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創(chuàng)意成為熱門話題
長期以來,空洞虛假,千篇一律,高度模式化的“八股”作文在中學生中泛濫成災,這種作文嚴重地禁錮了學生的作文思維。
例如,1998年高考作文題目是“戰(zhàn)勝脆弱”,令人哭笑不得的是,許多學生編了家長“非病即亡”的“感人故事”,有說“父母雙雙得了癌癥”的,有說“父親被車撞死”的,自己如何在這樣的困境下戰(zhàn)勝了脆弱,走進了考場。為了寫一篇作文,竟然不惜以“犧牲”父母的生命為代價,這在社會上引起了軒然大波。中學生作文為什么到了如此無話可說的地步,連撒的謊都是千篇一律的?為什么學生無法表達自己真實的情感,充分展現(xiàn)自己的個性,寫出有創(chuàng)意的作文呢?這些問題成為輿論關注的焦點,同時也成為中學作文教學研討會上的熱門話題。
二、個性化思維對創(chuàng)新的影響
到底怎樣才能讓學生寫出有創(chuàng)意的文章呢?筆者認為創(chuàng)意源自獨特的思維方式,學生要寫出有創(chuàng)意的作文,就必須有獨特的思維方式。筆者曾經(jīng)讓學生寫過這樣一篇話題作文:托比之死。托比在經(jīng)過卡塔尼亞山時發(fā)現(xiàn)了一只老虎,就去告訴柏拉圖和他的學生。柏拉圖和他的學生上山轉遍每一個角落都沒有發(fā)現(xiàn)老虎,柏拉圖的學生說托比是撒謊者。托比為了證明自己不是撒謊者,便再次登山尋找老虎,結果被老虎吃掉了。為此,柏拉圖在卡塔尼山上建立了一塊石碑,記下了這件事。學生們看了這個話題一般都會想到“真理的代價”,其實思路應該更開闊一些,可以設想托比并沒想到他會死,當他碰到老虎時,心里會怎么想;也可以寫柏拉圖,根據(jù)自己對柏拉圖的不同理解,1000個人可以寫出1000個柏拉圖,當柏拉圖立碑時他是什么感受,柏拉圖可能會懺悔,因為是他讓托比去證明真相;還可以從托比的妻子的角度來寫,這樣學生就會走出固定的思維模式,走向具有創(chuàng)造性的思維方式。教師引導學生在分析問題時要有自己獨特的見解,不要人云亦云,這就要注重對學生個性的培養(yǎng),讓學生能夠充分張揚自己的個性。
三、學生個性的培養(yǎng)
在作文教學時,教師應密切關注學生隨時可能迸發(fā)出的個性思維火花,注意觀察學生帶有個性色彩的接受、傳遞、鞏固、創(chuàng)造等思維性行為,從而迅速作出判斷,加以充分肯定,使學生的求異思維處于活躍狀態(tài),從而永葆鮮明的個性特色。正是有了尊重學生個性這個前提,教師才能在評價學生作文的過程中,保護學生作文中難得的靈感,不要輕易否定他們的奇思妙想。筆者常常收集學生作文,結成集子,公布于教室,讓帶刺的仙人掌與鮮麗的玫瑰同園,怯生的含羞草和耀眼的大麗菊共圃,只有保護學生鮮明的個性,才能使他們的作文構成絢麗的園地。
當然,要寫出一篇優(yōu)秀的、有創(chuàng)意的作文,不僅僅需要具備獨特的思維方式,還需要學生在作文中陳述事實,表露感情,闡述觀點,展示個性,這些只有通過語言才能表達出來。但丁說過:“語言作為工具,對于我們的重要,正如駿馬對于騎士的重要一樣。”這一比喻十分形象地說明了語言同寫作的關系。在寫作中,獨特的思維只能起到張揚的作用,它必須通過個性化的語言才能得到完美的展現(xiàn)。所以在寫作中要讓語言展現(xiàn)出個性來,例如嚴肅謹慎的人,他的語言常常比較嚴謹;豪爽的人語言也多直率;性格溫和的人,其語言也常常細膩;幽默機智的人其語言會比較詼諧風趣等等。當然性格不是一定等同于語言,也常有一些悖反的,但我們要讓學生明確,你喜歡某一類或幾類語言,你在寫作上習慣于使用哪些有特點的語言表達技巧,就盡量地在這方面發(fā)展,充分發(fā)展自己的語言個性。讓學生明白,形象生動、幽默含蓄、深刻冷峻、灑脫自如、樸實平常都是好語言。要找到適合自己特點的語言表達形式,形成屬于自己的個性化語言,使自己的個性在作文中得到充分的展示。當然,這還要求教師注意給學生提供一個展示空間,但學生的語言個性常常因為教師個人的喜好被抑制了,其作文語言往往是千人一面,作文中的語言往往不是他們內心所想的。豐富的人生,五彩的生活,廣闊的世界,多姿的自然,在他們筆下卻很平淡。在百人一腔中,他們失去的不只是語言,而是丟失了“個性生命”。
《語文新課程標準》明確提出:“語文教學要注重語言的積累,感悟和運用,注重基本技能的訓練,給學生打下扎實的語文基礎。同時要注重開發(fā)學生的創(chuàng)造潛能,增養(yǎng)學生的個性,促進學生持續(xù)發(fā)展?!睈垡蛩固挂苍?jīng)說過:“發(fā)展獨立思考和獨立判斷的一般能力,應當始終放在首位,而不應當把獲得專業(yè)知識放在首位。在教學過程中,我們再也不能不注重對學生個性的培養(yǎng)了?!睂W校不是工廠,它生產(chǎn)的應該是體態(tài)各異,性格不同,愛好和興趣廣泛的學生,而不是成批的標準型配件。
所以如何更快地、更有效地調動、發(fā)揮語文教師創(chuàng)造的積極性是我們急需解決的問題。因為只有教師具有創(chuàng)造意識,才能培養(yǎng)出具有創(chuàng)造才能的學生;學生只有具有創(chuàng)造才能,才能充分發(fā)揮其個性,才能具備獨特的思維方式,寫出有新意、有個性的好作文。
【作者單位:福建省莆田十一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