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隨著新課程的實施,師生互動成為研究課堂教學的熱點話題,結合新課標的要求,從“師生互動”的進入、促進及反思這三個步驟展開討論。對探求師生互動的切入點——把握學生求知的興奮點;教師在互動中要創(chuàng)設和諧民主且富有人文氣息的氛圍,促進師生互動、共同發(fā)展;教師要不斷反思使師生互動趨于完善。
關鍵詞:生態(tài)課堂;師生互動;新課標
在新課程標準的精神中,學生的主體地位被提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教學過程不再被看作是一種純粹的給予和接受的靜態(tài)過程,而是教師和學生之間相互交流、相互影響的動態(tài)過程。筆者就“師生互動”的進入、促進及反思這三個步驟展開討論。
一、教師在“師生互動”中首要探求師生互動的切入點——把握學生求知的興奮點
課堂教學如果不能引起學生的興趣,不能動員學生的感官參與教學活動,不能把學生的注意力吸引到課堂教學上來,教學基本上是失敗的。那么,學生的興奮點在哪里?在新知與學生生活實際的聯(lián)系處。在新知與最新科技的聯(lián)系處。在新知與學生已有知識的矛盾處。在新知與其他學科知識的交匯處。
二、教師在互動中要創(chuàng)設和諧民主且富有人文氣息的氛圍,促進師生互動、共同發(fā)展
實現(xiàn)師生互動的前提,應是和學生形成一種新型的人際關系,這需要師生長期培養(yǎng)感情,教師應思考:自己是否真正高于學生,如果不是,就應該不恥下問,因為教師作為個體,在龐大的學生群體面前,只是一份子。因此,教師具有教與學的雙重關系,要讓學生認識到自己可以成為“小先生”,并能主動、大膽、積極地去讀書、學習。教學中,師生才會實現(xiàn)互相尊重,互相學習的良性循環(huán)。這里所說的人文氣息,包括教師課堂上表現(xiàn)出來的對每個學生的尊重和真誠的關愛,對每個學生進步的鼓勵和改正缺點的幫助,對每個學生戰(zhàn)勝困難和創(chuàng)造性行為的支持,對每個學生個性的寬容和苦惱的理解,還包括學生們團結合作、坦誠交往、相互幫助和歡樂共處。
教師要建立現(xiàn)代教學觀,相信學生具有洞察、組織教學的能力,師生呼應,共同推動課程環(huán)節(jié)的開展。同時要學會傾聽,最終實現(xiàn)師生的共同發(fā)展。
三、教師要不斷反思使師生互動趨于完善
1.教師要反思師生互動的有效性
有的物理課堂形成了這樣一種教學模式,我們以摩擦力一節(jié)為例。教師導入新課后向學生提出問題,如摩擦力的大小、方向、作用點等,叫學生自學并回答問題,結果學生的回答熱熱鬧鬧,正確率也很高,然后再配上幾道練習題讓學生鞏固掌握。這樣的課從表面上看來課堂氣氛活躍,師生互動熱烈,但從學生的發(fā)展角度出發(fā),就是一堂失敗的物理課,是假互動。我們還常??吹?,在學生對某一問題的回答中,有許多雷同與重復,缺乏激烈辯論,少見強烈反駁,此謂“無爭論的統(tǒng)一,非真正的統(tǒng)一”。所有這些現(xiàn)象,反映出課堂的互動大多在淺層次上進行著,沒有思維的碰撞,沒有矛盾的激化,也沒有情緒的激動,整個課堂像一條潺潺溪流單線條前進,而沒有大海似的潮起潮落,波浪翻涌。
2.教師在反思中要不斷提高教學敏感性
教師既要與學生群體、學生個體產(chǎn)生互動,同時又應該是課堂互動的調(diào)控者。因此,教師應通過一次次的教學反思提高教學敏感性,在下一次互動中充分挖掘和利用課堂中的一切互動因素,調(diào)整互動、促進互動。同時在教學過程中,仍普遍存在著教師為實施自己的教案,為完成教學任務而漠視學生課堂表現(xiàn)的現(xiàn)象。往往在教師的不經(jīng)意間,學生產(chǎn)生了一個典型的疑問,生出了一朵創(chuàng)新思維的火花,掠過一絲情感的變化,如果我們教師善于把這些細微之處流露的信息捕捉住,加以重組整合,或許可以引發(fā)一場激烈討論,引起深刻的認同,廣泛的共鳴,給下面的課堂帶來一份精彩。教師要汲取教訓,在反思中提高捕捉并重組課堂信息,調(diào)整互動的能力。
參考文獻:
[1]梅紅.中學物理探究教學假說提出的策略[J].物理教師,2005(7).
[2]曾志旺.談學生課堂提問的制約因素[J].物理通報,2003(2).
(作者單位 湖北省襄陽市襄州區(qū)第四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