譚文波,陳龍菊,劉 嵩
湖北民族學院醫(yī)學院解剖學教研室(湖北恩施445000)
隨著現代教育技術的發(fā)展,多媒體電子教室作為一種專用網絡教學平臺,已經應用到教育教學的各個環(huán)節(jié),并得到了教育界的一致認可[1]。但其在解剖教學中的應用和發(fā)展相對滯后,目前尚無成熟有效的教學經驗。近幾年來,我們利用管鮑多媒體電子教室V6.0組織斷層解剖教學,不斷積累教學經驗,總結其在斷層解剖學教學中的優(yōu)勢,探討多媒體電子教室使用中存在的問題及解決辦法,旨在為提高斷層解剖學教學質量提供有益參考。
1.1 認真制作教學課件 用數碼照相機采集斷層標本、CT和MRI片的數據資料,并利用Photoshop CS4和PowerPoint 2003處理成教學課件。制作教學課件時要特別注意:(1)圖片質量,因為只有高質量的圖片才能清晰顯示斷層結構;(2)每張幻燈片內圖片不宜過多,因為太多會使斷面小結構辨認不清,最好并排放置同一層面的解剖斷層和影像斷層,以便對比學習;(3)強調交互性,以滿足多媒體電子教室實況互動教學的需要。
1.2 課堂教學
1.2.1 組織教學 開始上課前,用“黑屏肅靜”功能替代“起立坐下”告訴學生“已經上課了”,用“電子點名”功能了解學生的出勤情況[2]。
1.2.2 復習舊課 通過“屏幕廣播”功能把問題告知學生,學生可使用“電子舉手”功能請求回答問題,教師可根據教師機界面“窗口工具”的“舉手狀態(tài)”選擇學生回答,也可隨機指定學生答題。回答不理想,可用“電子白板”功能講評。
1.2.3 講授新課 為使斷面結構最大化,以方便指認和識別,斷層解剖學教學中“屏幕廣播”最好采用全屏播放的形式。廣播過程中,教師要充分利用“電子教鞭”引導學生準確辨認和識別不同方位斷層上器官、結構的形態(tài)及其變化規(guī)律。教學中,可利用“課堂提問”功能指定學生講解某一斷層結構或連續(xù)斷層結構的變化規(guī)律;也可利用“電子搶答”功能來鼓勵學生答題;還可利用“即時測驗”功能了解全班同學對知識點的掌握情況。同時,學生也可以使用“電子舉手”功能向教師反饋信息。
1.2.4 分組討論 在選擇用戶后,在工具欄中單擊“聯(lián)機討論”,可允許多個學生通過語音、文字、繪圖等進行交流。
1.3 輔導答疑 教師可通過“可視對講”功能進行個別輔導,也可以選中有疑問用戶后,采用“電子白板”同時輔導多個學生。
1.4 批改作業(yè) “即時測驗”功能會自動顯示回答情況,無須批改,但只支持客觀題,主觀題還須通過“查看作業(yè)”功能完成作業(yè)批改,成績記錄。
1.5 組織考試 考試前,首先通過“鎖定控制”功能來鎖定學生機存儲設備和網絡連接以防作弊。再利用“作業(yè)設置”功能設置提交試卷文件存放的目錄,然后通過“收發(fā)文件”功能實行無紙化考試??荚囘^程中,教師可通過“遙控監(jiān)看”功能實現監(jiān)考。考試結束后,學生使用“提交作業(yè)”功能交卷。
21 多媒體電子教室在斷層解剖教學中的優(yōu)勢
2.11 真正將理論與實驗教學有機融合:斷層解剖學學習強調理論和實踐結合,要學好斷層解剖學理論必須借助斷層標本、CT和MRI片,而觀看標本和閱片也離不開理論的指引,所以斷層解剖學教學必須將兩者有機地結合起來。而傳統(tǒng)教學一般是在教室或多媒體教室先講授理論.然后學生到實驗室觀看標本,兩者無法實時結合,因為一次講解結構太多,學生不可能記得全,等到上實驗課時,甚至有些學生已經把理論忘記得差不多了。而多媒體電子教室可以很好地解決這一問題,在上課前,通過收發(fā)文件將實驗教學課件傳送到學生機桌面;課堂上,每講完一個或幾個斷層理論,馬上就可以指導學生自主播放實驗教學課件強化相關理論知識。比如,在講完上縱隔內器官結構在橫斷層上的識別方法后,讓學生打開實驗教學課件,分層辨認相關結構,學生在自主學習的同時,既強化了上縱隔內器官結構的配布規(guī)律,又使結構的辨認變得有理有序,自然而然地將理論與實驗有機結合。
2.1.2 可清晰地將圖片結構及教師對結構的指認呈現給每個學生:在斷層解剖學教學中要使用的實物圖片、CT和MRI片,傳統(tǒng)多媒體投放會放大圖片,從而降低圖片的明暗對比和清晰度,使圖片失真,給辨認結構增加困難,尤其是坐在后排、旁邊及視力較差的學生,教師在講解指認細小結構時,往往是只聞其聲,不見其形。而在多媒體電子教室,學生每人一臺電腦,可通過屏幕廣播將教師機屏幕實時動態(tài)地呈現在每一個學生面前,無論學生離老師近還是遠,都能清晰地在自己電腦屏幕上看到教師指認的結構。
2.1.3 能更好地應用PBL教學模式:PBL(problem-based learning)教學模式是以“教師課前提出問題-學生查找資料-分組討論-教師總結”的教學代替?zhèn)鹘y(tǒng)教學[3]。王航輝[4]等認為以 PBL為主的教學模式非常適合斷層解剖學教學。一般在教室或多媒體教室實施PBL教學不能當堂完成,因為學生查閱資料需要去網吧或圖書館電子閱覽室,而且討論中無法及時補充資料以圓滿地解決問題。而多媒體電子教室為實施PBL教學大開方便之門,不出課堂,學生可以利用眼前的電腦查閱資料,可輕松實現資源共享,即便是在討論中也可以實時補充相關素材,使討論更加深入,問題得到更好解決。此外多媒體電子教室提供了強大的網絡通訊能力,教師可以根據學生的情況把全體學生分成若干小組,通過聯(lián)機討論,讓學生運用文字、聲音及畫圖等多種媒體進行討論學習。
2.1.4 可及時反饋學生對知識點的掌握情況:隨堂作業(yè)是教學的一個重要環(huán)節(jié),可以考察學生對知識的理解與認識。傳統(tǒng)教學雖有隨堂作業(yè),但教師仍無法及時全面了解學生的學習效果,因為只有改完作業(yè)以后才知道,而多媒體電子教室提供了課堂提問、電子搶答、電子舉手和即時測驗等功能,可輕松實現師生之間的互動交流。尤其是課堂提問和即時測驗功能在學生提交答案后,會自動顯示并統(tǒng)計分析選擇、判斷等客觀題的回答情況,這大大降低了教師的工作量,方便教師實時了解學生對所學知識的掌握情況,以便及時調整教學進度。
2.1.5 能更加客觀地考察標本成績:與傳統(tǒng)的考試相比較,在多媒體電子教室考試具有以下優(yōu)點:(1)圖片質量高;(2)易用顏色對比鮮明的線條標記出結構的境界,并通過自定義動畫規(guī)定線條進入、強調和退出的時間,使標記既強調了結構的邊界,又能及時退出而不會遮擋和影響鄰近結構的辨認;(3)考試時間自主控制,可舒緩緊張,方便檢查??傊?,在多媒體電子教室考試,排除了多種直接影響考試成績的不利因素,有利于考出更好成績[5]。
22 在多媒體電子教室使用過程中發(fā)現的問題及解決辦法 多媒體電子教室作為一種以計算機網絡和多媒體技術為基礎的輔助教學系統(tǒng),決定了它需要任課教師具備一定的計算機和網絡知識[6]。而斷層解剖學教師均未系統(tǒng)地學習過計算機及網絡技術,他們中真正能熟練使用這種教學系統(tǒng)的人更少。針對這一問題,本教研室采取了請專家進行專題講座、輪流培訓等舉措。目前,教研室每位教師都能熟練地使用多媒體電子教室開展教學。
教學中還發(fā)現有些學生對多媒體電子教室軟件的使用并不熟悉,教師給學生布置的任務,學生根本沒有辦法完成,影響了教學效果。我們通過在第一次課上對學生做好軟件使用方面的引導工作,有效地避免了上述問題的發(fā)生。
在斷層解剖學教學中,多媒體電子教室已經給教師和學生帶來了很大的便利。筆者相信,隨著信息技術的發(fā)展,多媒體電子教室必將在斷層解剖學教學中發(fā)揮更大作用。
[1]鄧柏城.淺談多媒體電子教室在教學中的應用[J].科技創(chuàng)新與應用,2012(8):286.
[2]左旭楠.純軟件多媒體電子教室在計算機教學中的應用[J].科技創(chuàng)新導報,2009(29):237.
[3]譚剛,覃能武.PBL教學法聯(lián)合傳統(tǒng)教學和案例教學模式在系統(tǒng)解剖學教學中的應用[J].湖北民族學院學報(醫(yī)學版),2011,28(2):74-76.
[4]王航輝,閔智乾,李小記,等.以PBL為主的多元化教學模式在斷層解剖學教學中的探索與實踐[J].解剖學雜志,2011,34(1):142-143.
[5]譚文波,李國貴.多媒體電子教室在斷層解剖學標本考試中的應用[J].解剖學雜志,2012,35(4):549-550.
[6]蔡海燕,袁曉斌.多媒體電子教室在教學中的應用[J].軟件導刊,2008,7(10):40-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