蔣建祥
和諧,是我們孜孜追求的一個理想社會狀態(tài)。教育的和諧發(fā)展與人的和諧發(fā)展是一個不可分割的統(tǒng)一整體,只有和諧的教育才能造就出社會需要的各種和諧發(fā)展的人,從而促進整個社會的和諧發(fā)展。學校是和諧社會的重要組成部分,和諧校園建設也是建設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要求,創(chuàng)建和諧班集體正是創(chuàng)建和諧校園的關鍵和核心。創(chuàng)建“和諧班集體”就是為了讓學生在健康、良好的集體輿論和舒暢、愉悅的心理氛圍中,通過多樣的人際交往、豐富多彩的主體活動,促進每個學生健康、全面發(fā)展。
自主管理、督促。促進班級和諧發(fā)展
在集體生活中,集體與個人之間的影響是雙向的。一個班級的集體面貌如何,很大程度上是由班團干部決定的。班主任、班干部及學生三者之間的關系如同傘柄、支架和布,一個再好的傘柄如果沒有支架的支撐是無論如何也撐不起一片天空的。班干部對班集體有著“以點帶面”和“以面帶面”的作用。通過班干部這個小集體建立正確、健全的輿論導向,帶動整個班集體開展批評與自我批評,形成集體的組織性、紀律性和進取心。
在學期初,我認真選配班干部,調(diào)動學生干部的積極性,建立“值日班長”制度,創(chuàng)設“文明監(jiān)督崗”,鼓勵學生自我管理、自我發(fā)展。在班干部自主管理班級,開展工作的同時,我也經(jīng)常利用班會課時間讓學生對班干部的工作、學習和日常行為等方面進行評議,起到督促作用。班干部在一次次的活動中得到了指正、認可,工作能力有了很大的提高。這樣的活動帶動了整個班集體開展批評與自我批評,形成集體的組織性、紀律性。
在鼓勵班干部大膽工作,指點他們工作方法的同時,更嚴格要求班干部個人在知識、能力上取得更大進步,在紀律上以身作則,“以點帶面”,力求從各方面給全班起到模范帶頭作用。要通過班干部這個小集體帶頭執(zhí)行行為規(guī)范,班主任必須在教育、教學、及其他各項活動中,根據(jù)是非標準進行公正褒貶,該肯定的就肯定,并給予適當?shù)谋頁P和獎勵;該否定的就否定,并給予適當?shù)呐u和教育,在全班形成一種能夠扶持正氣、伸張正義、制止錯誤思想、阻止不道德現(xiàn)象的輿論氛圍,督促班干部自覺開展批評和自我批評,發(fā)揚優(yōu)點,克服缺點,全心全意為同學服務,調(diào)動全體同學積極性,使班級具有凝聚力和向心力。一學期下來,學生的管理能力和自我約束力有了很大的提高,班級被評為“文明優(yōu)秀班集體”。
尊重、關愛。營造和諧師生關系
班集體是一個由師生共同組成的群體,建立和諧的師生關系是創(chuàng)建和諧班集體的重要條件。師生間形成寬容、理解、尊重、關愛的融洽關系,老師才能和學生很好地溝通,學生才會信任老師。
作為班主任愛優(yōu)秀學生容易,然而愛后進生、學困生卻比較難。因為后進生不那么可愛,特別是那些學習、紀律雙差生。后進生在學習紀律思想等方面較落后,往往會產(chǎn)生較嚴重的自卑感,因此更需要得到老師的關愛理解與尊重。有人提出要“偏愛”差生,我贊成這個看法。所謂偏愛就是要給這些學生更多的愛,了解他們的需要,懂得他們的心理,真正理解他們,使他們樂于接受老師的幫助與教育,促使他們自身的積極因素去克服消極因素。
我接手的班中有一個學生,由于家庭的因素,性格內(nèi)向、孤僻,自卑而又自尊心極強,一個人獨來獨往。生活中、學習上稍有不滿,便如火山爆發(fā),和老師、同學敵對。我多次與其談話,了解其學習和心理狀況,并和他的家長密切聯(lián)系,尋找癥結。在課間常常有意、無意地關心、詢問其學習和生活情況,尤其是一些團體活動如社會實踐、運動會,積極鼓勵,引導他融入班級這個大家庭來。功夫不負有心人,半年下來,他逐漸和同學打成一片,不但能笑對生活,而且學習成績逐步提高。
心理學家威廉·詹姆斯說:“人性最深刻的原則就是希望別人對自己加以賞識?!泵總€學生都希望聽到表揚,作為教師,尤其是班主任,我們應積極去發(fā)現(xiàn)后進生的閃光點,要善于把他們一個小小的閃光點用放大鏡顯現(xiàn)出來,再幫他找到樹立自信、尊嚴的方法,就會收到很好的效果。
和諧的師生關系所產(chǎn)生的教育效果是不可估量的。因此我以“愛”為核心,滿腔熱情地關心、愛護、尊重每一個學生,用愛感化學生,用真誠的心啟迪學生的心靈。與他們交知心朋友,學生在愛的沐浴下輕松快樂地學習、生活。當看到學生進步時我及時表揚鼓勵;當學生犯錯誤時我尊重學生的人格,理解他們的年幼無知,幫助他們分析錯誤的原因,采取行之有效的方法幫助學生改正錯誤、促其轉化,這樣融洽的師生關系有效地縮短了師生之間的距離,為和諧班級的建設創(chuàng)造了條件。
作為班主任,無論何時何地,無論何種處境,都要盡可能的用不同的方式表達對學生的誠摯之愛。有同學不舒服了,我會打個電話問候;有同學忘帶錢了,我會慷慨解囊予以相助。真心實意的愛學生也得到了真愛的回報,逢年過節(jié)我常常會收到學生們一份份真誠的祝福。
團結、互助。建立和諧的同學關系
和諧班集體是一個集體成員對集體有著強烈的責任感、有著強大凝聚力的班集體,是一個滿足于學生想學習、能學習、會學習的班集體,是一個做事高效率、懂得真善美的班集體。建立和諧的班集體,同學之間的關系是關鍵。班級的學生相當一部分在家里嬌生慣養(yǎng),勞動觀念差,團結協(xié)作意識差,自私自利……對待班中的事情漠不關心,同學之間關系不融洽。對此我有意識地用自己的良好性格去影響學生,為人師表:以德育德,以情動情,以行導行,培養(yǎng)學生健康向上的個性品質(zhì)和行為品質(zhì)。通過開展各種主題教育活動、社會實踐活動、學校運動會促進同學之間友誼的建立,并引導、教育學生在交往中要以誠相待、互相尊重;發(fā)生矛盾時各自檢討自己的錯誤、過失;有了困難要勇于伸出援助之手……用高風亮節(jié)、寬宏大度的氣度面對、處理矛盾和問題。
同時,在班中建立學習合作小組,開展“一幫一”結對活動,培養(yǎng)學生之間的合作關系,使學生學會與他人合作,學會理解、幫助他人。這樣,既培養(yǎng)了學生的合作意識,又增強了班級的凝聚力?,F(xiàn)在我執(zhí)教的班級,師生關系融洽、學生之間關系和諧,多次被評為“學習習慣和行為習慣優(yōu)秀班集體”,同學們都感到班集體就像大家庭一樣和睦、溫馨。
社會和諧,是我們這個時代最強烈的音符。教書育人,是我們教育工作者的天職。每一個教育工作者在工作中應以生為本,貼近學生,走進學生心靈,努力成為學生知識上的啟導者,思想上的引路人,人生道路的導航者。作為一名班主任,我認為應先是“育人”,然后是“教書”,培育了學生良好的思想品德、行為規(guī)范,這樣才能提高教學的有效性。和諧的班集體正是“教書育人”的絕佳處。在和諧的環(huán)境中充分發(fā)揮教師主導、學生主體作用,讓學生成為班級的主人、學習的主人,使學生在和諧中學習,在和諧中成長。
(作者單位:江蘇宜興市陽羨高級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