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靜莉
(北海市衛(wèi)生學校,廣西 北海 536000)
中職數學課堂教學中學生的參與現狀及對策分析
陳靜莉
(北海市衛(wèi)生學校,廣西 北海 536000)
課堂教學效果在很大程度上取決于學生的參與情況,如果學生課堂參與程度差,那么就不能充分體現學生的主體地位。教師必須加強學生在課堂教學中的參與意識,利用游戲與競賽促使學生積極參與教學,加強學生的交流與合作,使學生真正學會自主學習,這是現代數學教學的趨勢。
中職數學;教學參與;分析
中職學校的招生規(guī)模不斷擴大,但學生的數學水平普遍下降,如何提高學生的主體參與意識,促使學生主動參與課堂教學成為現今迫切需要解決的問題。
1.1 教學方法單一造成學生興趣缺失
教師采用單一的教學方法,在講臺前滔滔不絕,對學生只有簡單的機械問答。而學生只是配角,只能被動地接受知識,積極性和主動性不能被充分調動起來。教師的教學不能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學生自主學習的時間很少。
1.2 課堂上只做表面功夫
有時課堂上看著好像很熱鬧,但實際上學生參與課堂教學的時間存在著差異,積極參與的總是那么幾個人,有一部分學生會成為被遺忘者、冷眼旁觀者,對課堂無動于衷,還有一部分學生可能在某一環(huán)節(jié)十分投入,很有興致,但注意力不能持久,并不能整堂課都積極參與。雖然是相同的教師和相同的教學內容,但由于學生的接受能力不盡相同,導致學習效果也不同,拉大了學生之間的差距,忽視了教學的整體性、全面性和發(fā)展性,這與教育是面向全體學生的原則相違背。
1.3 中職學生思想認識不足
中職學生的數學基礎差,底子薄,學習興趣不濃,積極性不高,上課愛睡覺或是睜著眼睛胡思亂想,根本就沒把心思放在學習上。特別是中西醫(yī)和影技專業(yè),40%的男生都精神不集中,18%的女生容易分心,甚至有5%的男生上課玩手機或干脆睡覺。還有部分學生認為學習數學沒有用,不配合教師組織的教學活動,更談不上主動參與課堂教學了。
學生主動參與課堂教學是學好數學的前提和基礎,是體現學生主體地位的重要標志。學生的課堂參與度不僅取決于學生的主體參與意識和獲取知識的能力,更取決于教師的教學理念與教育思想。
2.1 提高學生的主體參與意識
教師不僅要考慮學生原有的知識結構、認知水平和思維能力,還要關注學生的心理品質、情感體驗和興趣愛好等要素,注意培養(yǎng)學生的參與意識,想方設法提高學生的參與程度,最大限度地調動學生的積極性,鼓勵全體學生都以積極主動的心態(tài)參與到教學過程中去,讓學生運用原有的知識和經驗來分析解決問題,并逐步吸收新知識。這樣我們才能更好地開發(fā)學生的潛能,提高學生學習的效率,使每一名學生都能得到提高,促進學生綜合能力的發(fā)展。
2.2 轉變教師的角色,把學生看成學習的主體
教師能否采用行之有效的教學策略、方法和手段,進行教學環(huán)節(jié)的合理設計以及能否為學生提供足夠的自主參與時間等因素都直接影響著學生的課堂參與水平,如果教師能將這些因素掌控好,就能大大提高學生的課堂參與水平。學生的學習活動應當是一個生動活潑的、主動的和個性的過程,在這個過程中學生是學習的主體,教師是學習過程的組織者、引導者與合作者。學生主體性的激發(fā)取決于教師,教師的主導作用也要以學生主體性的發(fā)揮是否充分來衡量。沒有學生主動積極的參與,教師的主導作用是沒有意義的[1]。教師要發(fā)揮主導作用,把課堂還給學生,為學生提供參與教學的機會,給學生自由思考的空間和時間,讓學生多一點活動的余地,多一點表現自己的機會,多一些成功的體驗,引導學生主動參與課堂教學活動,才能充分發(fā)揮學生的主體作用,讓學生成為學習的主人,學生也會體會到學習的快樂。
2.3 提倡民主平等,促進個性與開放性
民主平等的師生關系是學生積極主動參與的前提,是教學成功的關鍵。傳統(tǒng)教學模式強調教師的威嚴,嚴重壓抑了學生的心理,不利于學生的發(fā)展。教師要建立起民主、平等、尊重、信任的師生關系,還要善于營造民主和諧、輕松愉快的教學氛圍,平等對待每名學生,尊重每名學生的人格和個性特點,增強學生對教師的信任,激發(fā)學生的參與熱情。教師還要善于引導學生積極開展課堂討論,鼓勵學生大膽發(fā)表見解,促使學生敢說、敢想、敢做,這樣的數學課堂就是個性的、開放的,教學形式是活潑的、多樣的,教學氣氛是活躍的、和諧的。
2.4 加強師生之間的互動,促進交流與合作
課堂教學是師生之間和生生之間相互協調與溝通、交流與發(fā)展、認識與交往的過程。學生既要面對同學,又要面對教師。教師不僅是單純的知識傳授者和學習的組織者,更是學生情感的交流者和欣賞者,是學生學習與合作的伙伴[2]。教師要通過教學語言、面部神態(tài)、肢體語言等行為舉止與學生進行溝通和互動,允許學生自由組合進行討論與交流,自主開展合作學習,加強學生的交流與合作能力,培養(yǎng)學生的團結合作精神和競爭意識,從學習中獲得樂趣,在合作中分享快樂,在體驗中獲得成功,促使學生更好地發(fā)展。
2.5 加強游戲與競賽,引導學生主動參與
中職學生的注意力容易分散,不能持久,但他們又爭強好勝,喜歡游戲和競賽,一聽比賽就躍躍欲試。教師應充分運用競爭機制,把數學的趣味性與游戲、競賽等活動巧妙地結合起來,經常組織學生開展形式多樣的游戲和比賽活動,把數學知識合理地融入各種教學游戲中,采用生與生、組與組、男與女之間比一比、賽一賽的方法,讓學生比速度、比準確、比技巧、比方法等[3],通過游戲激發(fā)學生的主動性和積極性,給學生多一些動手實踐的機會,讓學生在玩中學,在學中玩,在游戲中求得知識,在競賽中提高能力,提高學生的主動參與意識。
2.6 加強激勵,讓學生體驗成功
每個人都需要獲得別人的尊重和信任,特別是在學生遭到挫折時,更需要教師和其他學生的尊重和鼓勵,哪怕是一個鼓勵的眼神,一個會心的微笑,一句溫暖的的話語,都能使學生主動參與到課堂教學活動中來。教師要抓住學生的心理特征,運用激勵手段來啟發(fā)學生的思維,給予每名學生關心和鼓勵,關注學生的微小進步,不失時機地給予學生認可和贊賞,這樣就能讓學生真正體會到“我參與、我成功、我自信、我快樂”。
2.7 評價合理化、多樣化,促使學生自主學習
中職學生的數學基礎較差,如果單是靠一兩次測驗來評價學生,反而會打擊學生的學習積極性,甚至會使學生喪失自信心。評價學生應改變以往單純以作業(yè)及測驗和考試成績作為評價的惟一標準的情況,應根據學生的實際情況,由師生雙方多方面、多角度進行多元化評價,主要是對學生學習過程的評價[4],關注每名學生在數學學習過程中的表現,注重學生知識與技能的理解和掌握,不斷激勵學生克服困難,保護學生的自尊心和自信心,有效調動學生的參與意識,促使學生主動參與教學活動,促進學生全面發(fā)展。
[1]宋書文,吳發(fā)鑫.心理學原理與應用[M].南寧:廣西人民出版社,1991.
[2]劉朝暉.數學教育的理論·問題·策略[M].廣州:廣東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
[3]張桂云.巧用“九化”激發(fā)學生數學學習興趣[EB/OL].新思考遠程研究平臺,2007-11-28.
[4]唐曉杰.課堂教學與學習成效評價[M].南寧:廣西教育出版社,2001.
G420
B
1671-1246(2012)16-0066-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