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 俊 許家麗 梁 寧 蒙慧華 彭奎珍 何英梅
(廣西壯族自治區(qū)人民醫(yī)院手術室,南寧市 530021)
手術室全期護理是護理人員運用所學的知識與技能,針對患者存在的健康問題和需要,提供患者在手術前、中、后期的各項專業(yè)及持續(xù)性的護理活動[1]。我科2010年1月至2011年12月配合18例腹腔鏡小兒先天性巨結腸根治術進行手術室全期護理,取得了滿意效果,現(xiàn)報告如下。
1.1 一般資料 本組18例患兒,男13例,女5例,年齡最小2個月,最大3.5歲,平均2.5歲。本組病例均有典型的胎糞排出延遲史,相關輔助檢查提示,肛門直腸測壓,確診為先天性巨結腸。
1.2 手術方法 采用氣管插管全身麻醉,安置平臥頭低腳高的手術體位。按照手術步驟熟練配合手術進行,術畢時直腸內留置包裹凡士林紗條的硅膠管或肛管引流。
1.3 結果 18例患兒均順利完成手術,術中出血量15~25 mL,未出現(xiàn)術中并發(fā)癥,術后均先轉運麻醉恢復室觀察,平穩(wěn)后護送回病房。術后7~12 d出院,平均9 d。術后隨訪時進行滿意度調查,家屬對手術室護理工作滿意率達98.6%。
2.1 術前護理
2.1.1 心理護理 手術前1 d下午當臺巡回護士到病房訪視患兒,與患兒交談,進行小游戲,以消除之間的陌生感,建立友好親密的關系。同時向父母親或陪同人員了解其情況,并詳細地交代注意事項,如禁食的要求、皮膚尤其是臍部和臀部的情況、麻醉恢復期出現(xiàn)的不適現(xiàn)象和處理措施,取得他(她)們的配合與信任。
2.1.2 器械與設備的準備 包括兒腹器械、兒腹腔鏡械,設備包括:監(jiān)視器、冷光源機、氣腹機及二氧化碳管道設備、攝像系統(tǒng)、超聲刀或能量平臺,同時準備好一次性無菌燈柄套分別安置在母子無影燈燈柄處,以便手術順利進行。
2.2 術中護理
2.2.1 入室前的護理 雖然術前護士已與患兒進行了溝通,其心理焦慮有所消除,但當其進入手術室后,陌生的環(huán)境和各種儀器的出現(xiàn)及工作人員的聲響仍會讓患兒產生恐懼心理。因此減少不必要的聲響、撞碰,為其創(chuàng)造一個寧靜舒適的環(huán)境,控制室溫維持在24℃ ~26℃,保持相對濕度40%~60%。當患兒到達手術室時,巡回護士應和藹迎接患兒,熱情地打招呼,提供活潑可愛、色彩鮮艷的動漫玩具或了解到其特別喜歡的物品與患兒進行游戲,適時地撫摸其肌膚或握住其小手,以增加其安全感與信任感。再次詢問患兒術前禁食、水、睡眠情況后抱入手術間。不合作的患兒給予4~6 mg/kg的氯胺酮肌肉注射后抱入手術間。
2.2.2 入室后的護理 胺氟醚吸入鎮(zhèn)靜麻醉后,選擇上肢靜脈穿刺。穿刺應做到穩(wěn)、準、快,避免重復穿刺增加患兒痛苦。靜脈穿刺成功后安置上肢為“投降”狀,保持患者生理舒適體位?;純和尾客糠彩苛周浉啵彩苛謱ζつw形成封閉性油膜,防止尿液滲透到皮膚,凡士林不易與尿、便發(fā)生化學反應[2],而預防術中臀紅發(fā)生。
2.2.3 麻醉后的準備
2.2.3.1 留置導尿管的護理 巡回護士在鎮(zhèn)靜麻醉起效后5 min,根據(jù)不同年齡階段的患兒留置6~8號雙腔氣囊硅膠導尿管;早產兒或新生兒選用最小型號尿管仍相對較粗可選用一次性硅膠胃管[3]。插入深度合理,女性新生兒尿道約為2.2~3.3 cm;男性新生兒約為6.4 cm,10歲為10.5 cm,14歲為12.2 cm[4]。為了減少對尿道的刺激,插入前充分暴露尿道后在尿道口處涂抹適量復方利多乳膏。如包皮過長時插入前也可以使用適量的復方利多乳膏或無菌石蠟油進行充分潤滑。另外,在操作過程中遇到阻力時,應停止操作,待尿道球肌松弛后繼續(xù)操作;在會陰部邊按摩邊進行深部推擠幫助尿管的置入[5]。操作時嚴格執(zhí)行無菌技術操作原則,以預防尿路感染。導尿管插入前,必須進行充盈檢測,注意觀察注水量和氣囊膨脹度,檢查氣囊質量,以免因氣囊質量問題而造成不必要的損傷。確保整個氣囊進入膀胱,避免尿道損傷。術中經常檢查尿管和集尿袋的位置,防止尿袋脫出,保持管道通暢,以防止術中損傷膀胱及術中小便刺激臀部皮膚。
2.2.3.2 安置手術體位 患兒麻醉后平臥,用棉墊墊高臀部20度~30度,腰部及頸部適當墊高。既達到良好的氣腹效果又確保患兒氣管插管后的生理舒適體位。巡回護士堅守在患兒身邊,隨時觀察患兒,保證肢體處于功能位,確保其安全。
2.2.3.3 術中嚴防低體溫的發(fā)生 圍手術期低溫是麻醉和外科手術期間常見的并發(fā)癥,在行手術的患者中有50%~70%發(fā)生低溫[6]。小兒的體溫自身調節(jié)能力較差,更易發(fā)生術中低體溫。術中維持患兒體溫恒定,防止患兒著涼;患兒入室30 min前先在手術床下鋪置加溫毯溫度為33℃~36℃,入室后關閉加溫毯電源。用柔軟的棉布對肩頸部、輸液肢體及其他暴露部位加蓋,在患兒頭部戴上由保暖性強布料制作的小帽子,確?;純旱恼sw溫。使用恒溫箱保持靜脈輸注液體37℃ ~38℃,體腔需沖洗時用加熱至42℃左右的沖洗液。
2.2.3.4 術中巡回護士妥善連接手術所需設備,使用輸液泵和注射泵時嚴格控制液體的滴速與量。保持靜脈輸液通暢,提前準備好各種急救藥品,隨時供應手術臺上所需無菌物品,確保醫(yī)療儀器設備正常運行。術中注意保持皮膚,每1小時觀察患兒受壓部位皮膚情況,始終保持患兒肢體處于功能位。管理好手術房間秩序,控制參觀人數(shù)。
2.2.4 手術臺上的配合方法
2.2.4.1 腹腔鏡手術配合 洗手護士提前20 min上臺點清物品,再次檢查器械的性能及完好性。協(xié)助醫(yī)生消毒鋪單后接通各儀器導線,協(xié)助醫(yī)生建立第一個操作通道,置入鏡頭,確認在腹腔后,建立氣腹,氣腹壓力流量開始采用0.5~1.0 l/min,進氣壓力3~4 mmHg,緩慢注氣。患兒無異常生命體征變化后再調高流量至1~2 l/min,進氣壓力8~10 mmHg并維持,建立第二及第三個操作通道后,分別置入分離鉗、無損傷抓鉗及超生刀具或結扎速刀具,對病變腸管進行探查、分離和切割止血,直至該腸段完全分離,暫解除氣腹。
2.2.4.2 肛門手術配合 肛門手術時器械要嚴格分開,不能與腹部的器械混用,防止交叉感染。肛門消毒后,在直腸黏膜下注射1∶200 000腎上腺素生理鹽水。用7×17三角針,0號絲線間斷縫合齒狀線與皮膚,以擴大肛門,肛門內塞一小塊凡士林紗條,以防污染手術野,傳遞電刀,鈍性分離牽拉,暴露分離病變腸段,拖出肛門,切除后送檢,用5/0 PDS線吻合結腸與齒狀線后置凡士林紗布卷硅膠管固定。
2.2.4.3 善后處置 重新建立氣腹進行腹腔鏡手術,檢查腸管的血運及腹腔內出血情況,進行腹腔溫水沖洗。認真清點,縫合切口,包扎。巡回與洗手護士共同妥善處理術后器械及設備儀器。
2.3 術后護理 術畢,巡回護士與麻醉醫(yī)生一起轉送患兒到麻醉恢復室,轉交給復蘇護士進行護理。全麻蘇醒過程中,患兒會出現(xiàn)躁動不安,可以適當?shù)氖褂眉s束帶固定肢體,防止墜床,期間可以適當撫摸其四肢、頭部,以減少不安和躁動,保證安全,復蘇護士守護在患兒身旁,協(xié)助麻醉師做好蘇醒工作?;純簭吞K清醒后護送回病房,復蘇護士與病房護士重點交接患兒的皮膚情況、靜脈通道、各種管道留置通暢情況。手術室護士術后24 h進行隨訪,了解患兒的體溫及傷口愈合等情況。向家屬簡單介紹手術過程,肯定家屬的配合工作,對患兒及家屬的需求給予耐心解釋和幫助,誠懇征求家屬對手術室護理工作的意見及建議,如實認真做好記錄。
手術全期護理是手術室護理內涵發(fā)展和護士角色延伸的需要,它使手術患者獲得身心及社會需要的滿足,手術全期護理不僅擴展了手術室護士的角色功能,而且也改變了手術室護士隔離在手術室內終日與器械為伍的形象,以患者為中心的優(yōu)質護理服務觀念滲透到日常工作,形成一種更加全面的工作程序。手術室的全期護理模式賦予手術室護理全新的含義,使手術室護理理論和臨床工作帶進入一個全新的領域,并做出有手術室特色的優(yōu)質護理服務。
例如手術室優(yōu)質護理服務不可缺少的環(huán)節(jié)是直接深入病房與患兒及家屬術前宣教和術后回訪,手術期間患兒最需要全身心照顧,手術室護士提供護理使患兒獲得安全感和信賴感,要讓其積極配合手術治療,就要做好術前訪視對家屬的指導,同時做好術后訪視,使其對患兒的健康充滿信心。通過術前術后訪視,使家屬對手術室護理工作滿意率達98.6%。
綜上所述,完善系統(tǒng)化的優(yōu)質護理服務內容,促進手術室護理觀念的不斷更新,對深化手術室工作是非常有益的。不僅為患者提供了優(yōu)質服務,還擴大護理范疇,充分展現(xiàn)現(xiàn)代手術室護士的多重角色,全面提高了手術室護士的綜合素質。
[1] 朱 丹,周 力.手術室護理學[M].北京:人民衛(wèi)生出版社,2008:5.
[2] 孫秀華,賈素貞,石素華,等.凡士林預防新生兒紅臀的臨床觀察[J].華北煤炭醫(yī)學院學報,2000,2(5):572.
[3] 吳文英.一次性胃管代替小兒導尿管的臨床應用及護理體會[J].現(xiàn)代醫(yī)藥衛(wèi)生,2006,22(22):3514.
[4] 劉雪琴,彭剛藝.臨床護理技術規(guī)范[M].廣州:廣東科技出版社,2007:8.
[5] 楊德彥,王新中,門進賢.留置導尿病人的舒適護理[J].家庭護士,2008,6(11A):2852-2853.
[6] 劉小穎,吳新民.圍手術期低體溫[J].中華麻醉學雜志,2003,23 (9):7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