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變化的教育形式要求我們進行積極的教學改革來更好地實現(xiàn)我國的高等教育目標,培養(yǎng)出更多更優(yōu)秀的人才。大學英語教學的分級教學一直是各高校關注的問題。實施分級教學的學校所收到的效果也不盡相同。本文具體討論一下大學英語分級教學的細節(jié)問題。
關鍵詞 分級教學 細節(jié) 教學改革
隨著社會和人口形勢的發(fā)展,我國的教育方針不斷調整。大學生的招收數(shù)量逐年增長,全國各個大中專院校每年接收越來越多的學生。在高等教育擴大覆蓋面的同時,教育當中原有的舊矛盾和新產生的矛盾愈顯突出。
教育部于2003年啟動了《大學英語教學改革》工程。針對其中的部分思想和方針政策結合這幾年的工作實踐對大學英語的教學改革的分級教學進行初步探討和分析。
分級教學的必要性是顯而易見的。學生個體差異導致教學不能一刀切。這是符合馬克思主義原理的。具體問題具體分析,針對不同層次的學生,在教材,教學內容,以及最重要的教學評價方面都不能整齊劃一。不考慮學生的差異,而是盲目的主觀教學,必定會事倍功半,收效甚微,甚至消磨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和信心。
如何具體實施分級教學是值得我們注意和思考的問題。大多數(shù)實施分級教學的學校在新生入學初進行分級目的是好的。可是一些細節(jié)問題的忽視在某中程度上影響了分級教學的效果。
所謂“細節(jié)決定成敗”就是說良好的目的良好的方法但在實施過程中忽略了看起來細小,但實際上足以破壞整個過程。所以我們要引起足夠的重視。
首先,要讓學生對分級教學了解和重視,這樣才能在分級教學的實施過程中自主配合學校進行科學的分級。這樣才不會導致分到高層次班的同學想出來,而分到低層次班的很氣餒。理順好學生的學習主動性很重要。
其次。學校分級的分數(shù)制定至關重要。筆者認為西北某大學以高考分數(shù)為依據(jù)。將學生分為60以下。60分至90分數(shù)段,和90分以上為一個分數(shù)段。這個分數(shù)劃分并不是絕對科學,但是相對合理。同時。針對不同層次的學生選擇不同難度的教材,也就是不同難度的起點。比如。60分以下的學生從新視野預備級第一冊開始學;60分到90分數(shù)段的學生從第一冊開始學;而最高層的學生從第二冊開始學。都是每個學期一冊書。分別四個學期依次學習四冊書。
最后,不同層次的學生選用不同的考核方法是分級教學得以實施的最有力保障。如果考核方法不改變,那么前面的工作等于沒有做。學生們從不同的起點開始,沿著不同的路途前進。最后怎么可能同時到達同樣的終點呢?況且工作和生活對每個人的英語水平的要求就是不同的。我們也沒有必要都把學生批量生產成統(tǒng)一標準。不論是不分級的還是分級后考核不調整的都是不科學的。學得快的嫌課堂內容含金量?。换A差的跟不上,失去興趣,課堂學習,作業(yè)完成以及考試過程中逐步演化成敷衍甚至抄襲。這種教育模式毫無科學性。
改革勢在必行。改革必定會帶來麻煩和矛盾。但是從長遠觀點看,為了培養(yǎng)出更多優(yōu)秀人才改掉弊端,采用積極有效的教學模式。逐漸完善我國高等教育體質是十分重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