁n標、考綱(指最新的福建省文綜考試說明,下同)和學情,用知識整合或知識建構方式,精心設計具體的可操作的教學目標?!芭_上一分鐘,臺下十年功”,一堂高效的歷史復習課設計應在課前加以預設?!熬摹敝饕w現在教學預設上。每節(jié)課都要把所解讀的課標、考綱、課前提問的問題等寫入教案。一輪復習的教學目標是夯實基礎、提高能力。依據課標和最新考試說明梳理和整合歷史知識。所謂的“清”是指認清每一歷史階段的整體特征;認清歷史事件之間的內在聯系;搞清歷史事件的來龍去脈、培養(yǎng)論從史出的能力,養(yǎng)成多角度看問題的習慣。
(2)根據學情和內容設計教學策略
教學策略是教師在現實的教學過程中對教學活動的整體性把握和推進的措施。在實踐中選擇教學策略時要把握其靈活性、針對性原則,根據不同的學情和不同的教學內容來選用不同的教學策略。
(3)精選教學史料以實現掌握知識與培養(yǎng)能力的統一
史料是歷史學科的基石和特色,是落實歷史學科三維目標的重要教學載體。但是,浩如煙海、難辨真?zhèn)蔚氖妨现?,哪些可以為教學所用呢?如果能在一堂課上選擇一個典型而又針對性強的材料,通過由淺入深地有層次的問題設計,就能在不知不覺中完成教學任務、培養(yǎng)學生的學科能力,使學生學會思考,在思考中建構知識,實現掌握知識與提高能力的統一。下面,以浙江的徐金超老師的《第一次國共合作的實現》一課為例:
以《困惑與抉擇:孫中山的1923年》為題,以“國民革命的目標是什么”“國民革命應該依靠誰”“建立怎樣的革命武裝”三大問題組織全課,解讀了孫中山矢志革命的心路歷程。其在“國民革命的目標是什么”這一環(huán)節(jié)中,提供了以下材料:
1912年,孫中山說:“今日共和初成,興實業(yè)實為救貧之藥劑,為當今最要之政策?!?/p>
1914年,孫中山在《中華革命黨宣言》中說:“吾黨第一次革命、國體與政體變更后,即以鞏固共和、實行民主民生兩主義為己任?!?/p>
1918年,孫中山通電說:“吾國之大患,莫大于武人之爭雄,南北如一丘之貉?!?/p>
1923年元旦,孫中山在上海發(fā)表宣言,指出“應修改不平等條約,恢復中國在國際上自由平等之地位”。
閱讀史料歸納:孫中山在1912、1914、1918、1923年對革命目標的認識,有什么樣的變化?反映了孫中山怎樣的心路歷程?分析孫中山新三民主義革命理論的提出。
二、重視概念教學,在教學過程中滲透史學理論知識
要考好歷史就一定要注重歷史概念的教學。對概念的教學,方法很多,但最重要的是對概念的準確理解。如,在講解鴉片戰(zhàn)爭后中國社會經濟結構的變動問題時,針對大量洋貨涌入中國的現象可以設計如下問題:
什么是“洋貨”?(西方列強生產的商品)為什么“洋貨”會涌入中國?“洋貨”是以什么方式生產的?(機器生產)“洋貨”究竟是什么樣的商品?(工業(yè)產品)與傳統的手工業(yè)品相比,“洋貨”有什么優(yōu)點?(物美價廉)“洋貨”只能靠“不平等條約”才能涌入嗎?(“洋貨”物美價廉、技術先進的優(yōu)勢,注定了它比傳統手工業(yè)品更有競爭力,遲早是要涌入的)我們改變這種現象的根本途徑是什么?(學習西方先進技術,提高產品質量)
總之,歷史一輪復習的策略有許多,打造高效的復習課堂是其中最重要的部分。此外,適量訓練,練習針對性強;利用講評課滲透答題技巧與規(guī)范的教學;充分挖掘學生的非智力因素;充分發(fā)揮備課組集體的智慧和力量等都是應積極采用的策略。
參考文獻:
[1]趙亞夫.歷史課程目標的變化與有效達成.人民教育出版社,2005.
[2]何成剛,夏輝輝.歷史教學設計.華東師范大學出版社,2011.
[3]趙亞夫.歷史課堂的有效教學.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2007.
(作者單位 周麗明:福建省永安市一中 陳增平:福建省永安市教育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