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學生識字有很多技巧,比如我在教學生區(qū)別“買賣”兩個字時說:“多了就賣,少了就買?!睂W生很快就記住了這兩個字。還有的學生把“干燥”寫成“干躁”,我就讓學生記?。焊稍锓朗Щ穑痹瓯囟遄?。從此以后,學生對這兩個字再也不混淆了?!靶缡烊帧彼膫€字形近音不同,學生很容易混淆。我就把自編的順口溜教給他們:“橫戌點戍戊中空,兩邊出頭讀作戎?!睂W生對學習這些字特別感興趣。
識字教學是語文教學工作中的重點,要讓學生記住大量漢字是一件枯燥的事,也是必須要做好的事。上面的案例給了我們啟示:隨意識記的知識,想辦法用不隨意識記的途徑來完成,會產(chǎn)生極佳的效果。
心理學的知識告訴我們:凡是有意義的材料,必須讓學生學會積極開動腦筋,找出材料之間的聯(lián)系,對無意義的材料,應盡量賦予其人為的意義,在理解的基礎上進行識記,記憶的效果就好。簡而言之,教師要教給學生進行意義識記——隨意識記的知識,也就是必須要記住的知識,是學習其他知識的基礎,是工具,那就要想盡辦法,讓學生牢固地掌握,深刻地留在學生的記憶里,以備隨時應用。
語文學科是具有工具性的,是學習其他學科的基礎。因此教師常常要下達硬性的作業(yè)給學生:背誦課文、默寫、抄寫、識記文言文實詞等。目的是讓學生牢固記這些知識。這就是蘇霍姆林斯基提到的隨意識記,我理解為有意識記,是指事先有預定目的,并經(jīng)過一定意志努力的識記,我們通常也叫“死記硬背”。但蘇霍姆林斯基明明白白地建議我們:對要求識記的知識,一定要在理解的基礎上完成。能夠理解并掌握的知識,才能扎實地留在學生的頭腦里,才能在應用到這些知識時被隨時激發(fā)出來。因為學習知識意味著應用知識,作為工具性的語文知識,其價值也正在此。
語文學科是具有人文性的,它更多地關注人的思想、性格、行為等。關注社會現(xiàn)象,因此在教學時的很多情形下,并不要求學生刻意識記,只是潛移默化地受到影響。這就是蘇霍姆林斯基所提到的不隨意識記,我們叫它無意識記,是指事先沒有預定目的,也沒有經(jīng)過任何意志努力的識記。這類記憶是語文教學中數(shù)量最多,它減輕了學生的腦力勞動。蘇霍姆林斯基明確指出:“人文學科的教師不允許學生照教科書死背,不允許復述背不下來的東西。”因為那樣做會束縛學生的智力。這就要求教師對所教的問題進行仔細思考,恰當?shù)卦O計環(huán)節(jié),引發(fā)學生動腦思考,要讓學生在理解、思考、趣味化的基礎上,擴大智力的背景。
科學在迅猛地向前發(fā)展,知識越積累越多,而人的記憶的可能性是有限的。要教給學生學習的方法,變被動學習為主動發(fā)現(xiàn)、記憶;要培養(yǎng)學生理解、運用知識的能力,這是學習的目的所在;要鼓勵學生有所發(fā)現(xiàn)和創(chuàng)造,這是學生學習價值的體現(xiàn)。而所有這些都有賴于學生運用隨意識記的知識,通過不隨意識記的途徑來完成。
?。ㄗ髡邌挝?吉林省通化市通化縣三棵榆樹鎮(zhèn)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