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班主任是班級工作的組織者、領導者、教育者,是學校承上啟下工作的執(zhí)行者,是班級大家庭的家長。學生情緒對班級的管理起到直接的影響。所以只有班主任善于調動學生的情緒智能,才能有效地管理好班級。
關鍵詞:班主任;情緒智能;調動方法
美國教育家丹尼爾·戈爾在《情緒智力》一書中指出:一個人的成功,智力(IQ)只占小部分(20%),而情緒智能卻占80%。由此可見,學生的情緒好壞會直接影響到班級管理質量的高低,學生情緒好,對班級管理是一種推動或促進,反之,會給班級管理帶來負面的影響,甚至成為絆腳石。因此,班主任應該充分理解學生情緒的重要性,從而千方百計調動學生的情緒智能,借其東風來促進班級管理,并在具體的工作中注意做到以下幾點:
一、為學生營造一個溫暖的“家”
班主任在接一個新班時,要“勤”字當頭,善于通過查閱學生檔案,通過跟學生以前的老師、同學的廣泛接觸與聯(lián)系,通過到學校所在社區(qū)或對家長進行訪問等多種渠道,了解學生的個性特點、行為表現(xiàn)、思想動態(tài),還要把這些情況一一記錄在案,所謂“好記性不如爛筆頭”。力爭在最短的時間內(nèi),能說出學生名字、特點、特長、生活細節(jié)中的小故事。這樣,學生就會信服班主任,覺得班主任就是自己的家長,班級就是自己的家,從中得到安慰、鼓舞和激勵,覺得班主任心中有“我”,關心自己、認可自己,從而產(chǎn)生與班主任的親近感,為下一步的班級工作奠定堅實的感情基礎。
二、多讓學生參與班級管理工作
18年的教學經(jīng)歷讓我認識到:每一位學生對新的班主任都是充滿好奇、充滿期待、充滿幻想的。他們期待新的班主任是他們心目中的好班主任,期待新班主任能認可自己、賞識自己、重視自己。他們認為:喜歡叫他(她)做工作的班主任就是喜歡他(她)的班主任,不讓他(她)做工作的班主任就是不喜歡他(她)的班主任。班主任要掌握學生的這些心理需求,并適當滿足,以調動全體學生的積極性,讓更多的學生都來關心班集體,為管好班集體而獻謀獻計,眾志成城,從而達到管好班級的最終目的。
三、對學生的閃光點要及時表揚
心理學家認為:每個人都喜歡得到別人的贊美,中學生更是如此。因為贊美是一種精神享受、無聲動力。所以有“尊重和贊譽是人的第二生命”之說。我的教育教學實踐表明:中學生最希望得到班主任的贊美或表揚。因為表揚能使他們的自尊心得到滿足,給他們的前進施以動力,使他們更加專心地投入到學習和工作當中。班主任要善于表揚學生:用放大鏡去發(fā)現(xiàn)中等生的優(yōu)點,用顯微鏡去放大雙差生的優(yōu)點,而用折射鏡來縮小所有學生的缺點;多對學生進行賞識教育、愛心教育,只要發(fā)現(xiàn)學生的一丁點兒進步或優(yōu)點,就要給予及時的表揚,以強化刺激,不斷發(fā)揚光大,而不要時過境遷,才對學生的優(yōu)點予以輕描淡寫的表揚。
四、善于運用體態(tài)語言激勵學生
在許多情境下,體態(tài)語言可以代替口頭語言,甚至還會起到比口頭語言更好的積極作用。所謂此時無聲勝有聲。例如上課時,老師看到學生在下面搞小動作,你可以有多種多樣的處理方式:①停下正常的教學活動對學生進行大聲批評;②熟視無睹,裝作沒看見,聽之任之,放任自流;③若無其事地一邊講課,一邊走到學生座位前,用手輕輕拍拍學生的肩,或用親切的目光看學生一眼。如選①會損害學生面子,傷了學生的自尊心,效果會適得其反。如選②則不利于學生的學習,助長了學生的壞習慣,也會影響教師的形象。只有選③既顧及了學生面子,又能達到制止學生搞小動作的目的,同時,學生在情感上也容易接受老師的點撥,不排斥老師的善意,在輕輕愉快中接受教育,改正缺點,可謂一舉多得。
五、班主任要調控好自己的情緒
教育實踐證明:管理者的情緒好壞直接影響被管理者的情緒;被管理者的情緒又直接影響他們的學習效率,當然也會影響到班級管理的效果。情緒穩(wěn)定時,學習效率高,班級管理效果好;情緒不穩(wěn)定時,學習效率低,班級管理會出亂子。班主任如何才能控制好自己的情緒呢?筆者的體會是,班主任要對學生有一顆真摯的愛心。對犯錯的學生,就像媽媽對摔跤的孩子一樣,笑著把他們扶起來,鼓勵他們繼續(xù)走。有了這樣的愛心,才能容忍學生的缺點,寬容學生的過失,不至于對犯錯的學生,動輒就吹胡子,瞪眼睛,而是靜下心來,幫他們分析犯錯原因,找出前進方向。
調動學生的情緒智能有法,但無定法,貴在得法。如上所侃,只是筆者的一孔之見或掛一漏萬之談罷了。
?。ㄗ髡邌挝?廣西陽朔縣葡萄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