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語文課堂效率是一個老話題了,而如何提高語文課堂效率,至今還沒有圓滿的答案。這里我根據(jù)本人的教學實踐,談幾點粗淺的認識。
一、內容要講到點子上
語文教學要主則詳,次則略,不可平均用力,或按照“作者介紹、時代背景、段落大意、中心思想、寫作特點”這種八股味很濃的程式化教學方式進行教學,這樣就難以培養(yǎng)能力,發(fā)展智力,教學效率必然低下。
教師必須做到,“任它千瓢水,我只取一瓢飲。”即緊抓住課義的重點,牽動人隅而提挈全篇,這樣才能有效地提高課堂教學效率。如《聽潮》一文,這是一篇優(yōu)美的以景抒情的散文,內容很豐富,閱讀它不僅是一種美的享受,藝術的欣賞,而且也可以從中受到深邃的人生的啟迪。要教好這一課,關鍵在于指導學生朗讀。但是,首先要對課文中那哲理性的主題有所理解。只有在理解的基礎上朗讀,才能懂得這“偉大的樂章”的深刻含義。那么如何引導學生分析理解課文內容呢?那就要抓重點。《聽潮》的重點就是:海的“沉吟”與海的“憤怒”。緊扣這一重點進行教學設計,就可以“牽一發(fā)而動全身”,收到事半功倍之效。
二、著力點要放在能力訓練上
語言教學的最終目的,是使學生具備聽說讀寫的能力。而能力是在訓練過程中培養(yǎng)的,因此,課堂教學必須把著力點放在能力訓練上。要做到這一點,就要徹底改革以知識學習為中心的基本教學體系和以教師講析為主的基本教學形式,而代之以能力訓練為中心的基本教學體系和教師指導下以學生主動學習和練習為主的基本教學形式。
要堅持以訓練為主線,使教和學都成為訓練的手段,在聽說讀寫訓練的全過程中引導學生主動掌握字詞句章等知識。為了使訓練更有成效,教師必須善于設計,精講巧問,即使是一般的課堂提問和練習也要著眼于能力的訓練。如《桃花源記》的教學,可以設計這樣一個問題:“妻子”在文中是一個詞,還是兩個詞?本文中像這種文字形式相同而古今詞義不同的情況,你能找出幾例?
提這個問題的目的是理解“妻子”這一古今詞的意義,但它在提問方式上卻轉向操作能力的要求,這就使學生的求同思維和歸納能力得到訓練和提高。
三、工夫要下在備課上
課堂教學效果如何,關鍵在于備課。因為備好課是搞好教學的基礎之基礎,根本之根本。教師只有深入鉆研教材,精心設計課堂教學,才能取得良好的教學效果。備課的要求是多方面的,但至少要做到三點:(1)了解學生的知識底細;(2)明確教學目標;(3)掌握課文的重點內容。只有知道學生該學什么,才能弄清自己該教什么,教學目標決定課堂教學的方向。課堂教學目標明確,可以有效地克服教學中的隨意性和盲目性,加強教學的針對性。
?。ㄗ髡邌挝?山西省偏關縣第二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