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多年了,我和學生一直在正課開始前5分鐘進行個人閱讀成果展示活動。
全班學生輪流進行,每天一個。前一天學習委員把題目抄在教室后面黑板上,第二天上課時一位學生到講臺上背誦或朗讀,然后或?qū)ζ潢U釋論證,或談由此引發(fā)的聯(lián)想、啟迪,不一而足。目的是促進他們課下閱讀習慣的養(yǎng)成,培養(yǎng)學生敢讀敢說的勇氣,鍛煉他們會讀會說的能力,提高他們在人文和語文方面的素養(yǎng)。
按座次應(yīng)該輪到一班的李向云時,竟出現(xiàn)了一段小插曲。當時是上午,上課鈴一響,我就走進了教室。當時,我看見李向云正在往黑板上抄寫,心里感到很欣慰。但他寫了一點兒突然跑下去了,回來再寫一點又跑下去了。大家都笑著,我不解其意,也就沒說什么??纱蠹依^續(xù)在笑,有學生嚷嚷道:“他是在看本子上的資料!”
我心想,看來他是把這項活動當做兒戲了。他推薦的名言不長,可跑下去兩次才寫完,顯然沒背過不說,可能對名言的認識也深入不到哪里去。我暫且壓住火,先看他說得怎么樣吧。
名言內(nèi)容如下:
輕松愉快的心情可以忍受一切。——歌德
李向云寫完了,站在講臺上渾身不自在,胳膊不知往哪兒放好,然后說了兩句話:“只有保持好的心情,我們才能學習好?!?/p>
這就是他準備的結(jié)果。學生們都瞅著我,好像等我生一頓火龍之氣才算正常。我也真想發(fā)火解氣,但又怕這樣會傷了這個孩子,氣氛就此僵住,師生關(guān)系從此惡化。如果他們感受不到閱讀成果展示的樂趣,那他們還會在課下快樂閱讀嗎?閱讀感覺不到快樂就成了應(yīng)付,展示成果就沒了興趣和激情,那還有何意義?再說,我平常所倡導的不就是快樂學習嗎?反過來想一下,如果我不對李向云的表現(xiàn)作一恰當評價,以后這項活動就形同虛設(shè),誰還會認真對待?
略一沉吟,我不疾不徐地陳述了自己的意見:“李向云這次準備得雖不精彩,卻給我們敲響了警鐘。大家也都說說自己的看法?!?/p>
學生們見我很嚴肅、平和,也都很理智地來對待這件事。大部分人認為李向云在思想上不重視,態(tài)度上也不認真,兩句話看了好幾遍才寫完整,而且理解得也太過貧乏。我趁熱打鐵:“不認真,即使小事也能砸了鍋;而認真去做就是落葉也能傾倒季節(jié),芝麻綠豆大的事兒也能辦得眉目分明!”
大家鼓掌。
我接著面向李向云說:“這樣吧,明天你繼續(xù)講?!?/p>
第二天李向云仍然推薦歌德的那句名言,但整個人都變了樣兒:站姿自然,口齒清晰流利,闡述深刻……同學們的掌聲又響起來了……
【作者單位:山東省東營市墾利實驗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