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課本中有一篇課文是俄國作家列夫·托爾斯泰寫的短篇小說《窮人》,文章記敘了窮人桑娜與漁夫主動收養(yǎng)已故鄰居西蒙的兩個孤兒的故事,真實地反映了俄沙皇專制下漁民的悲慘生活,贊美了桑娜和漁夫寧可自己吃苦也要幫助別人的美好品質。這篇文章文情并茂,不僅抨擊了當時俄國上流社會的墮落腐化,更重要的是桑娜夫婦他們那顆善良、淳樸的美好心靈能深深打動讀者。本文課后有道習題是續(xù)寫《窮人》,內容是設想孩子將來的命運及桑娜與漁夫又會帶領孩子怎樣渡過一個又一個難關。要求是主線不能變,人物的思想品質不能發(fā)生本質變化。我批閱了三十多篇草稿,其內容卻大大出乎我的意料,讀了使人不禁汗顏。內容大致可分為以下幾類,現(xiàn)歸納出來與大家共同分析。
第一類是桑娜與漁夫艱難地把七個孩子撫養(yǎng)成人,為了推翻沙皇的腐朽統(tǒng)治,需要有人去戰(zhàn)斗,桑娜因為心痛自己的五個孩子而讓抱養(yǎng)來的西蒙的兩個孩子去參軍打仗,后來他倆為了解放戰(zhàn)爭而犧牲了。在這里,桑娜夫婦變成了自私自利的人。
第二類是桑娜夫婦抱養(yǎng)了西蒙的兩個孤兒后,生活過得更加艱難,可是不久桑娜的一個億萬富翁的表弟找到了他們,給予了他們錢物,從此他們過上了衣食無憂的富裕生活。在這里桑娜夫婦成了只要有個好背景,即使不用付出努力也能過上好日子的人。
第三類是桑娜夫婦和七個孩子開始過得很窮,可是后來得到了一位清官的接濟,缺啥給啥過得衣食無憂;還有是漁夫打魚時撈到了一個寶瓶,要啥給啥,從此過上了皇帝般的日子。在這里桑娜夫婦又成了不勞而獲的人。
可以看出來,這些設想都是孩子們真實的想法,這些改變桑娜一家現(xiàn)有貧困生活狀況的法寶,也是孩子們內心中對如何改變自己生活現(xiàn)狀及對將來生活狀況的一個向往?,F(xiàn)在的孩子大多是第二代獨生子女,千人寵,萬人愛,都享受著皇帝般的待遇,飯來張口,衣來伸手,沒錢就向父母要,在這樣的環(huán)境中成長起來的孩子,缺少社會責任感、人生責任感,沒有崇高的理想、抱負及人生觀。
如何教育好在這種特殊環(huán)境中成長起來的孩子,已經成為了當代教師責無旁貸的責任,教師不能再以追求學生的高分數(shù)作為唯一的任務了,要把升學考試不考,但社會生活考試必考的思想品質教育重視起來。幫助孩子們建立起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把孩子們培養(yǎng)成不僅有高智商還有高情商的社會主義社會所需要的合格建設者。
(作者單位 吉林省集安市頭道鎮(zhèn)米架子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