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使用教材】
人教版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地理》(七年級上冊)
【教材分析】
本節(jié)教材內容的安排與前一節(jié)的氣溫分布有類似的地方,可以利用前一節(jié)的分析方法,引導學生從降水的來源—降水量的測定—降水的時間和空間分布—分析成因,這樣安排符合學生的思路,能夠調動學生的學習興趣,使其積極主動參與學習過程。
大氣降水是從空中降落下來的雨、雪、雹等總稱。教材通過一段文字講述了降水的來源到降落到地表的動態(tài)過程,水汽從
這里可以使學生充分認識到:物質是在一刻不停地運動著的,而運動是有一定規(guī)律可循的。
降水量的測定首先是學生形成年降水量的準確概念,其次在降水量的測定過程中培養(yǎng)學生的實際操作能力。
世界降水的分布和降水的季節(jié)變化,在降水的空間分布中,教材通過提問對各地降水量的多少作了定性的敘述,而在降水的季節(jié)變化中,偏重定量的說明。在此基礎上,歸納出降水的時空分布規(guī)律。另外,教材用提問、圖像、小結的形式,反復說明一個問題,但側重點有所不同;圖像能夠較直觀地反映降水的時空分布和變化情況,培養(yǎng)學生的觀察力;課本提供的讀圖問答,引導學生讀圖思路,降低難度和訓練思維;課文中對規(guī)律的總結歸納,可以使學生由感性認識上升到理性認識。
【教學目標】
?。▽W習目標與任務)
?。ㄒ唬W習目標描述
課標要求:了解降水的季節(jié)變化和分布。
1.知識與技能
?。?)能舉例說出降水與人類生活和生產的關系。
?。?)初步學會閱讀世界年降水量分布圖,并能夠說出世界降水分布的差異。
(3)使用降水資料,繪制降水柱狀圖,并讀圖說出降水的變化規(guī)律。
2.過程與方法
(1)學習方式:以多媒體課件為基礎的合作學習和探究學習。
?。?)學習過程:①合作討論的過程──降水與生產、生活的關系;②小組探究的過程──據圖分析世界降水分布的規(guī)律;③個別探究的過程——根據資料,繪制降水柱狀圖。
3.情感態(tài)度價值觀
(1)關注生活中的地理現(xiàn)象,體驗地理探究的樂趣。
?。?)認識降水的復雜性(變化與分布)。
?。?)認識人工降雨的必要性,并初步了解其方法。
?。ǘW習任務
利用教材及課件提供的材料和信息,通過自己的思考和同學之間的合作學習,了解降水的形成、季節(jié)的變化和分布,同時通過拓展知識的學習,進一步了解人工降雨的相關知識以及世界上形態(tài)各異的雨雪,進而激發(fā)學習興趣。
【教學內容及重點、難點分析】
1.教學重點
(1)能說出世界降水分布的差異。
(2)了解世界降水分布的規(guī)律。
2.教學難點:降水的形成條件
突破該難點的方法,通過媒體提供的支持材料,為學生提供豐富的學習材料和問題探究情境,歸納出降水的形成條件。
【教學對象分析】
初一學生對地理學習興趣較濃,熱情也高,思維活躍,對錄像、動畫、圖片等資料信息很感興趣,并且敢于表達自己對問題的不同看法,具有良好的協(xié)作學習的習慣和能力。
【教學媒體闡述】
學習環(huán)境:多媒體教室
學習資源類型:多媒體課件
【教學過程設計與分析】
(一)學習情境類型
1.真實情境
2.問題情境
3.師生交互情境
?。ǘW習情境與過程設計
1.設置問題情境,導入新課
玉林市在每年的六月中旬到七月中旬以什么天氣為主?這種天氣通常又稱什么?
(1)多媒體環(huán)境下的師生討論:降水的主要形式有哪些?
?。?)學生小組討論:降水的形成條件有哪些?
?。?)學生小組討論:降水與生活、生產的關系。
?。?)學生個別探究:繪制降水柱狀圖。
?。?)學生小組討論:世界降水的分布規(guī)律。
2.學習的拓展
通過視頻資料,了解人工降雨的方法,以及各種各樣的雨雪,從而激發(fā)學生學習興趣,培養(yǎng)學生科學探究精神。
?。ㄈW習活動組織形式
1.合作討論:分成小組,對降水的形成條件,降水與生活、生產的關系進行協(xié)作學習
2.個別探究:利用媒體提供的數據資料,繪制降水的柱狀圖
3.小組探究:根據地圖,分析世界降水的分布規(guī)律
【學習評價設計】
測試形式:1.課堂上提問
2.媒體展示習題
3.學生自帶的地理填充圖冊
【教學小結與反思】
通過對降水這一節(jié)的教學,讓學生掌握降水與生活、生產之間的重要關系;了解降水的季節(jié)變化;學會繪制降水柱狀圖;知道世界降水的分布規(guī)律;培養(yǎng)學生的科學探究的方法和習慣。
【板書設計】
第二節(jié) 降水和降水的分布
一、降水的形成
二、降水量的測定
三、降水量的分布
四、降水的季節(jié)變化
【探究活動】
1.將水果從冰箱中拿出來,觀察表面水珠的形成,觀察洗澡時水滴的形成
2.降水的形成
準備一個玻璃杯,杯中放少量水,杯口用塑料紙扎緊,放在太陽底下曬一會兒,然后拿到蔭涼的地方,觀察杯中降水的形成。
3.測定一周的降水量
選擇一個平底、上下一樣大小的大口瓶子放在院內空曠的地方,下雨以后用直尺測量瓶中雨水的深度,即是此次的降水量。將一日、一個月、一年的數字相加就是當地日、月、年的降水量。
(作者單位 玉林市興業(yè)縣沙塘一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