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常有人問:“怎樣才能提高閱讀能力?”答案往往是——多讀。這個答案沒有錯,多讀的確是提高閱讀能力的不二途徑。但一味強調多讀,不教給學生讀書的方法,不注意讀書多樣化,不培養(yǎng)學生良好的讀書習慣,也是不行的?!墩Z文課程標準》在談到低年級閱讀時說:“喜歡閱讀,感受閱讀的
樂趣”??梢钥闯觯W低年級的閱讀教學,應聚焦于“喜歡”和“能讀”上。因此,我認為在低年級應讓學生產生積極的體驗,越來越喜歡閱讀,這是教學的重要目標之一。具體方式應該圍繞以下幾方面進行。
一、講故事,感受閱讀的樂趣
故事是孩子最容易接受的課外閱讀內容。低年級學生識字量小,要培養(yǎng)他們從小就愛看書,老師首先就要利用每天的晨讀或者每周的班隊活動課時間,聲情并茂地講述一些孩子感興趣的故事,俗話說: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學生看到老師講得有趣,也會無形中受到感染,而且老師要有計劃地堅持每天講一個小故事,這樣耳濡目染,學生就會漸漸喜歡讀書,覺得書里有很多故事在等著他。
二、留疑問,調動閱讀的欲望
懸念往往最能調動人的興趣。老師在講故事的時候,可以設置一些疑問,這樣,一方面吸引學生聽的興趣,另一方面也可以培養(yǎng)學生的求知欲,激發(fā)他們想讀書的沖動。
三、多表演,體會人物的情感
表演實際上是深刻體驗閱讀內容的最佳途徑,當你身入其中的時候,當你把自己就當做其中人物的時候,你才能感同身受地體驗到人物的喜怒哀樂。所以,當學生閱讀一些寓言或神話故事時,老師可以利用班隊活動課的時間來進行表演訓練,這樣既鍛煉了孩子們表演的能力,也促使孩子認真閱讀書中人物的動作、表情、樣子?!陡窳滞挕肥俏医o孩子們講得最多的,童話故事能給低年級的孩子充分的幻想,讓他們在動人的故事中獲得美與丑、是與非的學習。
四、練聽說,提高閱讀的能力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但凡事情都停留在興趣的層面,最終的成效是不會太大的。所以,在學生已經對閱讀產生一些興趣的基礎上,適當訓練學生“聽”和“說”等閱讀基本功,是非常必要的。“聽”是一種學習方法,而這種方法,其實就是集中注意力,不僅要注意傾聽老師的話,還要專心聽同學的發(fā)言,并且要邊聽邊想,將聽到的與心中所想的進行對比,有疑問時及時提出;同時,對課堂上注意傾聽的學生及時提出表揚,用榜樣的力量帶動其他學生學會聽課。“說”是學生積極獲取知識的生動體現,是有聲語言的基礎訓練,比“聽”和“想”更能刺激大腦,使腦神經的沖動處于高度興奮狀態(tài),同時,這種積極參與的態(tài)度能避免學生上課溜號。但低年級學生的課堂發(fā)言往往隨意性很強,抓不住要點,所以,教師要讓學生在朗讀中學說話,訓練說話的語氣和完整性,在觀察插圖中練習說話,訓練說話的條理性和具體性;在續(xù)編故事中練說話,訓練學生的邏輯思維能力;在模仿課文寫法中練說話,訓練學生的口頭表達能力。
總之,小學低年級是一個人人生學習的起步階段,是培養(yǎng)學習興趣的最佳時機,閱讀興趣只是其中一個方面,作為教師,我們一定要抓住這個時機,為孩子一生的發(fā)展奠定良好的基礎。
?。ㄗ髡邌挝?阜新市第十三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