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 玲 常孝勇 蘇金存 張國良
(安徽省合肥溫氏畜牧有限公司,合肥 231241)
豬偽狂犬病是由偽狂犬病毒感染引起的嚴重危害全球養(yǎng)豬業(yè)的一類傳染病[1]。疾病的感染常造成仔豬大量死亡,母豬產死胎、木乃伊,以及公豬的睪丸炎等[2],除此之外,豬偽狂犬病感染可造成被感染豬免疫抑制,成為豬群多種傳染病的原發(fā)性病原之一。
目前,豬偽狂犬病在世界多個區(qū)域范圍內流行,每年給養(yǎng)豬業(yè)造成幾十億美元的損失,我國作為一個養(yǎng)豬業(yè)大國,豬偽狂犬病疫情同樣嚴峻。相關資料表明,我國50%左右的規(guī)?;i場偽狂犬野毒呈陽性,散養(yǎng)戶的感染情況更嚴重[3]。早在上世紀80年代,英國、丹麥等已實現(xiàn)豬偽狂犬病的凈化。如何控制和凈化豬偽狂犬病成為國內養(yǎng)豬業(yè)專家、學者及技術人員共同關注的話題。
結合目前我國養(yǎng)豬現(xiàn)狀,總結歸納出規(guī)模豬場偽狂犬病的凈化措施,供參考。
合理實施免疫、選擇有效疫苗是預防豬偽狂犬病最有效的措施。免疫豬感染偽狂犬病毒后,通常野毒不能透過胎盤感染胎兒,僅限于上呼吸道定植,免疫豬野毒排毒量減少1 000倍以上,并且排毒時間大幅縮短約4~7倍[4]。
早期的豬偽狂犬病疫苗多數(shù)為弱毒苗和滅活苗,這2種疫苗為防控豬偽狂犬病發(fā)揮了一定的作用。但是弱毒苗不能防止病毒在動物體內的復制及排出。滅活疫苗然雖安全性較好,但免疫效率較低[5]。隨著對偽狂犬病毒分子生物學研究的不斷深入,國內外先后有多種基因缺失疫苗問世?;蛉笔б呙缂劝踩直阌趯嶒炇诣b別野毒感染抗體和疫苗抗體,被廣泛應用于生產實踐。需要指出的是,在一個豬場內最好使用一種基因缺失疫苗,避免不同基因缺失疫苗毒株之間發(fā)生基因重組和毒力變異的可能。
豬場基礎群可采用肌肉注射的方式,堅持每年3次普免,偽狂犬病野毒活躍的豬場,肉豬的免疫非常必要。仔豬在1~3日齡滴鼻免疫,為保證育肥階段有足夠的保護力,必要時在9~10周肌肉注射強化免疫。
針對疫情發(fā)生的豬場,可通過緊急免疫控制本病造成的種豬繁殖障礙和仔豬的死亡,降低病豬的排毒量、縮短其排毒持續(xù)時間,防止疫情的蔓延,降低經濟損失。
病豬和隱性帶毒豬是偽狂犬病的主要傳染源,通常發(fā)病豬可通過其表現(xiàn)的臨床癥狀進行鑒別診斷,隱形帶毒豬則需通過血清學檢測來發(fā)現(xiàn)。
定期監(jiān)測豬場的免疫和疾病感染情況是制定免疫程序和了解豬群健康狀況的主要措施,ELISA法是目前常用的血清學檢測方法,一般種豬場每半年開展1次抗體監(jiān)測,種公豬應全部檢測,基礎母豬可按照5%~10%的比例對不同胎次的母豬抽檢,種用仔豬可在100 d左右抽樣檢測。通過監(jiān)測掌握豬群的偽狂犬疫苗抗體水平及野毒感染情況,對疫苗抗體水平低下的個體或者抗體水平層次不齊的群體進行補免,確保豬群保持理想的疫苗抗體水平,有效防控偽狂犬病。對于野毒感染陽性豬要堅決淘汰,種用仔豬,陰性留種,陽性一律淘汰;陽性公豬絕對禁止用于采精和配種,發(fā)現(xiàn)一頭淘汰一頭;陽性母豬要嚴格限制其活動,防止豬豬接觸和人為傳播,且要逐步淘汰陽性母豬,最終清除所有陽性豬,凈化豬群,建立無偽狂犬病的群體。
豬場不得從偽狂犬病病毒的野毒陽性場引種,且引種前需對種豬采血檢測,確定無偽狂犬野毒感染方可引種。新引進的種豬進入豬場,需隔離飼養(yǎng)45 d后,再次抽血檢測,野毒隱性的后備豬方可進入基礎群,種豬隔離飼養(yǎng)期間需做好相關的免疫和保健工作,確保豬群的健康度。
4.1.1 加強進出豬場人員、車輛管理 豬場人員、車輛的流動常造成病原的流入,因此首先要加強豬場員工的生物安全教育,提高員工的防疫意識,豬場應謝絕外來人員參觀,外出歸來的員工必須做好消毒及隔離后,方可進入生產區(qū)。原則上外來車輛禁止進入場內,必須進入的車輛要求車身和車輪徹底消毒。
4.1.2 科學消毒 消毒是殺滅和減少豬場周圍及飼養(yǎng)環(huán)境中病原的有效措施,豬場必須制定嚴格的消毒制度,配備科學的消毒設施,選擇高效的消毒藥品,使用正確的消毒方法,做好人員、車輛、物料以及豬舍內外環(huán)境的消毒工作。
4.1.3 環(huán)境凈化 必須做好豬舍內外環(huán)境的日常清理工作,尤其做好豬糞的管理。同時,定期對豬場內外環(huán)境進行大清理和大消毒,保持豬場環(huán)境的整潔,減少蚊蟲及病原微生物的滋生。
鼠類不僅偷吃飼料,破壞設施,而且是豬場疾病傳播最危險的媒介。因此,豬場必須高度重視滅鼠工作,一般豬場可請專業(yè)的滅鼠機構,承包全年的滅鼠工作。同時,可根據情況建立獎勵政策,發(fā)揮員工的滅鼠積極性,實現(xiàn)全員滅鼠,徹底殺滅豬場內的鼠類,有效控制疾病的流行。
病死豬是疫病傳播和擴散的重要傳染源,若不對病死豬妥善處理將會對豬場的環(huán)境造成危害。病死豬的處理方法包括:深埋法、發(fā)酵法、焚燒法等,豬場可根據實際情況采取相應措施。
豬偽狂犬病的防控和凈化任重道遠,全球已有多個國家清除了豬偽狂犬病,但中國目前沒有統(tǒng)一和強制性的區(qū)域及全國性凈化方案,因此,疾病的防控與凈化取決于豬場自身的努力。
[1]斯勞特著,趙德明譯.豬病學[M].北京:中國農業(yè)大學出版社,2000.
[2]尹訓南,吳連明,陳廣健,等.規(guī)?;i場豬偽狂犬病的檢測與凈化[J],河南畜牧獸醫(yī),2008,29(1):24.
[3]周緒斌,Daniel Toments Gil,李聰,等.加強免疫與監(jiān)測凈化豬場偽狂犬感染[C].中國豬業(yè)發(fā)展大會會刊.2007,(6):23-24.
[4]周緒斌,Daniel Toments G il,等.通過檢測淘汰野毒陽性公豬并強化疫苗免疫成功凈化豬場偽狂犬病[J].豬場保健.2007,(5):34-37.
[5]郭萬柱.豬偽狂犬病的凈化條件.主題策劃[J].2005,(4):22-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