戴大明
(大理學院教育科學學院,云南大理 671003)
儒家《大學》教育理想的易學解析
戴大明
(大理學院教育科學學院,云南大理 671003)
儒家《大學》的教育理想是“明明德,親民,止于至善”,該教育理想暗合周易學說?!懊髅鞯隆迸c周易大有卦相通,“親民”與比卦對應,“止于至善”與泰卦和既濟卦之卦象與義理相匯通,而大有、比、泰和既濟卦互相之間有著內(nèi)在的密切聯(lián)系。《大學》教育理想與易學暗合的現(xiàn)象,說明先秦儒家教育理想的構(gòu)筑,是以易學為哲學根據(jù)的。
《大學》;教育理想;易學
儒家“四書”之一的《大學》乃“孔氏之遺書,而初學入德之門也”,是“大人之學”〔1〕。該書提出“大學之道,在明明德,在親民,在止于至善”。從一定意義上說,“明明德,親民,止于至善”就是儒家的一種教育理想。研究發(fā)現(xiàn),《大學》此一教育理想與周易學說,特別是周易中幾個互相聯(lián)系的卦象及其義理相暗合與匯通?,F(xiàn)予具體解析如下。
從易學視角審視,“明明德”暗合周易大有卦。首先,“德”字本義與大有卦就有著特定的內(nèi)在聯(lián)系?!墩f文》:“德,升也?!睘槭裁础暗隆弊峙c“升”有關(guān)系?甲骨文的“德”字透露出其中的秘義?!暗隆弊衷诩坠俏闹猩线吺且弧爸薄弊?,下邊是一“心”字,表示直心而行的意思。在易學語境中,心還為火,火炎上,火的本性是徑直向上升騰。這也許本就是以“升”訓“德”的原始依據(jù)。而大有卦()上離下乾,皆為陽性,離火、乾天均有向上升進的趨向。故大有卦象與“德”字本義暗合、相通。
其次,“明明德”符合大有卦卦象。何謂“明明德”?鄭玄言:“‘明明德’,謂顯明其至德也”〔2〕1??追f達曰:“‘在明明德’者,言‘大學之道’在于章明己之光明之德。謂身有明德,而更彰顯之”〔3〕。關(guān)于“明德”,朱熹解釋說:“明德者,人之所得乎天,而虛靈不昧,以具眾理而應萬事者也”〔2〕2。王陽明則言:“是乃根于天命之性,而自然靈昭不昧者也,是故謂之‘明德’”〔4〕。
綜合四家注釋,“明明德”就是彰顯得之于天的明德。但是如何彰顯?為什么“明德”乃“得之于天”?“明德”具體包含哪些內(nèi)容?觀大有卦象則可以明白其中的情實。大有卦上卦為離,離為明;下卦為乾,乾在天為明命,在人為明德。合而言之,該卦有明明德之象。此“明德”就是乾卦所具有的元、亨、利、貞四“天德”。在中國傳統(tǒng)文化“天人合一”的思維范式中,每一個人都是一定意義上的“天子”,即天地之子,所以人人天性中皆具備與四“天德”相對應的仁、禮、義、智所謂的“四善端”。同時,離為光彩,乾為金玉,大有卦具有玉潤金輝之象。比擬于人,則為內(nèi)具精金美玉般的人品——仁精、義熟、禮善、智深,外則人孔子般“申申如也,夭夭如也”,容光煥發(fā),文質(zhì)彬彬。又因為離為心、為明、為見,乾為德,故大有卦還具明心見性之象。再從八卦角度審視,離、乾在先、后天八卦中皆位于南方,今大有卦上離下乾,乃具有后天上于先天,文明加乎自然——文明之光普照、自然善性彰顯、明明德于天下之象。
再次,“明明德”與大有卦爻辭及傳辭會通。大有卦辭曰:“元亨?!薄肚の难浴方忉尀椋骸霸?,善之長也;亨者,嘉之會也”。具體到大有卦,可以理解為:元,乃就乾()而言,乾為天,意味自強不息,創(chuàng)新生長;亨,乃就離()而論,離為火,意味紅紅火火,繁榮昌盛?!兑讉鳌吩疲骸按蟮略簧?;“生生之謂易”;“富有之謂大業(yè),日新之謂盛德”,可見大有卦()蘊涵“大德”、“盛德”的意思。大有·彖傳曰:“其德剛健而文明?!币苍陂g接指出大有與“明明德”之間某種內(nèi)在聯(lián)系。大有上九爻曰:“自天佑之,吉無不利?!笨鬃咏忉屨f:“佑者,助也。天之所助者,順也。”上九之吉,就在于順從離火天性,不停向上升進,而且有得到下卦天(乾)的助推,順道上行?!对姟ご笱拧ぜ贅贰酚性疲骸凹螛肪?,憲憲令德。宜民宜人,受祿于天。保佑命之,自天申之”。在這里詩人則顯然是將“明德”(即“令德”)與“自天佑(申)之”聯(lián)系在了一起,也佐證“明明德”與周易《大有》卦相通。
原本《大學》中,“明明德”之后是“親民”(而非“新民”)。前文已分析“明明德”與大有卦的關(guān)系,而大有卦()與比卦()為錯卦,也就是陰陽完全相反的卦,這樣的兩個卦,實際上互相貫通。比卦與“親民”之間存在重要的聯(lián)系。首先,從卦象上看,比卦()上坎()下坤(),坎為水,坤為地,水在地上,不容有間。故比卦有親比、親輔之象?!犊滴踝值洹吩卺尅氨取弊謺r云:“《周易·卜氏傳》曰:‘地得水而柔,故曰比。又親也,近也’?!庇衷谝讓W中,坎()內(nèi)中一陽,具有中庸、外柔內(nèi)剛之象,又主智,是以坎卦有圣賢之象;坤()在易學中為民。故比()卦有圣賢親比民眾即“親民”之象。
其次,就字義而論,“比”字本身含“親”義。例如《周禮·夏官》言:“‘形方氏使小國事大國,大國比小國?!⒃唬骸?,猶親也’”〔5〕。再次,比卦大象也透露相關(guān)信息?!侗取は髠鳌吩疲骸暗厣嫌兴?;先王以建萬國,親諸侯?!币馑际钦f,地上布滿水,象征親密比輔;先代君王從水與土地親比無間的自然現(xiàn)象得到啟示,因此封建萬國并且親近諸侯。所謂“親諸侯”,義近“親民”。
儒家認為,學有所成的圣賢,在內(nèi)懷“明德”,文質(zhì)彬彬之后,就應當自覺與百姓親近,“兼善天下”,憑自己的由內(nèi)而外的深厚道德涵養(yǎng)吸引、感化民眾。這也符合儒家一貫的德化之道,所謂“遠人不服,則修文德以來之”〔2〕367。其中的“文德”就是“明德”;“來之”就是增強自己的親和力,使其前來親就。由此亦可見《大學》原文用“親民”要比“新民”之義更加勝出。
《大學》所謂“止于至善”固然可作多角度的解釋,但是如果通過周易卦象來揭示,可以透視其中的玄機。研究發(fā)現(xiàn),“止于至善”符合上述《大有》和《比》的“構(gòu)件”組成的《既濟》卦和《泰》卦的卦象和義理。
《大學》教育理想之所以與易道暗合,可以用相應的卦象來表示,究其原因在于漢字之“學”本來就與《周易》有著內(nèi)在的關(guān)系。“學”字繁體字為“學”,其中的“爻”字表音也表義,故“學”字從“爻”,古音讀“xiáo”,即從爻韻?!皩W”字本義是指雙手擺弄卦爻,小孩子在下面效法的意思?!柏场笔侵芤讓S妹~,其上一“×”表示陰陽相交,即《周易·系辭傳》所謂“在天之道曰陰與陽”之意;其下一“×”表示剛?cè)峤惶妫础霸诘刂涝蝗崤c剛”之意,上下合起來就構(gòu)成周易卦象和爻象,以模擬天地之道。正如《易傳》所云:“爻也者,效天下之動者也。”由于周易卦爻表征的是天下之道,足見“學”的本義應當是通過學習周易六爻以掌握“彌綸天地”之大道。孔子作為三代文化“集大成”者,“晚而好易”、讀易“韋編三絕”,必然深知“學”與“易”的這種深層關(guān)系。因此在傳授《大學》時,運用易學哲學為指導來構(gòu)筑“大學”教育理想,以體現(xiàn)“大學”符合易道即自然之道的特點,這也真正體現(xiàn)了孔子“正名”、“名正言順”、“名副其實”的著述原則。因此以易學解析《大學》之教育理想,很可能最切近孔子之原意。
〔1〕〔宋〕朱熹.四書〔M〕.長沙:湖南出版社,1992.
〔2〕〔清〕阮元.十三經(jīng)注疏〔M〕.北京:中華書局,2009.
〔3〕〔宋〕朱熹.大學章句集注〔M〕〕.北京:中華書局,2005:2.
〔4〕〔明〕王陽明.王陽明全集〔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2:968.
〔5〕〔清〕阮元.尚書注釋:??庇浘怼睲〕.北京:中華書局,2009:320.
(責任編輯 袁登學)
Explaination of the Educational Ideal of the Great Learning with Yixue
DAI Daming
(School of Education,Dali University,Dali,Yunnan 671003,China)
Educational doctrine of the Great Learning is to make one's virtues shine and renew the people until one's virtues achieve perfect.The educational ideal coincides with theory of Zouyi.Making one's virtues shine is connected to Youguan.Renewing the people is communicated with Bigua.Achieving perfect of one's virtues is similar with Taigua and Jigua's divinatory symbols and tenet.There are inherent relationship among Dayougua,Bigua,Taigua and Jigua.This inner close relationship between t he Great Learning and Yixue illustrates the foundation of Confucian educational doctrine before Qin Dynasty is Yixue.
the Great Learning;educational ideal;Yixue
B22
A
1672-2345(2012)01-0042-03
2011-10-20
戴大明,講師,教育學博士,主要從事教育哲學和教育學原理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