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文言文教學關系著語文教學中文化傳承,不管從教學的角度還是從文化的角度都顯得特別重要,教師在教學中首先要提高認識,在認真研究中提升自己對文言文教學的品味。
【關鍵詞】高中;文言文;教學;文化;品味
實施新課程改革后,高中語文的教學內容增多了,高中文言文所占的比重也增加了,這說明文言文在高中語文教學中的地位越來越突出,語文課程標準也指出高中文言文的教學要達到以下要求:一是通過語法教學,能借助注釋和工具書,理解詞句含義,讀懂文章內容。了解并梳理常見的文言實詞、文言虛詞、文言句式的意義或用法,注重在閱讀實踐中舉一反三。誦讀古代詩詞和文言文,背誦一定數(shù)量的名篇;二是文言文的傳統(tǒng)文化教育功能,即學習中國古代優(yōu)秀作品,體會其中蘊涵的中華民族精神,為形成一定的傳統(tǒng)文化底蘊奠定基礎。學習從歷史發(fā)展的角度理解古代作品的內容價值,從中汲取民族智慧;用現(xiàn)代觀念審視作品,評價其積極意義與歷史局限。因此,高中文言文的教學就要針對這兩個教學目標進行,那么如何才能達到新課程標準的教學目標?
一、充分認識高中文言文教學在傳承傳統(tǒng)文化中有重要的作用,強化文言文的傳統(tǒng)文化教育功能
中國的古代文化博大精深,其中不乏記載了中國幾千年以來的道德規(guī)范和智慧結晶。在改革開放的今天,不僅是經濟上的開放,同時在政治、文化上也逐步開放,特別是文化上也形成了多元的文化撞擊的局面;我們國家有著悠久的歷史文化傳統(tǒng),豐富的歷史文化底蘊,而在我們經濟不斷發(fā)展的同時,如何傳承傳統(tǒng)文化,發(fā)展傳統(tǒng)文化,豐富傳統(tǒng)的文化內涵,形成進步的民族文化,是我們必須面對的一個重大的課題。因此高中文言文的育人功能不可忽視。
1.在課堂教學中加強育人功能的教育,課堂是教學的主陣地,教師要充分發(fā)揮學生的主動性,把對學生的思想道德教育貫穿到文言文的教學中。
《普通高級中學語文課程標準》中也 明確提出了“注重語文應用、審美與探究能力的培養(yǎng)”“充分發(fā)揮語文課程的育人功能,全面提高學生的語文素養(yǎng)及整體素質”。例如《過秦論》的教學,該文章結構精妙,筆帶鋒芒,理切辭暢,氣勢豪邁,頗具戰(zhàn)國縱橫家之雄風,富有令人折服的藝術魅力,《過秦論》所表現(xiàn)的意圖是分析秦王朝滅亡的歷史原因,從側面總結出 “仁義不施,攻守之勢異也”,它的現(xiàn)實針對性是指前漢初期的政策,是勸諫前漢統(tǒng)治者要施行仁政,通過這樣的教學,讓學生感受和探究神州古代文人的濟世救民的情懷和天下興亡,匹夫有責的愛國思想,在教學中,還可以與《六國論》進行對比教學,效果會更好。例如學習《師說》可以讓學生明白尊師重教的道理等。
2.在課外活動中進行傳統(tǒng)文化的教育,由于課堂的時間有限,因此,教師可以讓學生在課外多讀有關治國安邦,勸學勵志的古書,寫出讀書筆記,教師作指導。
二、充分認識高中文言文語法教學的地位和作用
語法是學習任何一門語言都必不可少的,沒有一定的語法作基礎,是學不好語言的,而文言文的語法教學的作用毋庸置疑,在文言文中,有很多倒裝句,省略句,很多虛詞,如果不了解這些,對文言文的理解就會出現(xiàn)困難,甚至產生片面的理解,那么文言文的傳統(tǒng)文化教育功能也會受影響。而且,文言文的語法在高考中也會考查,只有進行系統(tǒng)性的語法教學,才能更好地在高考的文言閱讀中得分。
首先談談文言文語法的教學現(xiàn)狀,文言文的語法教學一直是高中教學的難點,學生難學,教師也花了不少功夫,但效果還是不明顯,而高中教師對如何處理文言文教學與語法教學的關系,有很多偏見,實施新課程之后,很多教師就把文言文的教學重點放在了文言文的內容與意義的講解上,而忽視了語法的教學,例如一個實詞的意義確定,在一定程度上可依賴這個實詞在句中表現(xiàn)的詞性。要想提高學生的閱讀能力,教師必須要在語法的教學上多花時間,但也要一些方法。其次,文言文語法教學應遵循一定的規(guī)律,可以采取由易到難,循序漸進的方法,不搞一步到位,高中學生有一定的文言文基礎,可以在高一進行系統(tǒng)的語法教學,但要控制難度,而是精簡語法項目,選擇文言文常見的語法現(xiàn)象,如詞性定位、句式結構等。教師在講解的過程中要注意把語法放在具體的語言環(huán)境中學習,例如文言文中的虛詞學生學習有困難,教師除作簡單的概念性的解釋外,更需借具體語境中的詞匯來做分析術語,既要從字面上去理解,更要從實例中來體會。要提高教學的效果,還要在課堂的教學效果上下功夫,文言文的學習需要的是長期積累,在學習上多由學生去完成,鼓勵學生自學,或通過小組學習的方式完成。最后,增加學生的閱讀量,只有通過大量的閱讀,在具體的語言環(huán)境中體會一些實詞,虛詞的用法,體會文章的結構形式及句子的理解,把對語法的學習建立在具體的語言中,對于語文教材中一些比較經典的文章要讓學生精讀,教師要講透,學生要完全弄清楚,而補充的閱讀材料部分可以讓學生泛讀,但也要求學生認真對待,只有多讀,多寫,學生學習的語法才有用,而不是只知道某某詞是怎么使用的等等?
總之,高中文言文的教學是難點,學生學得累、教師教得也辛苦。課時分配多,教師傾注精力多,學生也花了大力氣去學習,可是成效總是不夠顯著。但文言文對培養(yǎng)學生的語文素養(yǎng)有其他文體不可替代的作用,高中文言文的教學一定要結合新課程標準的教學要求,要注意文言文的傳統(tǒng)文化教育功能,也要注意語法的教學,同時也需要教師多專研教學方法,努力提高課堂教學效率,以達到新課程的教學要求。
(作者單位:貴州省遵義縣團溪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