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 斌
(桂林電子科技大學職業(yè)技術學院,廣西 北海 536000)
理論與方法探索
高職院校體育課堂開設“定向運動”的探析
楊 斌
(桂林電子科技大學職業(yè)技術學院,廣西 北海 536000)
高職院校開設定向運動課程,有助于培養(yǎng)學生的競爭意識、當機立斷的品格作風,鍛煉和提高學生的生存能力,對學生個性發(fā)展、心理健康和終身體育鍛煉等都有著全面而積極的影響;其次,定向運動的教學或比賽不受場地限制,可以充分利用校園內部資源,適時走出校園,進入公園、社區(qū),使師生在愉悅身心、鍛煉身體的同時使定向運動得以宣傳和推廣;再者,定向運動融入到高職院校體育課堂,是實現我國高職院校體育課程目標的有效手段,是實現學校體育科學化、生活化、社會化的有效途徑。對于拓展學校體育教學內容、深化體育教學改革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因此,在高職院校體育課堂開設定向運動課是非常必要的。
高職院校;定向運動;開展意義
定向運動的先驅是19世紀末、20世紀初穿梭于林中湖畔彎曲小路的瑞典當地居民。當時的瑞典國土雖然廣闊,但大面積覆蓋著茂密的森林,且到處散布著無數的湖泊和村鎮(zhèn),人們要想在這樣的地理環(huán)境下生存,必須具備在山林地辨別方向、選擇道路和越野行進的能力,于是地圖和指北針便成為了不可或缺的生活必備品。1918年,瑞典的一個叫吉蘭特的軍隊將領組織的一次 “尋寶游戲”的活動,引起了參加者的極大興趣,定向運動的雛型基本形成。由于這種活動易于組織,可以使參與者在愉悅身心的同時強身健體,提高智力、體力水平,而且不需要有固定的場地和專門的器材,娛樂性與實用性兼?zhèn)洌虼巳找媸艿杰婈牭闹匾?,并很快在民間流傳開來。
2.1 定向運動的含義
定向運動是利用地圖和指北針到訪地圖上所指示的各個點標,最短時間內完成尋找目標任務者為勝的體育運動。通常設在森林、郊外、城市公園,也可在大學校園里進行。
2.2 定向運動的作用
2.2.1學生們通過參與定向運動,可以增強自己獨立分析、解決問題的能力以及良好的邏輯思維能力和快速的決斷能力,屬學校體育項目。
2.2.2定向運動富于挑戰(zhàn),要求參加者全身心的從雙腿到大腦以最高時效達到頂極目標,屬運動精英體育項目。
2.2.3定向運動是健康的智慧型體育項目,是智力與體力并重的運動。它不僅能強健體魄,而且能培養(yǎng)人獨立思考,獨立解決所遇到困難的能力及在體力和智力受到壓力下做出迅速反應、果斷決定的能力。
2.2.4定向運動可以以家庭為單位開展。一家人可以在回歸自然、放松身心、自我娛樂的同時,密切家庭成員之間關系,增進彼此間的感情和理解。
2.2.5定向運動可以教會我們如何在大自然中把握自己的行為,愛護自然,愛護環(huán)境,屬自然環(huán)境體育項目。
2.2.6盡享定向運動的比賽樂趣可以不需配備特殊裝備,只需一張定向地圖和一個指北針便可,是相對而言不算昂貴的群眾性體育項目。
2.2.7定向運動屬社交性體育項目。不論男女老少、種族背景、文化階層、社會地位,都可以在參與中相互交流,共享人生。
2.2.8通過舉辦特別主題的商務定向活動,還可以傳遞一種健康、環(huán)保、自然、崇尚運動的理念。
3.1 定向運動課的開設可以使傳統的體育教學內容得以豐富
定向運動的教學過程能夠真正充分地體現“學生自主型”的教學模式。其學習內容源于生活且貼近于生活,學生可以不再被校園內的場地以及單一乏味的課堂內容所限制,走出校園,進入公園、社區(qū)等地,充分地融入美麗而和諧的大自然,接觸最新鮮的生活空氣。所以,高職院校開設定向運動課,不僅可以增加學生體育課學習的興趣度,極大地提高學生鍛煉身體的積極性,充分調動和發(fā)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激發(fā)學生的探究性思維,引導學生獨立分析、解決問題并最終獨立完成任務,培養(yǎng)學生學會學習、學會生存、學會生活的能力,而且改進了過去體育課內容單一乏味的弊端,極大地豐富了體育課的教學內容。
3.2 定向運動課的開設可以進一步美化校園體育文化
定向運動是一個充滿多樣性和多層次的體育活動,追求身體的、精神的以及社會文化的健康。人們可以在活動中自由地交流、溝通,品味和分享身心的愉悅,獲得健康的情緒體驗。它可以通過身體的直接參與,使健康、力量、氣質、性格等人格要素得以鍛煉,而且有助于激發(fā)廣大師生的進取心和自尊心,使校園充滿團結、進步、協調的氛圍。故而定向運動為校園體育文化注入了身體美、心靈美以及行為美等體育本身所蘊含著的多種美的神韻和色彩。
3.3 開設定向運動可以拓寬體育教師的教育理念、督促教師不斷加強學習
當前我國學校體育要求全面貫徹“健康第一”的指導思想,盡快建立全新的體育教育觀,即為增進學生健康和增強學生體質服務,為學生終身體育打好基礎,為提高學生的心理發(fā)展水平服務,為提高學生的社會適應能力和創(chuàng)新能力服務的學校體育教育觀。
高職院校開設定向運動課,對授課體育教師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教學過程中,教師必須能夠充分利用數學、計算機、地理等知識,合理組織安排教學。因而,督促我們必須不斷加強自身教學及科研水平,不斷努力學習英語、計算機等多方面知識,提高綜合知識水平及應用能力;要改變以往“教師為中心”的傳統教學模式,向教師組織、學生積極參與、獨立思考、主動完成的“學生自主型”模式轉化。
3.4 充分利用學校資源,適時嘗試走出校園,大力宣傳定向運動
組織定向運動的教學或比賽可以不受場地的限制,充分利用校園內部資源,或適時走出校園,走入校園周邊及附近的公園、社區(qū)等作為教學或比賽場地。這樣不僅可以提高學生參與的積極性,達到愉悅身心、鍛煉身體的目的。同時,可以使定向運動得以宣傳和推廣,讓更多的人了解它、認識它,進而親身體驗它,以不斷壯大定向運動的參與者隊伍。
國外一些發(fā)達國家(如韓國、澳大利亞等)早些年就已將野外定向運動能力視為青少年必須具備的一種生活技能而廣泛開展,且建有著專門的訓練基地。受國際影響,近幾年我國定向運動得到了廣泛的開展和推廣。作為一項易于開展且前景廣闊的新興體育項目,很多高校均已陸續(xù)開設了野外定向運動訓練課程。定向運動課在高職院校體育課堂開設,不僅可以鍛煉身體、增強體質,培養(yǎng)獨立思考、快速反應、果斷處事的能力,對學生個性發(fā)展、心理健康和終身鍛煉等都有著全面而積極的影響,且定向運動是一項體力與智力并重,集健身、娛樂休閑、興趣、知識、運動競技等為一體的體育項目,非常適合于高職院校大學生身心發(fā)展的特點。有助于培養(yǎng)他們的競爭意識,當機立斷的品格作風以及鍛煉和提高學生的生存能力,符合我國當下素質教育培養(yǎng)的要求。再者,定向運動融入到高職院校體育課堂,是實現我國高職院校體育課程目標的有效手段,是學校體育實現科學化、生活化、社會化的有效途徑。對于拓展學校體育教學內容、深化體育教學改革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為此,在高職院校體育課堂開設定向運動課是十分必要的。
[ 1 ] 吳敏才.高職體育[M].長春:吉林大學出版社,2010.
[ 2 ] 徐艷.拓展訓練(一)[ J ].中國培訓,2002(10).
[ 3 ] 張惠紅.“野外生存生活訓練”作為高校體育課程內容的意義[ J ].體育學刊,2002(6).
[ 4 ] 趙克.現代體育思想與校園文化建設[ J ].體育學刊,2002(5).
G826
A
1674-151X(2012)01-101-02
10.3969/j.issn.1674-151x.2012.01.047
投稿日期:2011-10-06
楊斌(1983 ~),助教,碩士。研究方向:體育教學與訓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