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建國
教學過程中,如何提高課堂效率,是一個復雜而又深刻的問題。所謂仁者見仁,智者見智。每一個授課老師都有自己的見解。從教師的角度來說,以下幾方面需要教師進行思考。
老師功夫下在備課上
課堂教學效果如何,關鍵在于備課。教師只有深入鉆研教材,精心設計課堂教學,才能取得良好的教學效果。備課的要求是多方面的,但至少要做到以下三點:了解學生的知識底細,明確教學目標,掌握課文的重點內(nèi)容。只有知道學生該學什么,才能弄清自己該教什么,否則,閉著眼睛捉麻雀,大抵是無效勞動而已。教學目標決定課堂教學的方向。課堂教學目標明確,可以有效地克服教學中的隨意性和盲目性,加強教學的針對性。抓教學重點問題,則容易突出重點,突破難點。只有認真?zhèn)湔n,深鉆教材,才能準確把握,深刻理解。
提高課堂的利用率
一堂課只有40分鐘,轉(zhuǎn)眼即逝,所以,課堂上的每一分每一秒都不能浪費,應盡可能把它用在語文教學內(nèi)容上,且必須要把40分鐘用在刀口上。至于課堂上發(fā)生的一些突發(fā)事件,可盡量把它押后到課后再處理,以利于師生雙方都能始終保持一種和諧的關系和專注的心態(tài)去上好這節(jié)語文課,獲得更多的時間去完成教學目標,提高教學效果,最大限度地使學生學到知識、習得技能、形成能力和提高認識。
1.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
(1)在導入時設置懸念來提高小學生學習語文的興趣。
好奇之心人皆有之,強烈的好奇心會增強人們對外界信息的敏感性,激發(fā)思維,培養(yǎng)學生的有意注意力,培養(yǎng)學生的自主學習意識。因此,課堂提問,問題設計要講究發(fā)問方式,改變提問角度,使問題提的巧,發(fā)人深思,要力求新穎,講求新意能夠激發(fā)情趣。
(2)讓學生參與整個教學過程來提高小學生學習語文的興趣。
小學生有好奇、好動的心理特點,他們的思維以具體形象思維為主,而抽象邏輯思維較弱,有意注意差,對具體形象的實物、教具、學具比較感興趣,因此,運用多媒體教學,引導學生動手、動口、動眼、動腦,讓他們切實參加到學習過程之中,能誘發(fā)學生學習興趣。
著名教育家夸美紐斯曾經(jīng)說過:“應該用一切可能的方式把孩子的求知與求學的欲望激發(fā)起來?!苯虒W實踐也表明,在教學中創(chuàng)設競爭的氛圍,是培養(yǎng)學生學習興趣和獲取知識的重要途徑。在我的教學中,經(jīng)常恰當?shù)拈_展一些有意的比賽活動,盡可能的使全班同學都積極主動的參與到這項競爭活動當中來,用競爭來活躍課堂氣氛,激發(fā)學生學習的興趣。例如,看看誰讀得好、誰認得多、誰能聲情并茂的表演等。配上合適的動作、表情,加大學生的參與度,在讀、說、演的過程中加深理解。提高他們的興趣。
(3)用肯定性評價來提高小學生學習語文的興趣。
幸福和快樂、信心與勇氣都來自成功,發(fā)現(xiàn)學生的進步就及時表揚,給予肯定,使學生認為自己是成功者,自己可以獲得成功,使每一個孩子都能夠體驗到成功的幸福和快樂,就可以使他們愿意上學、樂意上學、想著上學。所以,在課堂教學中,教師應給學生創(chuàng)造獲取成功的機會,盡可能的挖掘他們的點滴進步,并適時的給予表揚,以激發(fā)他們的學習興趣,變“要我學”為“我要學”。
2.提高教師自身的口頭表達能力
腹有詩書千萬,但是茶壺里煮餃子——有嘴倒不出來,同樣達不到有效教學的目標。善于表達的老師,總能化深奧為淺顯,化腐朽為神奇,內(nèi)容講得深入淺出。這樣的課,能使學生聽著不累,但卻是效果百倍。如何提高口頭表達能力呢?多讀書。博覽群書自會通古今,識時變,古今中外,旁征博引,妙語如珠,字字中的。
3.保持良好的師生關系
親其師,信其道。課堂上師生主要是通過知識為媒介進行交流。在課堂上,由于全體學生的認知水平參差不齊,在授課中,跟我們合拍的是大多數(shù)。還有很少的一部分是學習上的“弱勢群體”,如何使這一部分學生能有興趣學習、能有信心學好?課后師生的交流就尤為必要了。通過良好的交流,使學生樹立信心,加倍努力,逐步趕上。
當然,提高課堂效率的方法還很多。但究其根本,總需要教師做到三點:多讀、多聽、多思。通過多讀增強知識底蘊,通過多聽吸取優(yōu)秀經(jīng)驗,通過多思做到推陳出新。如此則課堂效率的提高就指日可待了。
(作者單位:江蘇啟東市萬安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