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在魯迅的《祝?!贰峨x婚》和《傷逝》等一系列小說中,成功地塑造了眾多的生動、深刻而富有典型意義的婦女形象,深刻而鮮明地表明了自己對婦女問題的思考。
關鍵詞:魯迅;婦女形象;封建禮教
魯迅的《祝?!贰峨x婚》和《傷逝》等一系列小說中,成功地塑造了眾多的生動、深刻而富有典型意義的婦女形象。通過祥林嫂、愛姑、子君這三個人物形象,顯示出鮮明的獨創(chuàng)性,也讓我們從中體會到了三個人物形象不同經(jīng)歷相似命運下的永久的悲哀。
一、封建社會“四權”繩索束縛下的祥林嫂
祥林嫂是魯迅先生在小說《祝?!分兴茉斓囊粋€典型的藝術形象。祥林嫂的一生坎坷悲慘,最終淪為乞丐,就在年終人們祝福的歡樂氣氛中,懷著無限復雜矛盾的心情凍餓致死。祥林嫂是我國封建社會千千萬萬個婦女悲慘命運的縮影,是千千萬萬中國母親悲慘一生的生動寫照。
祥林嫂是魯迅根據(jù)生活的若干真實原型塑造出來的典型。祥林嫂的形象比原型更集中更概括,是舊中國貧苦農(nóng)婦悲慘命運高度典型化的體現(xiàn)。她也曾不斷地掙扎與反抗封建禮教對她的種種迫害,但最后她還是被社會壓垮了。
二、從敢于反抗到最后屈服的愛姑
《離婚》中的愛姑,不能忍受那種丈夫另有新歡,叫她走就得離婚回娘家的極不公正的待遇。她的反抗是強烈的,但在七大人裝腔作勢的威風下終于屈服。愛姑是魯迅塑造的又一個典型,這個典型也是魯迅根據(jù)生活中的真實人物塑造出來的,是舊中國中產(chǎn)階層婦女悲慘命運的高度典型化的集中體現(xiàn)。
愛姑的悲劇充分說明了處在中產(chǎn)階層的婦女,同樣逃脫不了遭人踐踏的悲慘命運。這種現(xiàn)象在舊中國是普遍存在的,是“熟悉的”;愛姑亦具有鮮明的個性特點,但是她的悲劇,也深刻地表現(xiàn)了封建勢力的強大以及它對婦女壓迫的慘重,啟示人們反封建的重要性及長期艱巨性。
三、從追求個性解放到走上絕路的子君
《傷逝》的女主人公子君是魯迅先生塑造的又一個成功的婦女形象。子君是現(xiàn)代文學作品中一個具有反抗精神、最終被舊制度吞噬的女青年知識分子的典型形象。子君是受過“五四”新文化運動洗禮的知識女性。她說:“我是我自己的,他們誰也沒有干涉我的權利”,這是婦女個性解放的呼聲。她以此為武器,為自己的戀愛婚姻自由而奮斗,和史涓生建立起小家庭,但是勝利的喜悅卻成為悲劇的起點。
魯迅通過舊中國婦女的辛酸血淚史昭示人們:要徹底解除舊中國婦女身上的封建枷鎖,就必須行動起來,積極投身于偉大的反帝反封建的斗爭中去,“掃蕩這些噬人者,掀掉這筵席,毀壞這廚房”,才有真正的自由,才有美好的明天。
?。ㄗ髡邌挝?河北省蠡縣蠡吾鎮(zhèn)三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