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仙花
宰相賈昌朝本是個文化人。
當年宋真宗舉行祭祀大典,青年賈昌朝寫了一篇花團錦簇的文章歌頌大宋王朝的繁榮昌盛,宋真宗大喜,賜其同進士出身,可謂一篇文章換來錦繡前程。在基層鍛煉幾年之后,他被調到全國最高學府,隨后又被推薦去給少年宋仁宗當老師。賈老師講課很時尚,經常會舉一些活潑生動的小事例,使宋仁宗興趣盎然、經常提問,師生互動很開心。宋仁宗很喜歡賈老師,一兩年之后就將其正式任命為集賢院直學士,可以跟隨皇帝左右,參與國政討論。有時宋仁宗遇上難以決斷的事情,賈昌朝常引經據典,給宋仁宗一個滿意的答案。
慶歷五年(1045年),賈昌朝49歲,風光拜相。他是宋朝以教師身份進入中央以至拜相的第一人。
宰相賈昌朝也是個和善人。
在與西夏的戰(zhàn)事中,大將石元孫率軍馳援,遭遇伏擊后幾乎全軍覆沒,石元孫被俘,后來宋夏議和,才被送回。宋仁宗非常生氣,連推薦石元孫等將領的宰臣都輕者被斥責,重者被罷官,一些敗逃的官員甚至被斬首抄家。一些大臣揣摩宋仁宗的心思,都慷慨激昂地認為石元孫讓大宋顏面無存,必須殺之而后快。
賈昌朝卻說:勝敗乃兵家常事,只要沒有投敵叛變,還是放人一條生路吧。何況石元孫是力盡被俘,被俘后又堅守臣節(jié),歷盡辛苦才得以歸國,怎么能夠處死呢?加上石元孫乃是開國元勛的孫子,僅僅因為被俘而殺掉功臣之后,恐怕會讓后人非議。宋仁宗聽后怒氣漸漸平息,放了石元孫一條生路。
宰相賈昌朝還是個明白人,即使面對清高孤傲的士子,他依然能夠始終以禮相待,也算是保留著一些文人的風骨。
可是,不久后的一場求雨風波,卻讓賈昌朝蛻變成了另一個人。
在古代,日食、月食的出現或者洪水、旱災、蝗災等現象的發(fā)生被認為是“天時不正”引發(fā)的災異,并引發(fā)朝野動蕩。老百姓多認為是皇帝昏庸暗弱,治國無方所致,搞不好就要推翻皇帝。如果皇帝大權在握,那宰相就要倒霉,做個替罪羊。
很不幸,在慶歷六年和七年,賈昌朝為相期間,北宋接連發(fā)生了日食和旱災。
一開始,賈昌朝還比較幸運。慶歷六年,日食出現時,那些素日和賈昌朝不和的大臣借機上書,要求罷黜賈昌朝。宋仁宗卻說:“現在上天顯示異象,如果老天要懲罰,愿只懲罰朕一人。賈愛卿你好好想想百姓疾苦的根源,早些讓天下百姓過上安康的日子就好了?!?/p>
既然皇帝已經定下調子,那些抨擊賈昌朝的大臣雖然不滿,也不好多說什么。賈昌朝算是逃過一劫。賈昌朝飽讀史書,自然明白所謂災異和人間的政局根本沒有什么關系,不過是一些別有用心的反對派借機生事罷了。可是,心里可以這么想,臺面上卻不能這么說。畢竟那套災異理論是從孔孟先賢時代傳下來的,就算是皇帝也必須無條件服從。
可是,依據預測,明年又是大旱年,賈宰相躲得了初一,躲不過十五。到來年,如果反對派再嚷嚷,宋仁宗八成會丟車保帥,保全自己,罷黜賈昌朝。
讓明年別大旱,自然不可能。賈昌朝要想自保,就必須找到別的替罪羊。
賈昌朝拜相之后,為了鞏固權勢,四處擴張自己的關系網。當時宋仁宗最寵幸的妃子是張貴妃,要是能夠得到張貴妃的幫助,在皇帝面前替自己說好話,那明年就不用愁了??墒窃趺床拍芎蛷堎F妃搭上關系呢?畢竟張貴妃是后宮嬪妃,賈昌朝一個外臣,皇帝不召喚不得出入后宮。剛巧,張貴妃的奶媽賈婆婆,倚仗張貴妃的恩寵,在后宮呼風喚雨。賈昌朝親自到賈婆婆家中拜候,自稱為侄兒,和賈婆婆攀上了親戚。賈婆婆很歡喜,雖然她是張貴妃的奶媽,在宮中說一不二,可是許多事情要靠朝廷官員去辦。現在有了賈宰相這個侄兒,以后辦事就順暢多了。張貴妃自然也很滿意。她還想著擠掉曹皇后成為大宋國母呢,沒有宰相的支持怎么行。
第二年春天,天下果然大旱。宋仁宗很著急。一開始,宋仁宗派禮部官員前去求雨,后來自己親自出門,大熱天到幾十里外的太乙宮求雨,宮中更是點燃胳膊粗的蠟燭,道士日夜祈禱,可依然無效。這時,又有人說賈昌朝身為宰相,不能夠進賢才、安國家,致使天顯災異,應當罷黜。
賈昌朝急忙找到賈婆婆,希望張貴妃出面幫自己說情??墒?,張貴妃卻提出了一個讓賈昌朝非常為難的交換條件。
張貴妃深得宋仁宗恩寵,曹皇后自然不滿。為了爭取宋仁宗,曹皇后煞費苦心地依照宋仁宗喜歡的標準,從宮女中挑選了一個叫做范觀音的絕色女子,調教了許久,然后找機會獻給宋仁宗了。范觀音妙解音律,歌唱得尤其動聽,宋仁宗一下子就被迷住了,幾個月沒來張貴妃的寢宮。張貴妃恨之入骨,可總找不到機會除去范觀音。張貴妃表示,只要賈昌朝幫忙除去范觀音,自己就在宋仁宗面前說情,保住他的烏紗帽。
賈昌朝果然博學,很快就想到了一條妙計。
他派幾個親信上奏朝廷,說現在大旱是因為后宮宮女眾多,而民間卻有很多人娶不到老婆,如果皇帝能夠放出一部分宮女,自然會天降甘霖。賈昌朝按程序接到奏報,第一時間回稟宋仁宗。宋仁宗半信半疑,賈昌朝卻言之鑿鑿,說古代確有先例。宋仁宗無奈,只能答應。隨后便從后宮挑選了宮女100多人,放了出去。可是,天依舊沒下雨—會下雨才怪!
宋仁宗很郁悶,到張貴妃處閑坐。張貴妃趁機表示,賈宰相說的其實沒錯,只是宋仁宗還不夠誠心。宋仁宗一聽生氣了,自己怎么不誠心,都放出100多個宮女了,莫非要把后宮嬪妃全部趕出宮?張貴妃連忙安撫皇帝,說并非如此,只要皇帝能夠把最喜歡的那個嬪妃放出皇宮,上天必然下雨。
宋仁宗傻了。他舍不得范觀音,也不想得罪范觀音背后的曹皇后??少Z昌朝在朝堂上嚷嚷,張貴妃又在后宮中催促,宋仁宗只能點頭。
范觀音被放走了,可雨還沒有下。這下,曹皇后怒了,找到宋仁宗逼問究竟是誰出的餿主意。宋仁宗也一肚子怨氣,召集大臣詢問到底要怎么處置。
這時候,有個一貫不滿賈昌朝的御史說話了。上天顯示災異,皇帝都已經做出表率,不但放出宮女,連寵愛的妃嬪都能夠放棄,善行必然感動上天。可現在為什么還不下雨?只有一種可能,那就是宰相無能。無能的宰相沒有罷黜,老天怎么會下雨呢?
宋仁宗瞪著賈昌朝,越看越覺得賈昌朝可惡。是啊,若非賈昌朝提出放出后宮宮女的建議,范觀音怎么會被趕出皇宮?曹皇后又怎么會怨恨自己?罪魁禍首就是你!
賈昌朝是個聰明人,他明白現在自己得罪了宋仁宗和曹皇后,而張貴妃的目的已經達到,自己已經沒有利用價值了,再求只能是自取其辱?;氐郊抑校Z昌朝連夜寫了一份辭呈,主動辭職了。
沒想到還真有這么巧的事,賈昌朝離開京城到地方上任沒幾天,京城竟連降大雨。于是人人都說,就是那個賈昌朝攪亂朝廷,勾連后宮,搞得朝堂后宮雞飛狗跳,才導致天下大旱的……
昔日才學出眾、頗有德行的官員為何會落到人人厭棄的地步呢?按常理,既然賈昌朝學識淵博、心存善念、明白事理,那么,拜相之后應該是個為民做主、安邦定國的好宰相。可是,對權力的追逐常常扭曲人性,或者為了保住既得利益,或者為了攫取更多的利益,許多人逐漸迷失了本性,陷入權力的沼澤而不能自拔。對此,再博學、再善良、再明智的人也不能不心生警惕。
編 輯/葡 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