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激發(fā)學生興趣
興趣是學生在心理上對學習活動產(chǎn)生愛好、追求和向往的傾向,是推動學生積極主動學習的直接動力,只有激發(fā)起學生對語文學習濃厚的興趣,才能使他們從原來的“要我學”到變成“我要學”。我從接班的第一節(jié)課起,就精心設計每節(jié)課的導語,力求一亮相就把人心抓住,為課堂教學的成功創(chuàng)造良好的氛圍。其次,讓學生明確自己的責任。作為新世紀的建設者,應該繼承我國博大精深的文化,發(fā)揚光大悠久燦爛的文化遺產(chǎn)。讓學生明確知識在高科技社會中的重要地位,明確讀書成材已是共識,把今天的學習與理想同未來的生活道路緊緊連在一起,用這種崇尚讀書的風氣來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
二、享受語文樂趣
1.讓學生多誦讀
漢民族語文的特點是頓悟領會而不是進行瑣碎的字句分析,猶如一朵鮮花,含苞欲放,令人欽佩,然而拿到實驗室撕下花瓣,切開花蕾做機理分析,從欣賞的角度看,就什么魅力也沒有了。因此語文教學上學生多讀,齊讀,自由讀,重點句和段品讀,分角色讀……讓學生在讀中領悟,在讀中獲取情感體驗,在讀中體會文章的“味”。就像葉老所說的那樣:“熟讀名文,就是在不知不覺中追求語言的完美,誦讀的工夫,無論對語體,對文言都很重要,僅僅探究,只是知識方面的事情,誦讀卻可以養(yǎng)成習慣,使語言不期而然近于完美?!?br/> 2.讓學生多思考
在語文學習中,其實許多問題學生都可以自己讀懂,用不著老師煩瑣地講解、分析。因而,語文教學為讓學生主體落到實處,許多時間可讓學生自學,獨立思考。孔子說:“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思在學生學習中具有非常重要的位置。因此,在語文教學中,教師可列出重要的幾個思考題,讓學生對照思考題,自學后練習思考,對疑難的問題,由小組討論,讓學生發(fā)表自己的見解,共同解決。
3.讓學生多說
語文教學中,讓學生多說,也是重視激勵因素的重要方面。說是鍛煉學生思維條理性的重要手段,學了課文,讓學生說出自己的感受,表達自己的情感。評講作文,可以讓學生多說說同學作文中的閃光點,如用了一個詞,寫了一個生動的句子,有了與眾不同的構思,都應該讓同學在評中加以肯定,這對作者是精神鼓勵,是自我價值的肯定,是個性又一次得到了張揚。
三、及時進行檢測
進行知識反饋檢測,是驗證教學效果的重要步驟,也是讓學生獲得成績感的一種手段。學完一篇課文,結(jié)束一個單元,都要進行知識、能力的形成性檢測,及時評閱,歸類分析。對于成績達標的同學要加以表揚,對于個別成績未達到目標的學生,要重新制訂出補救矯正措施,查漏補缺,幫助他們實現(xiàn)預期的學習目標,使他們獲得成就感。這樣,就能激勵學生沿著健康的求知路線向前發(fā)展。
教師只有不斷地在課堂激勵評價方法上積累實踐經(jīng)驗,吸取課堂智慧,提高課堂信息的捕捉和處理能力,評價才能屢評屢新,越評越精,學生才會在激勵的陽光中充分地認識自我、發(fā)展自我、超越自我。讓激勵的陽光燦爛地照在語文課堂!
(作者單位 山西襄垣第三中學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