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情感教育是教育的重要任務,新課程理念把情感態(tài)度價值觀作為三維目標之一定位,顯示了情感教育的地位和作用。在高中學生中要對學生進行生命價值,愛國主義和健康習理的三種基本情感教育。
【關鍵詞】高中語文;教學;學生情感;教育
情感教育是教育中最重要的任務之一,它真正體現(xiàn)了新課程中提倡的以人為本的教育理念,是把對人的價值觀的教育作為教育的主要任務,讓學生從學習中體驗生命的尊嚴,生命的美麗,情感教育幾乎涵蓋了社會學,教育心理學以及美學的觀點,它對教師的要求越來越高,教師已不僅僅是知識的傳授者,還是情感教育的傳播者,是培養(yǎng)學生的審美能力及培養(yǎng)學生價值觀的導師,特別是高中語文的教育功能不僅僅是教會學生用好語文,把語文作為一種交流的工具,語文教育還承擔著情感教育的重擔,隨著情感教育的興起,對當今的高中語文教學提供了一個新的視角,而要實施情感教育還得樹立情感教育意識、構建情感教育模式、培養(yǎng)審美能力及注意實施情感教育的誤區(qū)。
一、對學生進行生命的價值與意義的教育
生命是短暫的,生命是可貴的,生命就像夜空中的流星來去匆匆,我們經(jīng)常都會看到這樣一段話:“人,最寶貴的是生命;它,給予我們只有一次。人的一生,應當這樣度過:當他回首往事時,不因虛度年華而悔恨,也不因碌碌無為而羞恥;這樣在他臨死的時候,他就能夠說:我已經(jīng)把我的整個生命和全部精力,都獻給了這個世界上最壯麗的事業(yè)——為了人類的解放而斗爭?!蹦敲瓷囊饬x是什么?在高中語文教材里有很多對人性和生命的價值觀的教育的滲透,那么高中語文教師又怎樣教育學生對生命的認識?
加強熱愛生命,善待生命的教育,人生最寶貴的是生命,現(xiàn)在的社會經(jīng)常出現(xiàn)輕視生命的現(xiàn)象發(fā)生,特別是學生群體,每年在高校都會有學生自殺,這些不得不令我們心痛,一個個鮮活的生命就這樣凋零了,難道是我們的教育出了問題。還是社會給的壓力讓我們的學生不能承受,我想,恐怕還是歸結為教育的問題,看看現(xiàn)在的文化市場,各種各樣的報刊雜志,以及網(wǎng)絡,媒體充斥著低級趣味的內容,它正在腐蝕我們的青少年,面對這樣的現(xiàn)實,我們高中語文教師要充分利用教材,加強對學生生命價值觀的教育,把學生的思想引導在主流文化上來。例如在很多教材中都有體現(xiàn)出作品中的人物自殺的內容,如果教師在教學的過程中沒有加以正確的引導,可能會對學生的生命價值觀,和人生觀產(chǎn)生不利的影響,所以語文教師要對學生作正確的引導,《孔雀東南飛》中焦仲卿與劉蘭芝,還有《梁?!分械牧荷讲c祝英臺,還有西方的羅密歐與朱麗葉,這些作品中的人物,為了忠貞的愛情而不惜以死換取社會,家庭對他們的同情,但是我們不能忽視這樣的一個事實,這樣的做法,是以生命作為代價的,是對生命的藐視,更是一種逃避現(xiàn)實的行為,是不可取的,在教學中,教師要用對比的方法給學生講生命的可貴,生命都沒有了,其他的都是空談,可以利用《史記》的作者司馬遷的事跡來做正面教育,司馬遷面對極刑而無懼色,他始終抱有一個信念,那就是完成“通古今之變,成一家之言”的史書,所以他在逆境中完成了這樣一部巨著,這體現(xiàn)了生命的價值。
二、加強對學生愛國主義的教育
情感有很多,但愛國主義是一切情感的基礎,沒有對國家的愛,就談不上對家庭,對自己的愛,那么要滲透愛國主義的教育,需要教師利用教材培養(yǎng)學生對中華幾千年燦爛文化的熱愛,增強學生的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中華文化源遠流長,博大精深,特別是諸子百家,唐詩宋詞,明清小說等等,都是進行愛國主義教育的內容,許多豪言壯志,例如:“先天下之憂而憂,后天下之樂而樂”的博大心懷,“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精忠報國”“還我河山”的愛國情懷,“安得廣廈千萬間,大庇天下寒士俱歡顏,風雨不動安如山”的呼吁,都震撼著學生的心弦,影響著學生道德觀的形成,激勵他們不斷磨礪自己,成長為建設祖國的棟梁之材。
三、加強對學生心理健康的教育
只有心理健康的人才會有健康的情感,心理健康的人都有一顆寬容的心,在高中語文教學中,加強對學生的心理健康教育是高中教師義不容辭的責任,也是高中語文的教育功能之一,.高中語文課程的性質決定了高中語文教學有著傳授知識、培養(yǎng)能力、開發(fā)智力、塑造個性、實施思想教育、審美教育等任務.而這當中都要與心理健康教育相結合。
1.在課堂教學中,更多的體現(xiàn)出學生的個性,讓學生在愉快的環(huán)境中學習,多給學生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機會,這也是以人為本,尊重生命的表現(xiàn),教師在教學中,不要把知識強加于人,因為中學生的身心都還不成熟,教師要細心的呵護幼苗的成長。
2.精心的組織教學內容,把心理健康的知識融入到語文教學中來,例如適者生存是大自然的普遍法則,面對逆境,面對困難,我們要有一個堅強的心理承受能力,更需要一個處變不驚,臨危不亂的心態(tài),在教學中多利用相關的文章,例如莫泊桑的小說精品《項鏈》就塑造了一個這樣的形象,路瓦栽夫人一心向往豪華舒適的上流社會,為了參加一個舞會,向朋友借了一條價值不菲的項鏈,沒想到弄丟了,最后她不得不過著艱苦的生活,以償還債務,從這里我們可以看出雖然路瓦栽夫人愛慕虛榮,但我們不得不說她也有堅強的一面,在艱難的生活面前繼續(xù)生活下去的決心。
總之,高中語文教學的功能逐漸在向多方面發(fā)展,其中的情感教育是語文教育中最重要的任務,需要廣大的語文教師在教學中多探索,多思考,把學生塑造成心理健康,有豐富的情感的,有高尚的道德情操的人,這也是時代發(fā)展的需要,是時代賦予語文教師的光榮的使命。
(作者單位:貴州省遵義市第十五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