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鎧含
(許昌學院,河南 許昌 461000)
日語聽解能力的培養(yǎng)與任務型教學法的應用
關鎧含
(許昌學院,河南 許昌 461000)
近年來,我國高校的日語教學水平得到了顯著提高,但在培養(yǎng)學生的日語聽說能力方面效果卻不太理想。因此探尋具有實踐意義的教學方法成為日語聽力課程的當務之急。另一方面,任務型教學法吸收了以往教學法的長處,通過任務的制定,任務的完成來實現變化性互動,以其先進的教學理念,逐漸被應用語言學家和一線的外語教學人員接受并認可。擬結合教學實例,分析任務型教學法在日語聽力課程中的具體實踐,顯示了其應用在課堂教學中的優(yōu)越性。
日語聽力;任務型教學法;交際能力
任務型教學法作為交際教學法的新發(fā)展,避免了教學過程中的“假交際”,它通過教師制定具有可操作性的任務,實現了主體參與及合作學習。任務型這一語言教學觀點起源于20世紀60年代Vygotsky《思維和語言》一書,發(fā)展于70 年代Prabhu的語言教學改革項目,成形于80 年代Wilis的“任務型教學實驗”。(劉延,2007)任務型教學主張教師將教學內容和教學目標隱藏在一個或幾個任務中,以完成任務為靈魂;學生在學習動機的驅動下,通過對任務進行消化、吸收,明確任務中包含的教學重點和難點,在老師的指導下,通過主動應用學習資源,在自主學習和合作學習的過程中,思考如何完成任務,最后通過任務的完成實現課堂目標。
在全部教學過程中,要充分發(fā)揮任務的導向作用,依據任務安排教學程序,組織教學活動,并進行教學評價。隨時利用任務的調節(jié)和控制,使學生沿著正確的軌道生動活潑地獲得最充分的發(fā)展,可以說任務型教學是充滿了“情意色彩”的。任務型教學的流程是雙向信息溝通式傳遞,可以隨時調整教學目標,達到課堂教學的優(yōu)化控制。因此,任務型教學的特點,一言以蔽之就是“在做中學,在學中做”。當然,教師在制定任務時,不屬于該課的目標,不要隨意添加,不從高難度出發(fā),不搞拔苗助長。教學進程中要通過任務不斷檢測學生對所學知識的掌握情況,獲得反饋信息,從而及時調整教學活動??梢哉f,如果能使每個學生都滿懷激情地去完成任務,那么教學也就成功了一半。
聽、說、讀、寫、譯是外語學習的五項基本技能,而聽作為最基本的一項技能,是語言交際中的重中之重。聽不懂,無法吸收和理解信息,張口說也就無從談起,交際也就無法順利實現。就我國高校的日語專業(yè)的就業(yè)情況來看,大部分是導游或者與日本經貿相關的公司。而這些都要求學生具備一定的聽解能力和口語表達能力。然而,日語聽力教學的現狀是,出現了大量的“聾子日語”,“啞巴日語”,聽說能力的培養(yǎng)成為我們培養(yǎng)應用性人才的一大難關。許多學生感到,詞匯、語法、句型是記了,可是與真正的、地道的日語還是難以實現掛鉤。很多畢業(yè)生反映就職以后由于日語聽力能力薄弱,聽說練習少,溝通困難,在崗位上重新開始學習的不乏其數。事實上,教師傳授的知識沒少講,而是我們的應用能力培養(yǎng)還不夠。需要注意的是,日語聽力課程中的語料,正是日本人在日常生活中的活生生的使用案例,從有聲語言的教學入手才能真正提高學生的聽力能力。
聯系實際,課堂以外的日語能力等級考試也對日語聽解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尤其是地方院校的學生,日語聽力能力的訓練幾乎都依靠日語聽力課程,在日語能力考試中往往聽力部分的成績不盡人意,成了“聾子”日語。日語能力等級考試改革之后,所有等級的日語聽力部分由之前總比重的四分之一提高到了現在的三分之一,而學生的得分率并沒有提高,依然是失分大項,甚至出現了“成也聽力,敗也聽力”的說法,可見聽力無論在日常的工作需要還是應試考級中,都顯得日益重要起來。直面我們的聽力教學,缺乏應用最新的教學方法,課堂枯燥乏味,學生一直處于強制聽音的地位,教師處于強勢主導地位,聽音頻、回答為題、答案講解、分析詞匯語法的流程無法激發(fā)學生的學習動機,也就無法達到預期效果。
以上現象表明我國高校日語聽力教學中存在問題,需繼續(xù)改進,那么任務型教學法怎樣發(fā)揮其特點,使日語學習過程實現自動化、自主化,從而具體指導日語聽力教學呢?為了更清楚地分析任務型教學,使之運用到高校日語教學實踐中,本文以日本語聽力第一冊第二版(華東師范大學出版社)為教材范例(以后均簡稱第一冊),探討任務型教學法的具體應用。
1.任務前階段。
任務型教學將課堂分為以下幾個階段,即任務前階段(任務準備階段)、任務中階段(完成任務階段)、任務后階段(語言焦點階段)。任務前階段的課堂實施即呈現任務,它可以幫助學生提高學習興趣,激發(fā)學習動力。如果一開始不呈現任務,而是在一系列的技能訓練之后才呈現,那么任務就起不到驅動的作用。以第一冊第一道題為例,次の単語を聞いて、共通のトピックを答えなさい,即是聽力課開始的暖身,又可以一邊展示與本次聽力課程有關的圖片和重要單詞,一邊向學生介紹之后的任務鏈,通過介紹話題引導學生熟悉相關內容,從而激活語言。
2.任務中階段。
第二階段任務中階段,主要是以學生參與為主,按照教師布置的各種分任務、小任務,實現生生合作和師生合作。例如第一冊看圖題,絵を見て、正しい答えを一つ選びなさい。此題采取圖文并茂的形式,切合日語使用的實際語境,語言純正,教師可設立聯想與語境詞匯預測的分任務,引導學生進行想關單詞的再憶以區(qū)別選項。再如CDを聞いて、會話に応用しなさい一題,注重介紹日本社會、文化的各個側面,不僅擴大了知識面,還將精聽與泛聽相結合,將文本聽解和自主發(fā)表相結合,提高學生日語應用表達的綜合能力。教師通過充分發(fā)揮會話后ロールプレー之后的問題優(yōu)勢,鼓勵學生小組或小組代表組織語言,從而達到聽說能力的同步提高。每一課的最后一部分もういっぱい、會話を聞いて、あとに続く言葉、或いは適當な話題を選びない,題材廣泛、內容新穎,不僅要聽懂,更對語用能力提出了要求,即理解言外之意,有利于培養(yǎng)學生的語感以及交際能力。
3.任務后階段
第三階段任務后階段是一個鞏固的階段,我們可以理解為是一個評價階段。也是學生在老師的指導下進行操作的階段,也就是練習語言難點的階段。第一冊中ロールプレー練習的小組結束后,可以采用自我評價,小組自評,最后教師總評的方法,進一步強調本課重點詞匯及句型,達到教學效果。教師在傾聽后要及時對學生表達的內容作出準確的判斷和回應,對正確的回答充分肯定,對錯誤的部分進行更正,對疏漏的內容進行補充,對簡略的地方進行擴展。
任務的導入,是教師在新的教學內容和教學活動開始時,通過簡單的言語或行為實現任務呈現,引導學生迅速進入學習狀態(tài)的保證。首先,可以集中學生的注意力,教師通過任務呈現,給學生一些恰當的,較強的信息刺激,有效的任務導入,可以牢牢吸引學生的注意力,使學生迅速進入課堂角色。其次,可以引發(fā)興趣。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學生的求知欲和學習動機在很大程度上受制于興趣,恰如其分、新鮮有趣、引人入勝的任務導入可以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和求知欲,使學生迅速做好學習新知識的心理準備,并產生學習期待。再次,可以進入課題。任務導入能夠使學生明確學習目標,能夠創(chuàng)設適宜的教學情境,營造和諧的課堂氛圍。因此,任務前階段可以對課堂教學起到定向的作用,并由此展開教學,把課堂教學引向深入。
完成任務階段把舞臺讓給了學生,使課堂對話不僅發(fā)生在師生之間,而且存在于學生之間、學生與文本之間。這個階段使教學信息實現了在學生成員之間的多邊多向流動,充分地調動了學生參與的積極性,最大限度地發(fā)揮了學生群體的互動功能。正是這一過程,學生不斷內化他人語言,又同時組織自己的語言并表達出來,提高了學生的創(chuàng)造性思維能力。在小組討論中,大家各抒己見,互幫互學,互相補充,互相啟發(fā),加深每個學生對當前問題的理解。在小組討論的基礎上進行全班交流,各組代表匯報本組合作討論的初步成果,通過不同觀點的交鋒、補充、修正、達成共識、共享、共進,因為對話本身就是一種創(chuàng)造。
教師在任務后階段的總結評價是十分必要的,一方面對任務中階段的成果展示做出必要的歸納和總結,以便學生了解自己小組的學習成果,自己彌補缺陷與不足;另一方面對學生在小組合作學習中的表現做出評價性的總結,發(fā)揮評價的正面導向作用,促進學生改善學習。同時,這種反饋也使教師的教學能力得到了提高,促使教師不斷地豐富自己的文化基礎,提高自己的業(yè)務素質,也在吸收著學生的新經驗,充實和豐富著自己。
通過任務型教學法在日語聽力課程中的應用,我們看到任務前階段有利于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在完成任務階段,學生通過語法知識和聽說技能的訓練,提高了自身的語言應用能力。在任務型教學中的小組活動,則啟發(fā)了學生的想象力、培養(yǎng)了創(chuàng)造性思維,很好地發(fā)揮了學生的主體性作用。任務后階段的語言焦點則實現了師生對話,通過評價和反饋,創(chuàng)造了良好的學習氛圍,真正實現了教學相長。由此看來,任務型教學法在日語聽力能力培養(yǎng)中有著重要的意義。
[1]劉延.試論“任務型教學”及其對大學英語教學的啟示[J].西安外國語大學學報,2007(1):92-94.
[2]黃玉霞.任務型聽力教學模式探析 [J].牡丹江大學學報,2011(7):137-139.
[3]金芳.任務型課堂教學的重要性[J].科教文匯,2011(8):34-35.
[4]劉滿堂.任務型語言教學的理論基礎與實踐應用[J].西安文理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2009(1):85-87.
[5]陳锫.針對任務型教學實施現狀的實驗性研究[J].外語研究,2009(2):40-41.
ClassNo.:H36DocumentMark:A
(責任編輯:鄭英玲)
CultivationofListeningComprehensionofJapaneseandApplicationofTask-basedTeachingApproach
Guan Kaihan
It is imperative for universities to find out the effective teaching methods to improve the Japanese listening comprehension . The task-based teaching methods ,which is operated based on the new teaching ideas , has been applied in foreign language teaching through the task distribution and the realization of the tasks distributed. The paper discussed the application of task-based teaching methods in Japanese listening comprehension teaching.
Japanese listening comprehension; task-based teaching approach;communicative competence
關鎧含,碩士,助教,許昌學院。
1672-6758(2012)09-0120-2
H36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