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寨歸來,本該放筆描摹,但書寫很難, 水之純凈與靈動之美,難道竟是這般虛無縹緲?
九寨溝的水一旦得見,比你想像得更清湛、更鮮亮,在大自然這位畫師的力作中,可謂傳神一筆。九寨歸來,本該放筆描摹,但書寫很難,她像丹楓在游嵐里憶夢,其輪廓和內(nèi)涵既清晰又虛幻;既完整又缺失,欲表述不知從何說起;想忘卻時又浮上心頭……水之純凈與靈動之美,咀嚼起來,難道竟是這般虛無縹緲?
“九寨歸來不看水”盡管語句帶有幾分霸氣卻很撩人。故而,在春夏之間的旅游旺季時,“Y”形的九寨溝景區(qū)內(nèi)便人潮迭起。被春風(fēng)輕撫過的胭脂溪奇艷且溫馨;被炎夏熱吻過的樹正群瀑豐沛且多情,仙女池波面如鏡,浮動著飛鳥與白云的倒影;盆景灘中雜花生樹,在略高于水面的鈣華堤內(nèi)綠韻輕搖。此刻,無論是誰,隨意剪裁一段畫面拷在記憶中,便會與夢常相廝守。試想,你與情人在柔風(fēng)細雨中攀緣而入妙不可言的巖洞,攜手靜待雨過天晴,而后從容走下,或輕撫鏡海之畔那條與古樹相擁的巨藤,或在箭竹海邊觀熊貓飲水的憨態(tài),任憑“逝者如斯”的慨嘆隨“扎如激流”匆匆遠去,任升揚的思緒隨“五花?!钡难吏~似有似無……你怎不慨嘆:九寨的春夏之水啊,如歌如訴,如畫如煙,令人欲飄、欲醉欲狂欲舞……
其實,換一種玩兒法,九寨溝之水則更能引動脈脈情思,比如趕在秋冬人稀之時,細細品味九寨之水。
初識九寨溝,趕在深秋。當(dāng)北京游人還沉醉于楓紅菊黃時,尕爾納峰北麓之巔已是玉龍飛舞。從九黃機場到我的下榻地——甘海子九寨天堂大酒店的山路上,車身上下盤旋,窗外雪舞曼妙。當(dāng)夜,我在酒店里入夢,恍然徜徉在松贊干布與大唐激戰(zhàn)前進軍的山徑。但見塔松在風(fēng)雪中顫抖,枝葉在雪后的晨陽下透出淡黃、蒼翠或銀白色,羌碉下,傳出沉悶的號角與高昂的馬嘶,藏寨前晃動的劍影與列隊的身影在冬夜里透出殺氣……忽然,一架雪爬犁把我?guī)肓司耪瘻暇皡^(qū),我恍然進入了日前聽到的那片童話世界里:諾日朗冰瀑用堅毅和緘默替代了昔日的奔瀉,用凝固的月色表征著內(nèi)心的孤獨,流波面對嚴冬倍感孤獨時,索性孤傲一把,既然孤傲,便向世人展示舒卷得近乎夸張的傲骨,冰既然為水之骨,造型奇特的“瀑雕”莫非是水之魂?
洋溢快感的寒意把我催醒。我緩緩拉開窗簾后,像是從時空隧道返回了起點,窗外飄零著葉片,晨光里山楂正紅,盡管遠山的峰巔早就銀裝素裹,眼下的時空仍在金色秋日里徘徊。
撥開晨露陪伴我“入溝”的藏族青年噶爾通與我說的第一句話,便是祝我好運,說今天是九寨溝雨雪纏綿10余天來的第一個晴天,說的第二句話便是向我道賀,說深秋的九寨溝雖非旅游旺季,卻是一年四季最理想的觀景時段,我最初覺得,后句話或許有幾分促銷的意味,不想一入景區(qū),果真進入一片物我兩忘的境界。
九寨溝的水景呈不同形態(tài),有倒映白云蒼狗、星月晨霞,招引寧靜致遠者感悟的海子;有聲勢雄奇、不惜粉骨碎身,被壯懷激烈者唱詠的奇瀑;有奔瀉千里、懾人心魄,慫恿奮不顧身者沖刺的激流;也有流韻不急不緩、日夜獨歌,供遁世隱逸者清喉洗耳的甘泉……這些水景在發(fā)育期一一目睹了花開花謝、在熱戀時承受過暴風(fēng)驟雨,因而在成熟期時,目光便愈顯深沉、清湛,舉止便愈發(fā)美觀、得體,她的身姿在金色映襯下豐腴得令人心醉;秀發(fā)歷經(jīng)歲月的磨蝕閃耀著健美的光澤。秋日九寨的水啊,你委實迷人!
當(dāng)九寨的秋水與山坡下的彩林融為巨幅油畫時,不管是彩波深處的夢還是夢里的彩波似乎都不重要了,深橙色的黃櫨、鵝黃色的椴葉、淡綠色的野果或是充血的丹楓都向一泓秋水傾訴著滿腔心事。珍珠灘的飛瀑與絢麗的山景、林景大聲唱和的同時,平素迸濺億萬乳白色珍珠的奇瀑,時而閃現(xiàn)幾串紫色的瑪瑙;時而夾雜數(shù)枚翠色的玉飾;時而浮現(xiàn)出鮮紅的雞血石;時而涌現(xiàn)出粒粒赤金……或許只有在深秋的彩照中,“珍珠姑娘”才有這樣富華的頭飾。
與秋日的九寨水邂逅,實在懶得背誦莊子的《秋水篇》,懶得吟誦李白的《秋浦歌》,更無心回味波特萊爾筆下描述的秋霧散盡的湖景,那都是借景生情的慨嘆。九寨溝的秋水漸漸穿透了我的心境,把貪欲、憂思、悲愴、恐懼、喜悅、郁悶、失落與憧憬都沖入了白龍江或嘉陵江,被抹去諸多內(nèi)存的心境,應(yīng)是美不可言的。由此,誰還顧得上推敲句式,哪還顧得上追索哲理?所以,即便九寨溝的地貌和族群之淵藪曾被載入《史記·西南夷列傳》,曾被寫進《后漢書》和《尚書·禹貢》,也從未見哪位古人在此留下千古名句。
在隨處可見的清流中,我留意到,終年任隨水流滌蕩的樹木在穩(wěn)健地生長,即便有些樹木看來已終老天年,仰臥于斯,翻浮不定,卻依然不朽不腐,色形不變。于是便向藏族導(dǎo)游問詢,方知根基不被沖毀,是因為九寨水的底部有一片鈣華層,像硬甲護住了百樹之根,斷木因日夜漂浮在流動的清水間,故而能“駐顏不變”。我坐在激流前默默地想,九寨溝周邊的巔峰在積雪深厚時,借助溝、渠、湖、海、瀑、灘、泉向溝內(nèi)的景觀傾訴愛意,那愛意有時直白、有時婉轉(zhuǎn)、有時無聲傳遞;有時熱烈宣泄。由此,不僅滋潤了花果草木,為人類提供了夢幻般的休閑地,還減少了千百次災(zāi)難性雪崩。人類與花木受此恩澤,也有相應(yīng)的回報,比如人類更加關(guān)注山體的巖質(zhì),更加珍愛山勢的形態(tài)。花草樹木也因此蔥郁密布,用理想的植被進一步保護群巒危崖……如此和諧的互動,無疑把九寨之水的意義提升到“潤物細無聲”的高深層次。
正自呆想,荷葉寨前的激流再次激蕩起水花,星星點點迸濺在臉上,使我頓感滿目清涼。透過水霧的朦朧看九寨秋水,愈發(fā)感到蘊含縷縷天真之色,恰是游弋于浮躁塵世外的點點天真,才使人體味到人跡罕至處的別樣游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