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千里
“比比皆是”“觸目皆是”“俯拾即是”這三個成語都用來形容多,但在意義和用法上還是有區(qū)別的,現(xiàn)辨析如下:
第一、意義不同?!氨缺冉允恰钡囊馑际恰暗教幎际恰?,形容很多;“觸目皆是”意思是“眼睛看到的都是”的意思,形容“多而易見”;“俯拾即是”的意思是“只要低頭便能夠撿到”的意思,形容多而易得。
第二、適用對象不同。“比比皆是”多用于人,也常用于物;“觸目皆是”多用于物,少用于人;“俯拾即是”只用于物,不用于人。
第三、詞義側(cè)重點不同?!氨缺冉允恰毙稳莸教幎际牵瑹o所謂側(cè)重點;“觸目皆是”側(cè)重于容易看得見;“俯拾即是”側(cè)重于容易得到。
第四、搭配情況不同?!坝|目皆是”只用于看得見的、具體的物,不用于看不見的、抽象的物;“俯拾即是”只用于可以揀到的或拿到的物(地上的東西、文章中的錯別字、證據(jù)等),不用于可見而不可取的物。
第五、語法功能不同?!坝|目皆是”和“俯拾即是”都可以接名詞或名詞性詞組,而“比比皆是”卻不能。
現(xiàn)場練兵
1. 各種各樣的碎花裙、雪紡衫,幾乎是每個時尚女孩人手一條的必帶單品。
2. 文章中所引用的各種文獻與的前人詩句,均出自于他的記憶,他不能確定時,便指導兒女們?nèi)ゲ楹恕?/p>
3. 自然環(huán)境與人類建筑的融合要使陽光、綠樹、碧水、藍天,伸手可及,人融入自然,成為自然環(huán)境的一份子。
4. 人們自然希望這僅僅是個案,但無獨有偶且的事實多的是。
5. 逡巡臺兒莊,歷史的腳印,連那水光山色也仿佛是自然與歷史的色彩相互濡染,使人感受到一種沉甸甸的分量。
6. 自從《舌尖上的中國》播出后,慕名而來看他做面的人。
參考答案:1. 比比皆是;2. 俯拾即是;3. 觸目皆是;4. 俯拾即是;5. 觸目皆是;6. 比比皆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