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新課程改革的不斷深化,初中思想品德課教學中還存在著“滿堂灌”及“成人化”模式的傾向。如何讓思想品德課“活”起來?本人認為,在初中思想品德課教學中,注重情感的感化、熏陶,是思想品德課“活”起來的最佳途徑。
一、從情“激學”
思想品德課與其他學科相比,所涉及概念、觀點較為抽象、枯燥,與初中生的年齡和心理有一定差距。加之社會上的金錢至上論,導致學生輕視思想品德課。我們有些思想品德課的教師也心灰意冷,覺得教不教都一樣。于是在教學中照本宣科,應付了事,不能真正地對學生進行健全的人格培養(yǎng),達不到課標的要求。這就要求我們的教師要堅信一點:事在人為,只要下工夫、動腦筋,就一定能把學生教好。有句名言說得好:“孩子們求學的欲望是由教師激發(fā)起來的”。教師在傳遞知識的同時要與學生進行有感情的交流與溝通,感情是掌握知識信息的催化劑,不能只有知識信息的傳遞而沒有情感的交流。教師應當成為孩子的朋友,深入到他的興趣中去,與他同歡樂、共憂傷,忘記自己是老師,這樣孩子才會向老師敞開他的心靈之門。這樣,學生才會“親其師,信其道”。
二、從情“明理”
教學中,不管是講概念還是分析問題,教師都要注意寓理于情,使抽象的理論閃耀出情感的色彩,以增強學生對思想品德課的濃厚興趣。
1.語言含情,講活知識。教師要以飽滿的情緒,旺盛的精力講授每節(jié)課,同時注意語言的抑揚頓挫,或高昂熱烈,或深沉凝重,或重炮似的排比,或雨絲般的描述,娓娓道來,使學生們的情緒隨我的語調而變化。
2.故事滲情,吸引學生。書上的例子大多比較簡單,有的例子時間較遠,教師就要進行適當?shù)脑鲅a或系統(tǒng)形象化。講一些新時代的英雄人物,同時還可補充一些現(xiàn)實生活中的例子,以吸引學生,增強學生們的親切感。
3.教具育情,形情交融。教師還要注意選用教具,增強說服力和感染力。
三、從情“導行”
思想品德課的任務,不僅是教給學生基本知識,增強其認識和分析問題的能力,更重要的是提高學生的思想覺悟。為此,教師要竭力以情感化,導之以行。
1.教師身先士卒,作出表率。常言道:身教重于言教。如講“關心他人”時,教師要視學生為自己的孩子,思想上鼓勵他們進步。講“熱愛勞動”,在學校大掃除中,教師要不怕臟累干在前。從教師的行動中,同學們懂得了如何理論聯(lián)系實際。
2.以情啟思,明理踐行。如講“孝敬父母”的內容時,教師可列舉大量事例,表明父母對子女的慈愛之情。又掛出《游子吟》的詩句,引導學生們討論一下:“父母是怎樣關心自己的?”同學們爭先恐后地述說父母在飲食、起居、學習等各方面對自己的關心。教師趁熱打鐵問同學們是如何關心自己的父母的,同時布置下作業(yè)就是到家為自己的父母做一兩件事,并回校報告。這樣收到了很好的教學效果。
3.嚴中有情,端正學風。動之以情,不是對學生的錯誤一味遷讓,而是包含著有理有節(jié)的批評。如有的學生,晚上跑出去上網。教師可針對這一問題展開討論,幫助學生們挖根源,分析危害,并與學生們一起學習“遵守紀律”的內容,使他們明白遵守紀律的重要性。
總之,作為從事思想品德教育工作者,在新課改中,就要轉變觀念,不斷創(chuàng)新,運用新思想、新認識、新做法去耕耘、去發(fā)揮、去創(chuàng)造,讓新課改下的思想品德課呈現(xiàn)出新的氣象、新的風尚、新的成效。
?。ㄗ髡邌挝?河北省故城縣壇村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