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免费av电影一区二区三区,日韩爱爱视频,51精品视频一区二区三区,91视频爱爱,日韩欧美在线播放视频,中文字幕少妇AV,亚洲电影中文字幕,久久久久亚洲av成人网址,久久综合视频网站,国产在线不卡免费播放

        ?

        論漢魏六朝書法賦的文化內(nèi)涵

        2012-01-25 02:32:14侯立兵
        關(guān)鍵詞:河北教育出版社書法藝術(shù)書法

        侯立兵

        (廣東白云學(xué)院 基礎(chǔ)教學(xué)部,廣東 廣州510450)

        漢魏六朝是書法發(fā)展史上的重要階段,而魏晉時期則是中國書法藝術(shù)發(fā)展的巔峰時期。這不僅表現(xiàn)在書法名家薈萃、佳作疊出,也表現(xiàn)為書法理論上的日臻成熟。書法賦作為書法文化的重要載體之一,承載著古代人們對書法的源流、審美以及社會功用的認識觀念。本文主要描述漢魏六朝賦體文學(xué)對書法藝術(shù)的留存與闡釋情況,進而發(fā)掘書法賦的文化意蘊。

        一、漢魏六朝書法賦的留存與考論

        (一)漢魏六朝書法賦的留存狀況

        對漢魏六朝的書法賦進行整理和歸納,是研究這一時期賦體文學(xué)與書法文化關(guān)系的基礎(chǔ)性工作。這可以從類書和文集、尤其是賦集中去搜集?!冻鯇W(xué)記》卷二一《文部》收錄有東漢蔡邕和晉傅玄的《筆賦》、晉傅咸的《紙賦》和傅玄的《硯賦》?!端囄念惥邸肪砥咚摹肚伤嚥俊肥珍浻袇菞钊湍淆R王僧虔的《書賦》,而卷五八《雜文部四》則收錄有蔡邕、傅玄和梁吳均的同題《筆賦》、晉成公綏的《故筆賦》以及傅玄的《硯賦》和傅咸的《紙賦》。蔡邕的《筆賦》亦見錄于《古文苑》卷七(見表1)。

        表1中共歸入從東漢至南朝賦家10人,書法賦作12篇,其中以晉代居多,這當(dāng)與晉代書學(xué)極盛的文化環(huán)境不無關(guān)系。傅咸還作有《畫像賦》,應(yīng)屬繪畫藝術(shù),故不歸為書法賦一類。以上賦作大抵分為兩類,一為直接的書學(xué)之論,如楊泉《草書賦》、王羲之《用筆賦》、成公綏《隸書賦》以及王僧虔《書賦》,余則為與書法藝術(shù)相關(guān)的賦作,所賦多為與書法相關(guān)之文具。為了全面探究漢魏六朝賦體文學(xué)中書法文化的內(nèi)涵,我們將這一部分賦作也納入研究范圍。

        表1 漢魏六朝書法賦留存情況簡表

        (二)書法賦的有關(guān)考論

        《全晉文》卷八六錄有王隱《筆銘》,嚴可均注曰:“《初學(xué)記》作《筆賦》”(中華書局1958年影印本),今本《初學(xué)記》卷二一《文部》題作《筆銘》①中華書局1962年版《初學(xué)記》據(jù)其序稱所依據(jù)的底本為古香齋本,卷二一作“王隱《筆銘》”,該卷所附校勘表亦未見對此問題之辨析。筆者所見《蘊石齋叢書》之《初學(xué)記》,光緒戊子(1888年)秋刻本,亦在卷二一錄作“王隱《筆銘》”。,而嚴可均所列出處則為“《初學(xué)記》二十二”,卷次與今本有出入。嚴氏所本為何?有待詳考。

        成公綏的《隸書賦》,嚴可均《全上古三代秦漢三國六朝文》(以下簡稱《全文》)輯自《初學(xué)記》卷二一,并更題為《隸書體》(在《太平御覽》卷七四九中則題作《隸勢》)。不過,成公綏的此篇作品在后世又常被題為《隸書賦》。后蜀林罕《林氏字源編小說序》有云:“俗有《隸書賦》者,假托許慎為名,頗乖經(jīng)史。據(jù)《顏氏家訓(xùn)》云,斯實陶先生弟子杜道士所為,大誤時俗。吾家子孫,不得收寫?!保?]此處所言《隸書賦》疑即成公綏的作品。至于林氏所言《顏氏家訓(xùn)》的有關(guān)辨?zhèn)沃Z,則與原籍不盡相符?!额伿霞矣?xùn)》卷七《雜藝第十九》相關(guān)論述,其語言也基本一致,而論及的篇目則是《畫書賦》,一個是《隸書賦》,一個是《畫書賦》,所指不一,則林氏持論的根據(jù)本身就成了問題,結(jié)論自然更值得質(zhì)疑。清顧藹吉《隸辨》卷八亦稱此篇為《隸書賦》,并引用了其中大段原文。再觀此篇體格,亦與賦體吻合。因此,本文將之歸為書法賦。

        王羲之的《用筆賦》及其另外幾篇書論的真?zhèn)螁栴},學(xué)界爭論已久。清汪由敦《跋手錄右軍傳贊》有云:“前人論書語至多,然如世所傳王右軍《筆勢論》、《用筆賦》及《筆陣圖》諸篇類皆后人偽托,掇拾依仿,無足深味?!保?]《晉書·王羲之本傳》未曾記載《用筆賦》,南朝諸多書論,如蕭子云《答敕論書》、庾肩吾《書品》等均未言及此賦。隋末唐初的虞世南所撰《筆髓論》“釋草”一節(jié)有引《用筆賦》中的“或連或絕,如花亂飛”等成句,可見此賦至遲在唐初既已流傳。然《用筆賦》之完篇最早則見載于北宋朱長文編輯的《墨池編》,嚴可均《全文》則是輯自于此。朱氏所本源于何處?則不得而知。學(xué)界對《用筆賦》的作者雖然有所疑問,然而迄今仍無確鑿證據(jù)足以全然否定為王羲之所作,所以目前只得存疑,權(quán)系于王羲之名下②有關(guān)《用筆賦》的作者問題,可參閱余江:《王羲之與〈用筆賦〉》,《廣西社會科學(xué)》,2002年第1期,第116-117頁。。

        又,上表所統(tǒng)計的賦作中有11篇皆見載于嚴可均《全文》,而其中9篇又均為清陳元龍《歷代賦匯》所收錄,唯有成公綏的《隸書賦》與王羲之的《用筆賦》未見著錄。陳元龍博學(xué)廣聞,為編撰《歷代賦匯》又廣搜博采,竭力搜羅,斷然不可謂不知曉此二篇。何以不錄?蓋緣自前者題名不一,而后者著者有疑乎?未及精審,有待詳考。

        二、漢魏六朝書法賦的文化內(nèi)涵

        書法藝術(shù)植根于社會生活的諸多層面,不同時代的社會風(fēng)尚、文化心理、典章制度和物質(zhì)文明都會從不同側(cè)面影響書法的藝術(shù)品格。漢魏六朝書法賦雖然無法涵蓋這一時期書法理論的全部內(nèi)涵,但其亦能一定程度地折射當(dāng)時的書法觀念和書法文化。漢魏六朝書法賦對書法文化的闡釋可以從三個方面來解讀。

        (一)揭示書法的哲學(xué)基礎(chǔ):天人合一和陰陽五行

        “天人合一”思想萌生于先秦時期,諸子百家常有論及,至漢武帝時董仲舒將這一理論更加系統(tǒng)化和周密化?!疤烊撕弦弧钡幕緝?nèi)涵就是肯定自然與人、自然與精神的內(nèi)在本質(zhì)屬性的一致性與統(tǒng)一性。而陰陽五行學(xué)說,實際上由陰陽說和五行說合流而成,兩者皆萌生于殷周之際,原本屬于宇宙觀的范疇,春秋戰(zhàn)國以后被涂上濃郁的社會色彩,擴大運用到社會人事中。中國古代書學(xué)深受“天人合一”思想的影響,所論常以“天人合一”作為書法的創(chuàng)作欲求和審美境界。其實,中國文字的形成就源于取象于天,效法自然。傳說庖羲氏觀鳥獸之文,近取諸身,遠取諸物,而劃出八卦;倉頡則見鳥獸之跡,依類象形,而初創(chuàng)文字。故而劉勰《文心雕龍·練字》云:“文象列而結(jié)繩移,鳥跡明而書契作,斯乃言語之體貌,而文章之宅宇也。”[3]書學(xué)中“天人合一”觀念在書法賦中也得到了充分闡釋。蔡邕《筆賦》云:“綜人事于晻昧兮,贊幽冥于明神?!保?]666人事與神靈并舉,揭示筆和書法具有貫通人神的功用。成公綏《故筆賦》在言及筆的功用時,稱筆可以“書日月之所躔,別列宿之舍次”[5]613,將廣漠的日月星辰納諸小小筆端,寓無限于有限,實際上體現(xiàn)了書法藝術(shù)所蘊含的宇宙意識。“天人合一”觀念在漢魏六朝其他書論中也得到了闡述,可以與書法賦參讀。東漢繁欽《硯贊》在描繪硯臺時曰:“或厚或薄,乃圓乃方。方如地象,圓如天常?!保?]顯然是以硯臺來比喻天地。東漢趙壹《非草書》云:“夫草書之興也,其于近古乎?上非天象所垂,下非河洛所吐,中非圣人所造?!保?]可見,趙壹在批駁和否定草書時也是以“天人合一”觀念來作為衡量尺度的。

        同時,中國書法實踐和書法理論亦深受陰陽五行學(xué)說的影響。陰陽說認為天地萬物的發(fā)展變化都是陰陽二氣相互作用的結(jié)果,而五行說則以為天地萬物是由金、木、水、火、土五種基本元素組成的。蔡邕《筆賦》曰:

        上剛下柔,乾坤之正也。新故代謝,四時之次也。圖和正直,規(guī)矩之極也。玄首黃管,天地之色也。[4]666

        這里以剛?cè)嵯酀⑶ぶ吞斓刂珌砻枋龉P。成公綏《故筆賦》在追敘文字起源時說:“有倉頡之奇生,列四目而兼明,慕羲氏之畫卦,載萬物于五行?!睍▌?chuàng)作觀念,也蘊含著陰陽五行觀念。書法創(chuàng)作運筆時講究輕重提按、藏頭護尾,用筆時講究中鋒與側(cè)鋒的搭配和諧,行筆用力則講究軟硬相間,而落筆結(jié)字講究上覆下承,這些都是陰陽五行觀念在書法理論上的反映。

        (二)闡發(fā)書法的功用:教化功能與審美價值

        漢魏六朝書法賦在揭示書法藝術(shù)哲學(xué)根基的同時,還十分注重闡發(fā)書法的功用。這又可以分成兩個方面來看,一是對書法的倫理教化功能的闡釋,一是對書法審美價值的闡釋。漢魏六朝書法賦和許多其他書論一樣,一個常用的批評視角就是“以書觀人”、“以書論人”,常常將書法的功用與人倫教化、社會價值聯(lián)系起來,而這種傾向在漢代的書論中表現(xiàn)得尤為突出,這與兩漢時代儒學(xué)獨尊的思想局面不無關(guān)系。東漢杜篤《書槴賦》有云:

        惟書槴之麗容,象君子之淑德,載方矩而履規(guī),加文藻之修飾。能屈伸以和禮,體清凈而坐立。承尊者之至意,惟高下而消息。雖轉(zhuǎn)旋而屈橈,時傾斜而反側(cè)。抱六藝而卷舒,敷六經(jīng)之典式。[8]

        書槴原本只是承書夾(書的套殼),而杜篤卻賦予其君子之德和禮儀風(fēng)范,這實際上也是一種道德化的描述和評價。蔡邕《筆賦》有云:“書乾坤之陰陽,贊三皇之洪勛,敘五帝之休德,揚蕩蕩之典文。紀三王之功伐兮,表八百之肆勤。傳六經(jīng)而輟百氏兮,建皇極而序彝倫?!保?]666這里也是著力闡明筆對于傳承三皇五帝的功勛道德和圣賢經(jīng)典的作用。成公綏《故筆賦》云:“治世之功,莫尚于筆,能舉萬物之形,序自然之情,即圣人之心,非筆不能宣,實天地之偉器也?!保?]613可見,古人以為筆可以宣揚圣人的思想、建立治世功勛。傅咸的《紙賦》也是著眼于從道德教化方面來對紙展開描繪的,其中凸顯了紙張的“廉方有則,體絜性貞”的高潔品質(zhì)和“可屈可伸,能幽能顯”的君子風(fēng)度。

        比較而言,魏晉南北朝時期的書法賦則多有對書法藝術(shù)審美價值的直接探求。這一方面是因為魏晉以后隨著人的覺醒、思想解放,藝術(shù)創(chuàng)作上重視性靈、追求唯美的風(fēng)尚漸次萌生,另一方面,亦與書法藝術(shù)本身的發(fā)展有關(guān)。書法發(fā)展到魏晉,篆、隸、真、行、草莫不齊備,書體的創(chuàng)新空間已然受到限制,欲使書法呈現(xiàn)新的風(fēng)貌、實現(xiàn)質(zhì)的飛躍,書家開始表現(xiàn)出對“神韻”和“氣韻”的追求。棄實而尚玄、輕禮而重情、小粗質(zhì)而崇神采、講究“自由任情”,是魏晉六朝書法藝術(shù)追求的主流方向。正因如此,這一時期書法賦對書法的審美價值的闡釋比兩漢時期更為直接而深入。楊泉的《草書賦》就是一篇從審美視角出發(fā)評論草書的絕好書論,其文曰:

        惟六書之為體,美草法之最奇。杜垂名于古昔,皇著法乎今斯。字要妙而有好,勢奇綺而分馳。解隸體之細微,散委曲而得宜。乍楊柳而奮發(fā),似龍鳳之騰儀。應(yīng)神靈之變化,象日月之盈虧。書縱竦而值立,衡平體而均施?;驍渴啾?,或婆娑而四垂?;驍€翦而齊整,或上下而參差?;蜿庒吲e,或落籜而自披。其布好施媚,如明珠之陸離;發(fā)翰攄藻,如春華之楊枝;提墨縱體,如美女之長眉。其滑澤肴易,如長溜之分歧。其骨梗強壯,如柱礎(chǔ)之不基。斷除弓盡,如工匠之盡規(guī)。其芒角吟牙,如嚴霜之傅枝。眾巧百態(tài),無不盡奇。宛轉(zhuǎn)翻覆,如絲相持。[9]

        賦中通過鋪排描繪著力體現(xiàn)了草書的靈動飄逸、錯落有致、氣韻流動之美。梁武帝蕭衍不作《草書賦》,卻有《草書狀》,然觀其行文頗類賦體,其中也是用形象化的語言極力鋪述草書的審美特征。其文曰:

        疾若驚蛇之失道,遲若綠水之徘徊,緩則鴉行,急則鵲厲,抽如雉啄,點如兔擲。乍駐乍引,任意所為?;虼只蚣?,隨態(tài)運奇,云集水散,風(fēng)回電馳。及其成也,粗而有筋,似蒲萄之蔓延,女蘿之繁縈,澤蛇之相絞,山熊之對爭。若舉翅而不飛,欲走而還停。[10]

        蕭衍本身就是一位精通書法的帝王,對書道體悟頗深。在這里他運用動植物的各種動作形態(tài),以及自然界的風(fēng)云雷電來描述草書,表現(xiàn)其個性張揚、不法常規(guī)、變幻無窮、空靈飛動的審美特征。

        與楊泉、蕭衍極力描述草書不同,成公綏的《隸書賦》則著重描述了隸書的“規(guī)矩有則,用之簡易,隨便適宜,亦有弛張”的美學(xué)特征,其中還描述了書法章法布局之美,所謂“爛若天文之布曜,緯若錦繡之有章”。與此同時,成公綏還進一步描述了書法創(chuàng)作時具體的用筆技巧,其文曰:“或輕拂徐振,緩案急挑,挽橫引從,左牽右繞,長波郁拂,微勢縹緲。工巧難傳,善之者少,應(yīng)心隱手,必由意曉。爾乃動纖指,舉弱腕,握素紈,染玄翰,彤管電流,雨下雹散。”[5]618與楊泉、成公綏相比,王僧虔對書法的美學(xué)探求似乎更為深入一些,除了描述書法藝術(shù)的形式之美和具體的創(chuàng)作技法外,他還開始從創(chuàng)作心理的角度來闡釋書法創(chuàng)作藝術(shù)。其《書賦》云:

        情憑虛而測有,思沿想而圖空。心經(jīng)于則,目像其容,手以心麾,毫以手從。風(fēng)搖挺氣,妍孊深功。爾其隸明敏蜿蠖,絢蒨趍將。摛文篚縟,托韻笙簧。儀春等愛,麗景依光。沈若云郁,輕若蟬揚。稠必昂萃,約實箕張。垂端整曲,裁邪制方?;蚓呙烙谄?,或雙兢于兩傷。形綿靡而多態(tài),氣陵厲其如芒。故其委貌也必妍,獻體也貴壯。跡乘規(guī)而騁勢,志循檢而懷放。[11]

        賦家在這里描述了書法創(chuàng)作時“心”、“目”、“手”、“豪”的關(guān)系,強調(diào)“手以心麾,毫以手從”,實際闡述的就是書法創(chuàng)作中“意在筆先”的原則。

        (三)傳承書法物質(zhì)文化

        一般而言,書法藝術(shù)本身屬于精神產(chǎn)品的范疇,然而它的發(fā)展又有賴于一定的物質(zhì)基礎(chǔ)。與書法相關(guān)的物質(zhì)條件包括筆墨紙硯,也包括書法裝裱與收藏的材料與技術(shù)。這些物質(zhì)層面的東西在為書法藝術(shù)發(fā)展提供條件的同時,自身也不斷得到了技術(shù)改進和質(zhì)量提升,因此它們也就具有了文化的意味,形成了豐厚的書法物質(zhì)文化。鑒于此,在整理和研究書法賦的過程中,理當(dāng)把與書法物質(zhì)文化相關(guān)的賦作納入我們的研究視野。前文已述,漢魏六朝的書法賦中有些就是描寫筆、硯、紙等文具的,有的還直接描寫具體制作工藝,具有很高的史料價值。蔡邕的《筆賦》就是這方面的代表之作,其賦描述了毛筆的選材和制作過程,所謂“惟其翰之所生,于季冬之狡兔,性精亟以慓悍,體遄迅以騁步。削文竹以為管,加漆絲之纏束。形調(diào)摶以直端,染玄墨以定色?!保?]666

        魏晉時代,隨著書法藝術(shù)發(fā)展高峰的到來,書法物質(zhì)文化也獲得前所未有的發(fā)展,筆墨紙硯的制作工藝水平也得到極大提高。漢魏之間的書法家韋誕就專門著有《筆方》和《墨方》,對于筆墨的制作流程和工藝標(biāo)準(zhǔn)記述甚詳,至今仍有很高的史料價值。如其《墨方》對合墨之法的記述:“合墨法,以真朱一兩,麝香半兩,皆搗細后,都合下鐵臼中,搗三萬杵。杵多愈益,不得過二月九月?!保?2]王羲之《筆經(jīng)》雖已不完整,但從其殘篇觀之,其中也描繪了多種毛筆的制作材料與工藝,同時比較各自之優(yōu)劣。這種對筆墨等制作工藝的具體描繪也出現(xiàn)在這一時期的賦體文學(xué)中。

        傅玄《筆賦》和《硯賦》分別描寫筆和硯,較之漢末蔡邕之作少了許多教化的陳述,而對具體工藝的描繪則更為細致了。其《筆賦》云:

        簡修毫之奇兔,撰珍皮之上翰。濯之以清水,芬之以幽蘭。嘉竹翠色,彤管含丹。于是班匠竭巧,名工逞術(shù)。纏以素枲,納以元漆。豐約得中,不文不質(zhì)。爾乃染芳松之淳煙兮,寫文象于紈素。動應(yīng)手而從心,煥光流而星布。[13]459

        這里實際上直接描寫了毛筆從選材到加工制作的過程,并且還提出了技術(shù)方面的標(biāo)準(zhǔn),所謂“豐約得中,不文不質(zhì)”。唯有選料講究、技藝精湛,才能制作出使用起來得心應(yīng)手的毛筆。傅玄的《硯賦》則描述了硯臺的制作工藝,同樣也是從選料標(biāo)準(zhǔn)和生產(chǎn)工藝方面描述了制作過程。其文曰:

        采陰山之潛璞,簡眾材之攸宜。節(jié)方圓以定形,鍛金鐵以為池。設(shè)上下之剖判,配法象乎二儀。木貴其能軟,石美其潤堅。加采漆之膠固,含沖德之清玄。[13]459

        就文房“四寶”而言,在漢魏六朝筆、紙、硯各有其賦,唯獨缺墨,這一遺憾后被唐人補之?!稓v代賦匯》卷六三輯錄有唐王起的《墨池賦》和明汪道會的《墨賦》。隨著書法藝術(shù)的發(fā)展,與書法相關(guān)的物質(zhì)工具也逐漸得以豐富和改進,筆和硯的品類至唐以后更為繁多,這在賦中也有所體現(xiàn)。筆賦方面,有白居易的《雞距筆賦》、李德裕的《斑竹筆管賦》;硯賦方面,有張少博和黎逢有的《石硯賦》、王嵩崿的《孔子石硯賦》、吳融的《古瓦硯賦》、郝經(jīng)的《渾沌硯賦》、劉詵則的《端溪硯石賦》、蘇轍的《缸硯賦》和釋覺范的《龍尾硯賦》等。此外,唐呂牧和王起號分別撰有《書軸賦》和《獺皮書袋賦》。雖然以上羅列尚不完全,但與書法相關(guān)的物質(zhì)文明之繁榮由此可窺一斑。加強對歷代此類賦作的搜集、整理和研究,對于弘揚中國傳統(tǒng)的書法物質(zhì)文化將會大有裨益。

        三、余論

        中國古代書法演進到魏晉時代出現(xiàn)了第一個高峰,以王羲之為代表的書法大家成就卓然,雄視古今。毋庸諱言,整個漢魏六朝書法賦的實際留存似乎算不上很豐富,然其價值卻不容低估。正是由于這一時期書法賦和書法藝術(shù)的雙重積累,才為后世書法賦的繁榮奠定了基礎(chǔ)。延及唐代,書法藝術(shù)再起高潮,而在書法賦的創(chuàng)作方面也終于出現(xiàn)了驚世之作。竇泉的《述書賦》歷數(shù)自周秦至唐肅宗乾元間的書法名家凡二百零四人,總七千六百四十言①《述書賦》序言云:“今記前后所親見者,并今朝自武德以來,迄于乾元之始,翰墨之妙,可入品流者,咸備書之?!备]泉之兄竇蒙在《題述書賦語例字格后》說:“總七千六百四十言,精窮旨要,詳辨秘義,無深不討,無細不聞?!痹斠姸a:《全唐文》卷四四七,上海古籍出版社,1990年版,第1 387頁。。鴻篇巨制,嘆為觀止。

        [1]董誥.全唐文:卷八八九[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0:4 120.

        [2]汪由敦.松泉集:卷十八[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3:213.

        [3]劉勰.文心雕龍[M].北京:人民文學(xué)出版社,1958:623.

        [4]嚴可均.全后漢文:卷六九[M].石家莊:河北教育出版社,1997.

        [5]嚴可均.全晉文:卷九二[M].石家莊:河北教育出版社,1997.

        [6]嚴可均.全后漢文:卷九三[M].石家莊:河北教育出版社,1997:875.

        [7]嚴可均.全后漢文:卷八二[M].石家莊:河北教育出版社,1997:769.

        [8]嚴可均.全后漢文:卷二八[M].石家莊:河北教育出版社,1997:280.

        [9]嚴可均.全三國文:卷七五[M].石家莊:河北教育出版社,1997:708.

        [10]嚴可均.全梁文:卷六[M].石家莊:河北教育出版社,1997:73.

        [11]嚴可均.全齊文:卷八[M].石家莊:河北教育出版社,1997:701.

        [12]嚴可均.全三國文:卷三二[M].石家莊:河北教育出版社,1997:333.

        [13]嚴可均.全晉文:卷四五[M].石家莊:河北教育出版社,1997.

        猜你喜歡
        河北教育出版社書法藝術(shù)書法
        書法
        大江南北(2022年9期)2022-09-07 13:13:48
        書法欣賞
        求知(2022年5期)2022-05-14 01:28:58
        書法
        張紅春書法藝術(shù)欣賞
        大衛(wèi),不可以
        馬偉書法藝術(shù)欣賞
        所謂書法藝術(shù)
        書法欣賞
        吐魯番(2018年1期)2018-06-12 07:15:26
        雄強飄逸的書法藝術(shù)
        Reflections on Elizabeth Bishop’s The Fish
        无码av无码天堂资源网| 黄色精品一区二区三区| 日本精品一区二区三区福利视频| 亚洲国产av精品一区二区蜜芽| 精品国产一区二区三区久久久狼 | 九九精品国产亚洲av日韩| 国产成人精品无码一区二区三区| 亚洲精品无播放器在线播放| 色综合久久久久综合999| 精品一区二区三区老熟女少妇| 精品人妻一区二区三区久久| 国产精品无码专区av在线播放| 国产欧美精品一区二区三区,| 一本色道久久88综合亚洲精品| 蜜桃av噜噜一区二区三区策驰| 亚洲av无码专区首页| 精品无码av不卡一区二区三区| 国产一级av理论手机在线| 久久久精品国产亚洲av网深田| 精品成人av一区二区三区| 久久精品中文字幕极品| 日韩一级精品亚洲一区二区精品 | 在线女同免费观看网站| 人妻中文字幕在线网站| 日产精品久久久久久久性色| 免费无码又爽又刺激又高潮的视频| 久久精品国产一区老色匹| 久人人爽人人爽人人片av| 欧美情侣性视频| 亚洲最新中文字幕一区| 青青草免费在线爽视频| 夜鲁很鲁在线视频| 久久精品无码一区二区2020| 少妇性l交大片免费1一少| 午夜dy888国产精品影院| 国产第19页精品| 亚洲国产成人久久综合三区| 9久久婷婷国产综合精品性色| 少妇下蹲露大唇无遮挡| 91精品国产免费青青碰在线观看 | 亚洲精品一区二区三区播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