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資本論》所揭示的科學理論是我們認識世界和改造世界的強大思想武器,也是我們進行社會主義建設和改革開放的重要理論指導。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經濟理論體系是馬克思主義與當代中國實際和時代特征相結合的產物,它與包括《資本論》在內的馬克思主義經典作家的思想是一脈相承而又與時俱進的,是中國化的馬克思主義。
關鍵詞:《資本論》;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創(chuàng)新發(fā)展
中圖分類號:F0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673-291X(2011)34-0011-02
一百四十年前,馬克思出版了光輝的著作《資本論》,這一偉大著作科學地闡明了資本主義經濟的運動規(guī)律及其內在矛盾和歷史趨勢,用科學理論揭示了人類社會從資本主義轉向社會主義的歷史必然性,使社會主義從空想變?yōu)榭茖W?!顿Y本論》雖是著重研究資本主義經濟及其運動規(guī)律的,但它所闡明的原理和規(guī)律,特別是它的方法論,對于研究當代社會主義經濟具有重要的理論與現實意義。
一、《資本論》充分體現和證明了歷史唯物主義的基本原理,為我們認識當代資本主義和社會主義經濟的運動規(guī)律提供了世界觀和方法論
在《資本論》中,馬克思闡述了人類社會的發(fā)展是一個自然的歷史過程即客觀的必然過程。列寧說:“自從《資本論》問世以來,唯物主義歷史觀已經不是假設而是科學證明了的原理?!瘪R克思運用生產力與生產關系相互關系的原理構建的世界觀和方法論,對于我們進行革命和建設,認識和研究當代資本主義特別是認識和研究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經濟,具有根本的指導意義?!顿Y本論》既深入揭示了資本主義勞資關系的本質和矛盾,又從人類社會的發(fā)展是自然歷史過程的角度說明資本主義興衰的內在機理。并提出不要資本家和地主個人對資本主義社會經濟關系負責的觀點:“我的觀點是更不能要個人對這些關系負責的?!边@與以往我們在革命和建設中要剝削階級的后代為其祖輩的經濟關系負責的“唯成分論”是不相容的。中國的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的理論與實踐,也是以生產關系要適應生產力的發(fā)展的原理為理論依據的?!顿Y本論》中系統(tǒng)闡述了生產關系中的所有權、占有權、支配權、使用權、收益權等的相互關系,論述了所有權和經營權的分離以及法律上的所有權與經濟上的所有權的分離。我們進行改革也需要以馬克思的產權(財產權)理論為指導。要在堅持社會主義基本制度的前提下,自覺調整生產關系和上層建筑的各個方面和環(huán)節(jié),來適應生產力發(fā)展的要求。
二、《資本論》揭示了有關社會生產與再生產的一般原理和一般規(guī)律
在《資本論》中,馬克思對社會生產和再生產的一般規(guī)律進行了多方面深入的探討,提出了許多重要的理論,如關于勞動時間的節(jié)約是人類首要的經濟規(guī)律的理論,關于按比例分配社會勞動的理論,關于生產的首要性以及生產與分配、交換和消費相互關系的理論,關于提高勞動生產率的途徑和方法的理論,關于勞動過程的一般內容和基本要素的理論,關于分工協(xié)作發(fā)展規(guī)律的理論,關于社會再生產兩大部類的劃分及其相互關系理論等等,這些規(guī)律反映了社會再生產的一般條件和一般要求,對于包括社會主義在內的一切社會都是適用的。
三、《資本論》揭示了商品生產和市場經濟的一般規(guī)律,這些規(guī)律同樣適用于社會主義市場經濟
認為《資本論》主張計劃經濟,對研究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沒有指導意義的觀點是一種誤解。事實上,《資本論》的研究對象恰恰是一種特殊的商品經濟或市場經濟即資本主義市場經濟,為此又需要首先闡明有關商品經濟和市場經濟的許多一般規(guī)律,諸如價值規(guī)律、供求規(guī)律、貨幣流通規(guī)律、價格運動規(guī)律、市場競爭規(guī)律等。這些一般規(guī)律在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條件下仍然發(fā)生作用。商品經濟本身并不具有特定的社會的性質,它可以與多種社會經濟相結合。商品經濟與生產力是相互促進、共同發(fā)展的。我們的發(fā)展與改革,是與對馬克思主義的商品經濟理論的正確認識和運用分不開的。
四、《資本論》系統(tǒng)和全面地揭示了資本主義經濟的運動規(guī)律,對于我們科學認識和正確對待當代資本主義經濟具有重要指導意義
首先,科學認識資本主義經濟可以為我們準確把握當代資本主義經濟的發(fā)展趨勢和資本主義向社會主義過渡的歷史軌跡提供理論依據;其次,科學認識當代資本主義經濟有助于我們健康有效地推進對外開放,處理好與資本主義世界經濟體系的關系,大膽學習和利用資本主義的先進經驗,同時警惕和防范資本主義的消極影響;最后,資本主義經濟運動的規(guī)律中包含了社會化大生產和發(fā)達市場經濟的一些一般要求,如關于增加積累和擴大再生產的方法,關于擴大再生產中內涵與外延型、集約與粗放型的界定和相互關系,關于利用和改進分工協(xié)作、利用科技進步以提高勞動生產率,關于加快資本循環(huán)周轉的方法等,這些原理和規(guī)律如果抽去資本主義經濟的特定關系,也適用于社會主義市場經濟。
五、《資本論》對人類社會發(fā)展的歷史趨勢所作的預見和對未來社會的設想,對社會主義經濟建設具有直接的指導意義
《資本論》雖然沒有專門論述社會主義經濟的篇章,但是馬克思在研究資本主義經濟的發(fā)展趨勢和與資本主義經濟進行對比時,對未來社會的一些基本特征作了多方面的探討和論述,提出了大力發(fā)展生產力,實現個人自由全面發(fā)展,實行生產資料的社會占有,實行按勞分配,有計劃按比例地發(fā)展國民經濟,實現社會成員的共同富裕等重要思想。馬克思的這些思想闡明了未來社會主義社會的基本特征,指明了社會主義革命的目標和方向,構成了科學社會主義理論的核心內容,成為了后來的社會主義革命和社會主義建設的重要指南。馬克思關于社會主義經濟理論的科學性已被后來的社會主義實踐所證實,他們關于社會主義生產資料公有制、按勞分配、有計劃按比例發(fā)展等科學理論,已經通過革命與建設實踐而變?yōu)楝F實。中國實行公有制為主體、多種所有制共同發(fā)展,按勞分配為主體、多種分配方式并存的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的基本制度,既是對科學社會主義的堅持,又是結合中國實際的發(fā)展,是一脈相承中的創(chuàng)新。
六、《資本論》提供的是認識世界的立場、觀點和方法,而不是現成的教條,《資本論》的理論也需要在實踐中隨著時代的發(fā)展而不斷發(fā)展
堅持馬克思主義指導的關鍵,是要用馬克思主義的基本原理和方法分析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建設中出現的新情況和新問題,在實踐中不斷豐富和完善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經濟理論,在這一問題上需要把握以下幾點:
1.馬克思主義經典著作中的某些重要觀點,由于種種原因過去被忽視或簡單化了,如關于科技勞動和管理勞動作為生產勞動創(chuàng)造商品價值的觀點,關于“人的自由全面發(fā)展”的觀點,關于多種財產權及其內部構成關系的觀點等,這些觀點的重要價值目前已日益為人們所認識,需要我們從現實出發(fā)進一步加以研究和闡釋。
2.馬克思主義經典作家的論述中有一些與當時現實相符,但隨著經濟與社會的發(fā)展變化,已與當前現實不符的具體觀點,應當實事求是地加以改變。例如,《資本論》中講作為世界貨幣的只能是貴金屬貨幣,這符合當時的實際,目前金本位崩潰的條件下,美元等紙幣也可充當世界貨幣,需要理論上予以闡明。
3.我們在社會主義實際中遇到的新情況和新問題,面臨的新任務,應當以馬克思主義理論為指導進行與時俱進的新的探索與研究,作出科學的說明,如走新型工業(yè)化道路、建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落實科學發(fā)展觀等問題。
4.需要力求準確理解和把握《資本論》的基本理論,減少誤解與錯解。應當區(qū)分哪些是需要長期堅持的馬克思主義理論的基本原則和基本觀點,哪些是需要隨著實際情況變化而改變的具體觀點,哪些是附加于馬克思的甚至錯解了的東西,特別是要劃清科學社會主義同空想社會主義、小資產階級社會主義以及民主社會主義的根本區(qū)別,堅持在科學社會主義理論的基礎上發(fā)展和創(chuàng)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
七、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經濟建設的偉大成就體現了《資本論》的科學價值
中國共產黨以馬克思主義為指導不斷探索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社會建設理論,系統(tǒng)地回答了中國社會主義經濟建設的一系列基本理論問題和實踐問題,形成了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經濟理論的完整體系。這一理論包括以人為本、全面協(xié)調可持續(xù)發(fā)展的科學發(fā)展觀;以公有制為主體、多種所有制經濟共同發(fā)展的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的基本經濟制度;社會主義基本制度與市場經濟相結合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以按勞分配為主體、多種分配方式并存和公平與效率統(tǒng)一的收入分配制度;堅持對外開放、積極參與經濟全球化進程與獨立自主、自力更生和維護國家經濟安全相結合的開放戰(zhàn)略等重要內容。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經濟建設的偉大成就不是否定而是體現了《資本論》的科學價值。發(fā)展著的馬克思主義將指導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取得新的更加輝煌的成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