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曉紅
(溫嶺市婦女兒童醫(yī)院婦產科,浙江溫嶺317500)
愛力減痛分娩法(又稱心理預防式分娩準備法)經過半個世紀的應用和發(fā)展,其安全、有效性已得到證實[1]。它以心理預防為依據,通過孕期整個過程中對孕婦有效的呼吸和放松訓練,使其在分娩時將注意力集中在對自己的呼吸控制上,適度放松肌肉,保持鎮(zhèn)定,從而減輕疼痛,使產程加快并順利分娩。2011年3月至2012年3月,浙江省溫嶺市婦女兒童醫(yī)院婦產科將愛力減痛分娩法應用于100例孕婦的孕晚期,效果良好,現報道如下。
1.1 研究對象 方便抽樣選取2011年3月至2012年3月在浙江省溫嶺市婦女兒童醫(yī)院婦產科定期行產前檢查并接受孕婦學校健康教育、單胎頭位、無妊娠合并癥和并發(fā)癥的孕婦200例,年齡19~36歲,平均(26.25±5.05)歲;孕周36~41周,平均(38.16±5.23)周;孕次:均為首次懷孕;文化程度:初中及以下105例,高中43例,大專42例,本科及以上10例。按隨機數字表法將200例孕婦分為觀察組和對照組各100例,觀察組孕婦孕期接受愛力減痛分娩法訓練,對照組孕婦接受常規(guī)孕期及產前指導,兩組孕婦的年齡、文化程度、孕周、胎次等一般資料經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所有孕婦均了解本研究目的,自愿參加。
1.2 方法
1.2.1 觀察組 孕婦自孕7個月起接受正規(guī)愛力減痛分娩法訓練,掌握愛力減痛分娩法呼吸技巧與神經肌肉控制運動的方法,并在家反復練習。臨產后經合格助產士指導,直至分娩結束。愛力減痛分娩法訓練方法:(1)廓清式呼吸,每項運動前后均須做此呼吸。身體完全放松,鼻子慢慢吸氣至腹部,嘴唇像吹蠟燭一樣慢慢呼氣。(2)神經肌肉控制運動,廓清式呼吸;依次縮緊右臂、左臂、右腿、左腿,而后再縮緊右手右腿,縮緊左手左腿,縮緊右手左腿,縮緊左手右腿,放松。(3)胸式呼吸訓練,適用于第一產程潛伏期。宮口開2~3cm時,完全放松,由鼻孔吸氣由口吐氣,腹部保持放松,吸吐6~9次/min。(4)淺而慢加速呼吸訓練,適用于第一產程加速階段。宮口開4~8cm時,完全放松,由鼻孔吸氣,由口吐氣,隨子宮收縮增強而加速,隨其減弱而減弱。(5)閉氣用力運動,適用于宮口全開時。平躺,雙腳抬高放椅子上,雙腳屈曲分開,雙手握椅子腳,大口吸氣后憋氣往下腹部用力,頭略抬高看肚臍,下巴前縮,憋氣20~30s,吸氣后馬上用力至宮縮結束。預產期前3周每天練習,只要模擬即可,不需真正用力。(6)哈氣運動,適用于不能用力卻又不由自主想要用力時。子宮口未完全擴張而有強烈便意感時,當胎頭娩出2/3時,嘴巴張開。喘息樣地急促呼吸,全身放松。
1.2.2 對照組 產婦孕晚期未經過愛力減痛法的訓練,接受常規(guī)健康教育和產前指導,臨產后按常規(guī)實行一對一全程陪伴分娩。
1.3 觀察指標 觀察兩組產婦分娩時的疼痛情況、產程時間、分娩方式及新生兒窒息發(fā)生率。其中,分娩疼痛情況根據WHO疼痛分級標準[2]進行判斷。0級:無疼痛或稍感不適;1級:疼痛可忍受;2級:明顯疼痛,呼吸急促;3級:強烈腰酸,疼痛不能忍受喊叫。產婦產程診斷標準參照《婦產科護理學》[3]:產婦第一產程時間約11~12h,第二產程時間約1~2h,第三產程時間約5~15min。新生兒窒息率診斷標準[4]采用Apgar評分,8~10分為正常,≤7分為新生兒窒息。
1.4 統(tǒng)計學處理 采用SPSS 13.0統(tǒng)計軟件對所有數據進行分析處理,計量資料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采用χ2檢驗,等級資料采用秩和檢驗,以P<0.05或P<0.01表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1 兩組產婦分娩方式的比較 觀察組100例產婦中,最終經陰道自然分娩者93例(93.00%),行剖宮產者7例(7.00%);對照組100例產婦中,最終經陰道自然分娩77例(77.00%),行剖宮產者23例(23.00%),兩組比較,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χ2=10.039,P<0.05)。
2.2 兩組自然分娩產婦疼痛程度的比較 見表1。觀察組自然分娩的產婦的總體疼痛程度輕于對照組,兩組比較,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表1 兩組自然分娩產婦疼痛程度的比較[n(%)]
2.3 兩組自然分娩產婦各產程時間的比較 見表2。觀察組自然分娩產婦的第一產程、第二產程及總產程時間均較對照組短,兩組比較,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表2 兩組自然分娩產婦各產程時間比較(ˉs,t/h)
表2 兩組自然分娩產婦各產程時間比較(ˉs,t/h)
組別 例數 第一產程 第二產程 第三產程 總產程觀察組93 7.51±1.51 0.60±0.19 0.09±0.05 8.19±1.81對照組 77 11.85±0.82 0.85±0.31 0.10±0.05 12.80±2.05 t 24.26 6.78 1.34 16.84 P<0.05 <0.05 >0.05 <0.05
2.4 兩組新生兒窒息率的比較 見表4。觀察組和對照組均有100例新生兒出生,其中觀察組100例新生兒中,有2例(2.00%)發(fā)生新生兒窒息;對照組100例新生兒中,有9例(9.00%)發(fā)生新生兒窒息,兩組比較,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χ2=5.701,P<0.05)。
3.1 愛力減痛分娩法的應用有利于減輕分娩時疼痛 產婦分娩時常存在緊張、焦慮、恐懼等不良情緒,引起腎上腺皮質激素、皮質醇、兒茶酚胺、內啡肽等增高,從而導致宮縮-緊張-疼痛綜合征的發(fā)生[5]。產婦分娩期間指導產婦應用孕期學習的愛力減痛分娩法,將注意力轉移到對呼吸的調整及有效放松神經肌肉上,以減輕宮縮引起的強大刺激。結果顯示,觀察組自然分娩的產婦疼痛程度明顯輕于對照組(P<0.05)。
3.2 愛力減痛分娩法的應用有利于縮短產程 產婦在分娩過程中,大部分產婦會出現不良情緒,會導致其心率加快、呼吸急促而使宮縮乏力、宮口擴張緩慢,甚至宮頸水腫[6]。在產程的不同時期,專職助產士陪伴產婦對對其進行指導,使產婦更好地運用愛力減痛分娩法有效地應對每次宮縮的來臨,從而促進產程的順利進展,縮短產程。結果顯示,觀察組第一產程、第二產程、總產程時間均比對照組明顯縮短(P<0.05)。
3.3 愛力減痛分娩法的應用有利于提高產婦自然分娩率 20世紀80年代開始,剖宮產率逐步上升[7],社會因素是剖宮產率上升的主要原因[8]。多數產婦缺乏分娩知識,對自然分娩存在恐懼感,認為自然分娩痛苦大、風險高,希望通過剖宮產的方式減輕分娩時的疼痛。觀察組孕婦在學習應用愛力減痛分娩法的過程中,對分娩的相關知識有了更全面的認識,在產前積極學習并掌握分娩過程中的一些放松技巧,做好了充分的思想準備,避免了分娩時因緊張、焦慮等不良情緒而導致的宮縮乏力,從而促進自然分娩。本研究結果也顯示,觀察組產婦的自然分娩率較對照組高(P<0.05)。
3.4 愛力減痛分娩法的應用有利于降低新生兒窒息率 產婦對分娩的恐懼與焦慮,使體內兒茶酚胺增高,中樞神經系統(tǒng)紊亂,子宮的收縮力因而受到影響,使產力異常、產程延長,新生兒的窒息率也隨之增加[9-10]。愛力減痛分娩法有利于分散產婦對疼痛的關注,使母體血液中兒茶酚胺類血管收縮物質的含量減少,避免過度換氣,減輕酸堿失衡,保證了子宮胎盤的正常供血,從而降低新生兒窒息率。
[1]茍文麗,吳連芳.分娩學[M].北京:人民衛(wèi)生出版社,2003:440.
[2]牛玉靜,張文穎,杜建新,等.拉瑪澤呼吸法在初產婦產程中的應用和效果[J].解放軍護理雜志,2010,27(1A):14-15.
[3]鄭俢霞.婦產科護理學[M].4版.北京:人民衛(wèi)生出版社,2006:54.
[4]今漢珍,黃德珉,官希吉,等.實用新生兒學[M].3版.北京:人民衛(wèi)生出版社,2004:401.
[5]劉雪峰.拉美滋減痛分娩法對產婦分娩方式及結局的影響[J].解放軍護理雜志,2010,27(9A):1296-1298.
[6]凌秀蘭,劉曉紅,姚秋萍,等.心理干預對產婦分娩結局的影響[J].現代臨床護理,2009,8(3):7-9.
[7]黃醒華.對剖宮產術的思考[J].中國實用婦產科雜志,2003,19(7):385-388.
[8]蔣小亞,陳曉云.10年剖宮產率及指征分析[J].中國婦幼保健雜志,2004,19(2):54-55.
[9]朱社寧,李金華,蘇海燕,等.產前心理護理對產科應激事件及產后抑郁癥的預防作用[J].解放軍護理雜志,2010,27(11B):1687-1689.
[10]王夢醒,韓秀.臨床護理路徑在產科門診的應用[J].解放軍護理雜志,2011,28(1B):69-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