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級是學生由說話、寫話向命題作文過渡的中轉站,隨著作文訓練內容的深入,作文的難度也隨之增大了,教師引導是否得法,會直接影響學生對寫作的興趣。因此教師要做到如下兩方面:
一、重視創(chuàng)新教育,激活孩子的思維
珍惜孩子的求知欲和好奇心,讓其不拘一格地去思考,去創(chuàng)作,創(chuàng)設生動、活潑、主動發(fā)展的新課堂,讓孩子自主學習。
創(chuàng)新教育的教學是從積累到感悟再到創(chuàng)新的過程,這就要求教師必須充分重視課內字詞、語言的積累,貼近生活進行觀察,還要定期設計有趣的活動,安排相關的實踐。這些都能給學生提供新題材、新主題和新語言,從而培養(yǎng)他們健康的情感和趣味。
二、抓讀寫結合,練就寫作基礎
閱讀是吸收,寫作是輸出,把閱讀和寫作緊密結合起來,邊學文邊引導寫作,吸納課文中許多好的構段、謀篇方式,指導學生掌握并模仿片段寫作。
1.訓練學生多寫篇幅較小的小作文,加強“片段仿寫”“片段練筆”,練就扎實的寫作基礎。小作文要與課文中基礎訓練的大作文互相配合。如寫人,就圍繞或著重于外貌或側重于動作、對話等進行片段寫作;如寫事,則圍繞中心寫一個場面片段或其他的片段;再如寫景,可以從一個角落,或一座假山,或一個花壇等入手進行片段訓練……
2.確定練筆目標,明確練筆要求,逐步達到中心突出、內容具體、條理清楚的片段寫作的基本要求。如寫物,不求一應俱全,只要求圍繞一個特點,著重寫一個側面,或形態(tài),或功能,或用途;再如寫事,要重點寫好發(fā)展和高潮。片段小作文與大作文有著相同的基本要求。所以,寫好小作文顯得十分重要,只有篇篇講質量,才能步步有提高。
3.練筆要及時。不能為完成多少篇作文而指導寫作,要根據(jù)自己教學的需要與學生的需要,多而及時地訓練片段寫作。比如一篇課文講下來,教師要讓其仿寫某一段或換題目或仿寫開頭當成課后作業(yè)。教師要培養(yǎng)學生良好的練筆習慣,不能讓學生等待、依賴,教師布置寫作才寫。教師還要鼓勵學生去練筆,引導其從身邊的小事寫起,采取激勵機制,變“要我練”為“我要練”。
4.內容要豐富。教師要教給學生觀察的方法,讓學生做生活中的有心人,學會分析事物,留心生活中有價值、有意義的人和事,主動獲取豐富的寫作素材。我曾教過三年級的一個班,進行過為期較短但有實效的訓練,就是形成每天早晨到??谑鲆欢卧挼膽T例。這段話可以是學生在家里想到了什么,可以是學生在放學路上看到了什么,還可以是聽見了什么。這樣從隨意地說到不得不有意地觀察再到認真地想,既豐富了學生生活中的素材和語言積累,又鍛煉了學生的思維。
小作文就是一種分解練筆,它能使學生思維活躍,情趣高昂,且省時省力。學生只有樂于寫,才能為寫好整篇文章鋪好路,搭好橋,正如習武者應從練好童子功開始是一個道理。
【作者單位:四川省廣元市元壩區(qū)王家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