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文評改是作文教學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作文指導的繼續(xù)和深入。評改的過程既是完善寫作的過程,又是對生活認識的深化過程。它是寫出精品習作的必由之路。多年來,學生怕寫作,教師怕批改。學生的作文經(jīng)過教師的字斟句酌的批改后,已面目全非,作文本發(fā)下去,學生看完分數(shù),就將作文本束之高閣。長此以往,周而復始地疲于應(yīng)付,教師筋疲力盡,學生進步甚微。其實習作評價與其他的教育評價一樣,它作為一種篩選、選拔的工具,更多的是要發(fā)揮選拔功能。教師注重終結(jié)性結(jié)論,忽視形成性評價,忽視學生的主體性,將學生的習作方法、習作的評價與批改定位于教師和習作之間,它是一種單向的評改活動。教師精批細改,耗時大,效率低,且反饋不及時。老師的批改往往是一家之言,沒有顧及到學生的生活體驗、情感體驗、興趣愛好等。更何況教師在作文批改中常會不知不覺地帶上個人的喜好。因此,學生只能順應(yīng)教師的評價和批改,模仿教師的思維,久而久之,學生習作千篇一律,沒有靈性,成了沒有童真童趣,缺乏真情實感的習作“標準件”。如何改進這種做法呢?筆者認為:
一、作文評改要有針對性
作文評改時,一是要有針對每次作文的寫作要求。這些要求既是“教學大綱”對學生的寫作要求,又是對教師根據(jù)各單元訓練項目和學生實際提出的具體訓練要求。教師對按要求完成寫作任務(wù)的學生要給予肯定和表揚,對偏離要求或不按要求做的學生要指出其存在的問題,使學生養(yǎng)成認真審題,按照要求寫作的好習慣。二是針對文章的特點。由于學生的認識水平、寫作能力、性格、興趣等方面存在差異,寫出的文章必然是風格各異。教師在作文評改時就要抓住這些特點進行分析、評價、點撥,使批語體現(xiàn)出文章的風格特點,關(guān)注學生的情感、態(tài)度、價值觀,避免評改語言出現(xiàn)千篇一律的不良傾向。
二、作文評改要體現(xiàn)學生的主體性
小學生作文要為學生服務(wù),著眼于學生作文能力的提高,喚醒學生的主體意識,把以教師為中心的作文評改轉(zhuǎn)變?yōu)橐詫W生為主體的評改,讓作文評改呈現(xiàn)多元化的特點。學生的習作評改需要學生主動參與,這不但要讓學生主動參與作文“寫”的過程,而且還要讓學生主動參與作文“改”的過程,在作文評改中體現(xiàn)學生的主體作用,重視作文評講課的教學。那么,如何進行作文評講課的教學呢?我認為:
1.作文評講時,教師要教給學生評改作文的方法。作文寫好后,要讓學生自己反復去讀,認真去改,教師在學生自讀自改后,再來指導并修改。評講時,教師要教給學生具體的方法,要啟發(fā)學生修改作文應(yīng)從文章材料、結(jié)構(gòu)層次、詞句表達、標點符號、錯別字等方面入手,逐步培養(yǎng)學生良好的寫作習慣,從而提高他們的作文水平。具體操作時,教師要多讓學生參與小組討論,組織并引導學生動筆改——哪些地方寫得好,哪些地方需要修改,怎樣改最好?哪些地方和你的看法不一樣等;動腦筋去想——這篇文章好在哪里,怎樣改會更好;開口讀——寫作是“我手寫我口,我口抒我心”;動嘴去辯論——讓學生在辯論中感悟,在辯論中提高。
2.作文評講的方法要力求“靈活多樣”。作文評講的方法應(yīng)“因文而異”,教師可選擇優(yōu)秀習作,引導學生圍繞評講內(nèi)容,閱讀、欣賞、分析、學習習作的優(yōu)點,明確習作寫得好的原因,提高學生的欣賞水平。在平時的閱讀教學中可以圍繞評講內(nèi)容選擇好、差兩篇習作,引導學生進行閱讀,對照評講,要求分析好在哪里,不足在哪里,怎樣改?無論是引導學生找優(yōu)點也好,還是引導學生評不足也罷,都要評到點子上,要圍繞內(nèi)容發(fā)表自己的獨特見解。
3.作文評講過程中讓學生找到自己的“不足”。由于學生的生活閱歷、基礎(chǔ)知識、寫作水平、個人能力等存在差異,因此,作文中或多或少存在著一些問題,教師在引導學生掌握作文修改的方法后,先讓學生讀自己的文章,在反復閱讀之中,找出作文中存在的問題,然后有針對性地修改,最后自我總結(jié),促進自身的提高。
4.在作文評講過程中要讓學生獲得“成功”的體驗。學生的作文完成后,教師適當?shù)貛椭凸膭?,能激發(fā)學生的創(chuàng)作動力。作文評改的目的不只是評價學生作文的好壞,而應(yīng)立足于發(fā)現(xiàn)學生寫作中的閃光點,激發(fā)學生寫作的積極性與主動性,培養(yǎng)他們的寫作興趣,從而提高學生的寫作水平。因此,教師在指導作文評改時,一定要讓學生全員參與,自改自悟。例如,讓學生把自己作文中寫得好的地方讀給同學聽,這種成功的體驗會激發(fā)學生寫作的興趣。每個學生都有閃光點,每一篇習作都傾注了學生們的心血,因此,教師可引導學生發(fā)揮“小組合作評講”的作用,讓學生在小組內(nèi)朗讀自己文章中的優(yōu)美片段,并講一講自己的構(gòu)思。然后,推薦自己心目中認為寫得好的文章和大家分享。這樣的評講過程,有利于提高學生的認識能力和表達能力,激勵全體學生共同提高,從而實現(xiàn)作文評講的目的。
三、多就少改,以激勵為主。
任何一篇習作,都凝聚著學生的心血。當一篇篇充滿思想活力的文章呈現(xiàn)在教師的面前時,教師首要的任務(wù)是要本著“多就少改”的原則,力求保持學生作文的原意,充分尊重學生的勞動成果,為他們的成功喝彩,給他們提供前進的動力。教師要抓住文章中的閃光點,真誠而不吝嗇地激勵學生,讓賞識給學生送去快樂,增強他們寫作的信心,培養(yǎng)學生的寫作興趣。因此,教師在寫批語的時候,可以按不同標準來評定不同層次的學生,使人人都有機會獲得“最佳”,使人人都能快樂而充滿自信地投入到寫作中去。
1.竭力捕捉閃光點。為了讓學生品嘗到成功的喜悅,教師應(yīng)在學生的作文中尋找優(yōu)點。教師在作文評改時,不僅要在總體上對學生文章中的優(yōu)點給予充分肯定,而且還要對文章中一些小的優(yōu)點,某一方面、某一段落的長處也應(yīng)給予表揚和鼓勵。尤其是對學困生文章中的閃光點,一個好的片段,一個好句子,一個好詞語,甚至一個標點符號的準確使用,教師都應(yīng)立即給予熱情的鼓勵。如,“這個句子寫得真美”“這個詞用在這里很準確”“這個標點符號用得太恰當了”等等,讓學生意識到老師在時刻關(guān)注著他的進步,并和他一起感受著這種進步帶來的快樂。
2.委婉地提出修改建議。學生受知識水平和能力的限制,作文中出現(xiàn)錯誤是很正常的。教師的批語既要有鼓勵性,又要有建議性。使學生既能看到自己的進步,又樂意接受老師的修改建議。這時,如果教師能用委婉的語氣具體指出文章某一具體片段該詳寫,某一具體片段該略寫,為什么要這樣寫,學生就會心悅誠服地去修改,并從中學到知識,有所收獲。這樣的修改方法不僅培養(yǎng)了學生自我反思的能力,而且提高了學生創(chuàng)新表達的能力。
總之,作文評改既要講究方法,又要持之以恒。要讓學生從作文評改中喜歡上作文,從而快樂地寫好作文。
【作者單位:廣東省增城市荔江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