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通高中英語課程標準》把“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養(yǎng)成良好的學習習慣……”放在首位,說明:“學習需要興趣,學英語更需要興趣,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哪里有興趣,哪里就有記憶”。可見興趣這一非智力因素在教學活動中非常重要。課堂教學是一項艱巨而又復雜的活動。如何使學生保持歡快的情緒,興奮的心情和求知的欲望呢?是興趣!那么高中英語教學應如何激發(fā)、培養(yǎng)學生的興趣呢?
一、培養(yǎng)正確的心態(tài),樹立學習的信心
從一開始教師就應該重視培養(yǎng)學生正確的學習心態(tài),樹立正確的學習觀。要讓學生認識到英語在國際國內活動中的重要性,認識到英語是研究現(xiàn)代科學技術不可缺少的工具;還要讓學生培養(yǎng)“為自己而學”的心態(tài),回報父母和國家的心態(tài),激發(fā)學生“做學習的主人翁”的意識,使其產生“我能學好英語”的信心,在教學活動中更應重視幫助學生了解現(xiàn)實、關心時事、貼近生活,盡可能多角度、多側面地發(fā)掘學科學習中的真、善、美,引起學生共鳴,形成他們學習的興趣。
二、突出人文精神,實行情感教學
所謂“親其師才能信其道”,而英語教學的實質是交流的過程,是通過教師之間的交流活動形成認識、掌握、運用英語的過程,在此過程中,教師和學生心靈的碰撞,情感的交融會使教育活動釋放出巨大的潛能,因此,教師在英語教學中應根據(jù)情感對興趣的影響及興趣是需要產生的道理,不僅要做學生可敬的師長,更要做他們可親可敬的朋友,從而形成和諧的課堂氣氛。
實行情感教學當然要尊重學生,相信學生有極大的學習潛能,通過改進教學,為他們提供充分發(fā)展?jié)撃艿臋C會,英語教學就會取得更大的成就。當然,學生還存在“個體差異性”。尊重學生的差異性,給每個學生提供平等的學習機會,針對不同類型的學生采用不同的對策。如有的學生口頭表達能力強,有的學生善長于書面表達。教師在教學中要根據(jù)學生的不同特點進行指導。尊重學生要求教師充分發(fā)揮其“主動性”,在課堂教學中,教師要為每一個學生創(chuàng)造自己的活動環(huán)境,使每個學生都積極參與教學活動,讓學生在學習中發(fā)展個體的學習能動性、創(chuàng)造性、自主性和獨立性,實行情感教學最關鍵的,能夠形成和諧的課堂氣氛。
在教學中,教師有責任為學生創(chuàng)造輕松愉快的學習氛圍,教師要以飽滿的深情來感染學生,循循善誘,不能傷害學生的自尊心。在課堂交流過程中,學生可能不能很快領悟教師的意圖,常東拉西扯繞彎子,這時教師要有耐心,不能輕易地打斷學生的發(fā)言,要盡量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