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課程背景下的體育課程與教學改革,打破了以往體育課程教學沉悶的局面,大大提高了廣大中小學生對體育學習的積極性,體育課堂教學呈現(xiàn)出了一派生機勃勃的景象。在體育課教學中要貫徹落實“健康第一”的指導思想,有效地發(fā)展學生的身體和掌握運動技能,上體育課就必須有一定的運動負荷。體育課安排適宜的運動負荷,是評價一節(jié)體育課成功與否的重要因素。
一、體育課中對運動負荷的認識
所謂運動負荷,就是人體在運動活動中所承受的生理刺激。按其對人體產生刺激的性質,我們又把運動負荷相應地分為負荷強度和負荷量兩方面。這種劃分的意義在于:一方面便于我們了解、認識并研究運動負荷,而更重要的是便于安排和調節(jié)運動負荷。
二、合理安排和調節(jié)運動負荷的策略
安排體育課的運動負荷,總的來說,應根據人體生理機能活動能力變化的規(guī)律和人體機能適應性規(guī)律,循序漸進,逐漸加大運動負荷。在學期教學活動中,隨著體質的增強和運動水平的提高,根據人體對運動負荷的適應過程和機能恢復過程的生理規(guī)律,可有節(jié)奏地逐步加大運動負荷。在教學開始階段,如在每學期的開始幾堂課,運動負荷可適當小些,以后逐漸加大。在具體安排一堂體育課的運動負荷時,要遵循合理的運動負荷原則的要求,如在教學開始階段,運動負荷適當小些;在課結束前,也要逐步減少運動負荷。一般應注意以下幾點:
1.合理安排運動負荷
這就要求教師課前的備課要做到心中有教材、心中有學生。心中有教材,就是在安排教材內容時,應合理搭配不同性質、不同強度、適宜數量的教材。如運動量大和運動量小的練習交替安排,再如強度較小的走、立定跳遠、投擲、簡單的韻律舞蹈與強度較大的跑、跳躍、攀登等內容組合。心中有學生,就是根據學生的年齡、性別,身體發(fā)展、運動水平、體質強弱等方面安排運動負荷。另外,還要考慮到其他體力活動的負擔量及氣候變化,場地和衛(wèi)生情況等。
2.及時調節(jié)運動負荷
在課堂教學中最常用到的運動負荷檢測方法就是詢問法和觀察法。據瑞典生理學家研究,當詢問學生鍛煉后的自我感受時,學生在回答“累極了、很累、有點累、還行、很輕松、非常輕松”時都有不同的心率,而這些心率和回答之間有著極明顯的對應關系。這樣我們就可以根據學生的回答來判斷學生承受運動負荷的情況。采用觀察法則更加直接、簡便地知道學生的運動負荷情況,教師可以觀察學生的臉色、表情、喘氣、出汗量、反應速度等表現(xiàn)來判斷所承受運動負荷的大小。比如,當學生承受較小的生理負荷時,額頭微汗、臉色稍紅;承受中等負荷時,面色緋紅,臉部有汗下滴;承受過大的運動負荷時,面色發(fā)白,滿頭大汗,動作失控等。
當然,為了防止學生運動負荷過量,可以通過改變練習的內容、重復次數、延長或縮短練習時間、練習之間的間隔時間、練習的順序和組合,改變課的組織教法等來對運動負荷進行合理的調節(jié)。
總之,學生身體的健康是心理健康和良好適應社會的生物基礎,關注運動負荷和尊重生理規(guī)律是必須堅持的教學理念和行為,我們應在繼承的基礎上把新課改的理念融入現(xiàn)實的體育教學之中,讓體育教學煥發(fā)出新的活力和生機。
(作者單位 河北省故城縣鄭口鎮(zhèn)壇村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