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未經(jīng)預約而去農(nóng)村一所小學調(diào)研工作,由于是雨天,道路一片泥濘,真是名副其實的“水泥路”了。我們同去的幾個人一邊走,一邊議論:校園一定不堪入目,教室到處是泥巴,衛(wèi)生狀況必然很糟,校長一定對我們的到來不感興趣吧。不一會來到了校門口。
門衛(wèi)管理很嚴,要求我們先登記。進入校園后,令我們非常詫異。“風景這邊獨好”,校園里干干凈凈,一塵不染。雖然下著大雨,但師生們精神飽滿、笑容滿面。上課音樂響起,大家快速進入教室,頓時,書聲瑯瑯,歌聲陣陣。校長熱情地接待了我們,帶著我們在校園內(nèi)走了一圈,并到各個教室轉了轉。學校的精細化管理深深地打動了我們,很多方面真正做到了細致入微,值得稱道,但最讓我們感興趣的還是教室門前五顏六色的鞋子。
經(jīng)過校長的介紹,我們才明白,下雨天,為了不把教室弄臟,同學們都有兩雙鞋。走在路上腳上穿一雙鞋,手里提著一雙鞋,到教室門口,再把手里的那雙鞋換到腳上,腳上的那雙鞋換下來整理一下,整齊地擺在教室門口。這樣,不管下多大的雨,教室里總是不受干擾,總是很干燥。如果是寄宿生,他們在教室里穿一雙鞋,出教室換鞋已養(yǎng)成了習慣。開始,有極個別同學做不到,班干部主動幫助他們,現(xiàn)在,這些鞋已成為校園雨天一道亮麗的風景。
這是誰的主意呢?這不是校長也不是教師的創(chuàng)意,而是一位普通學生想出來的,他也因之獲得了“感動學校人物”的榮譽。學校以此事為契機,實行了學生自主管理學校的制度,如學生值日制度、學生值周校長制度、學生公布每班每天常規(guī)得分制度、學生為廚房買菜檢查制度等等。這些制度的運行,極大地調(diào)動了學生的管理熱情,促進了學生素質(zhì)的不斷提高,也調(diào)動了教師的工作熱情,協(xié)調(diào)了師生關系,人人是主人,個個是管理者,大家都把學校當作自己的家,學校工作的方方面面很少有管理空白,真正做到了事事有人管,人人有事管。
深入學生吧,那里有挖不盡的富礦;讓學生自主管理吧,那里有不竭的動力源泉;相信學生吧,那里有無限的靈感!
(花紅斌,灌南縣教育局,222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