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地理教學的最終目的是為高考服務的,如何才能在有限的時間里讓學生掌握更多的東西,這已成為高中教師思考的主要問題。在長期的地理教學中,為了能夠達到預期的教學目的,我們通常認為在課堂上教師應該是教學的主導者,從而忽視了學生的主體地位。事實證明,雖然我們講的東西很多,但真正能讓學生理解的很少。因此我們要改變這種教學觀念,培養(yǎng)學生形成“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習慣。
一、教師應該提高自身的素質(zhì),以適應新課改的要求
21世紀是信息的時代,我們的社會每天都在進步,作為教育工作者的我們也不能落后,落后就會被淘汰。新課改給學生提出挑戰(zhàn)的同時,也給教師提出了新的要求。所以學生在學習的同時,教師也不能放棄自己的學習。新教材的特點是難度降低了,但知識面加寬了,這就要求教師的知識面同樣加寬。如果我們不及時增加、更新知識,課本上的東西我們自己都搞不懂,如何去面對學生呢?只有不斷提高自己,才能進一步適應新課改的變化。
二、建立平等的師生關(guān)系
在傳統(tǒng)的教學過程中,學生一直處于被動的位置,教師說什么就是什么,教師讓做什么就做什么。大部分學生為了做個聽話的好孩子,就不會在課堂上提出異議,在學習的過程中就會越來越麻木,積極性越來越低。在新課改中,要求教師和學生建立民主、平等、和諧的師生關(guān)系。比如在課下經(jīng)常和學生交流感情,打打球,聊聊學生們一些喜聞樂見的話題,讓學生對教師有親近感。
三、運用多種手段活躍課堂氣氛
1.幽默的語言
幽默的語言能使學生在課堂中輕松地學習,活躍學生的思維,從而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比如我在介紹有關(guān)交通運輸方式時,開玩笑地跟學生說:“同學們天天上學都怎么來???沒人坐火車來上學吧?”同學們都笑了,接下來我又問:“為什么不坐火車呢?”他們立刻可以分析出因為火車短途的運費比較高的這個知識。教師運用幽默的語言可以使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處于放松的狀態(tài),這樣會更加有利于知識的記憶和課堂秩序的維持。
2.巧設疑問
比如在我們介紹高中地理最難理解的四季形成的時候,我會先提問:“為什么冬季、夏季的氣溫有那么大的差異呢?”然后讓學生結(jié)合現(xiàn)實生活分組討論和思考。接下來我又會問:“在我們生活的地方冬季、夏季有哪些地理現(xiàn)象有差異呢?”這就會引起學生的好奇,分組討論也很激烈,當然結(jié)果也很顯而易見。我覺得這種教學思路很容易讓學生理解和接受。
3.聯(lián)系實際
聯(lián)系生活中的一些實際可以使課堂更加活躍,因為都是生活中的一些現(xiàn)象,會有更多的學生有發(fā)言的機會,這樣也會有更多的學生參與到自主學習中來。比如在介紹城市化過程中產(chǎn)生的問題時就可以充分發(fā)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讓他們自己聯(lián)系實際來學習這部分內(nèi)容。生活中的實際有時候能讓復雜抽象的知識變得簡單而易懂,提高學生學習的積極性。
隨著教學新理念的推廣以及應用,上課的教學效果變得活躍多了,打破了以前那種課堂氣氛沉悶的局面。雖然上課的速度慢了一點,講的內(nèi)容少了一點,但學生經(jīng)過這種教學方式的轉(zhuǎn)變能真正地理解了我們每堂課的重難點,這也讓我感到很欣慰。作為教師,認真學習高中新課改思想并將其滲透到地理教學中,相信在今后的教學中會有一個新的變化和起色。
?。ㄗ髡邌挝?河南省濮陽市二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