語文與生活是聯(lián)系在一起的,語文是一種反映生活又服務于生活的工具?!墩Z文課程標準》中指出:“溝通課堂內外,充分利用學校、家庭和社區(qū)等教育資源,開展綜合性學習活動,拓寬學生的學習空間,增加學生語文實踐的機會?!币虼?,語文教師應高度重視課程資源的開發(fā)與利用,創(chuàng)造性地開展各類活動,增強學生在各種場合學語文、用語文的意識,多方面提高學生的語文能力。
一、在生活中學語文
家庭、學校是學生們生活的地方,是他們體驗親情、享受快樂的場所;社會、大自然是學生們活動的空間,是他們汲取知識源泉的大課堂。
1.聯(lián)系家庭生活學習語文。語文的學習要與家庭生活發(fā)生密切的聯(lián)系,這便于使學習生活化和生活學習化,能直接與學生的家庭生活相聯(lián)系,這給學生的語文學習提供了極好的契機和生動、豐富的教育資源。在家庭生活中,給父母寫一封信,從打電話到招待客人,從看電視到玩電腦……無一不是學習語文的好機會。
2.聯(lián)系學校生活學習語文。學校是學生學習語文的重要舞臺。這個舞臺上發(fā)生的一些故事都可以引入到學生的學習生活中來。例如:班級里辦黑板報,可以在書寫、排版、搜索資料、確定主題等方面培養(yǎng)學生的語文能力;班級聯(lián)歡會,可以征集最佳主持人臺詞,競選主持人;班干部競選,可以組織同學搞策劃,讓同學寫自薦書或上臺演講;寫名字比賽,使學生在實踐中記住同學的名字。
3.聯(lián)系社會生活學習語文。社會生活題材廣闊而又豐富,是學生進行廣泛而深入學習的一個場所。將課堂教學與廣闊的社會生活緊密地結合起來,可以提高學生學習的興趣,激發(fā)學生學習的主動性,豐富學生的經(jīng)歷和體驗。語文教師必須引領學生到社會生活這個廣闊的天地里去學習語文。比如:四年級第七單元“我的發(fā)現(xiàn)”這個欄目是成語嫁接廣告,廣告中同音字的出現(xiàn),可請學生回憶記憶中的成語,說出自己認為最好的一條廣告和喜歡的原因。還可以對廣告中一些不規(guī)范用字的現(xiàn)象,由學生來扮演文明小衛(wèi)士,走入社會糾正這類不規(guī)范用字現(xiàn)象。最后請學生編寫廣告,為自己喜歡的產(chǎn)品設計廣告詞。通過生活情境的營造,使學生有了生活體驗,讓學習成為一種快樂。學生深深感到,原來生活中處處都有語文知識呀!讓學生逐漸具備和生活對話的能力,這是培養(yǎng)學生創(chuàng)新意識的重要一環(huán)。
二、在生活中用語文
生活是語文學習的源泉。不走進生活,不關注生活,語文教學就會陷入“巧婦難為無米之炊”的困境。只有“學以致用”,學生才會愛語文、更愛生活。如:老舍先生在《養(yǎng)花》一文中這樣寫道:“有喜有憂,有笑有淚,有花有果,有香有色。既須勞動,又長見識,這就是養(yǎng)花的樂趣?!鄙畹臉啡げ灰踩绱藛幔繉W了這篇文章,我指導學生仿照課文的結構寫寫自己的愛好。學生們興致盎然,有的寫集郵的苦與樂,有的寫做模型的不易與歡喜,有的寫看書,有的寫看電視,甚至有學生寫起了學習的樂趣。當學生發(fā)現(xiàn)了一向被他們認為苦不堪言的學習、考試的樂趣時,他們能不熱愛學習嗎?
各種語文能力的培養(yǎng),都可以在生活中找到自己的空間。語文教學應面向社會,面向生活。我們要深刻理解《語文課程標準》的精神實質,要用好教材,用活教材,走出一條“跳出教材教語文,走進生活學語文”的教學之路。
【作者單位:湖南省瀏陽新文學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