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田徑運動以個人為單位進行比賽,且不受場地的限制,所以具有廣泛的群眾基礎??茖W地進行小學田徑隊運動,對塑造學生良好的心理素質和強健的體魄都有積極的促進作用,為科學文化課的學習奠定堅實的基礎。
關鍵詞:田徑隊訓練;安全;積極性;統(tǒng)籌兼顧
田徑是運動之母,任何一項運動都是經由田徑運動開始的,把身體素質、心理素質鍛煉好,在此基礎上,再學習其他復雜的體育運動,就易如反掌了。小學生正處于身體、心理的生長時期,可塑性極強。因此,教師在對小學田徑運動隊的訓練中,必須注意一些問題,避免走入誤區(qū)。在此,根據(jù)筆者在實際教學中的一些經驗,就自己的一些心得體會,供同行參考。
一、安全第一,健康為主
現(xiàn)在的學生大多是獨生子女,家長對自己的孩子巴不得天天含在嘴里,對孩子的一些磕磕碰碰更是倍加重視。但是小學生天性活潑好動,在個體參與性強的田徑運動中更是喜歡追逐打鬧,你追我趕,這就加大了學生受傷的可能性。近年來,安全問題越來越頻繁地出現(xiàn)在人們的視野中,特別是前幾年中小學校園安全問題,更是提高了人們對校園安全的重視程度。這就給教師的工作提出了更高的挑戰(zhàn)。因此,小學田徑運動隊訓練中的安全問題就顯得至關重要。教師在田徑訓練中,需要注意以下三方面,以保證學生的安全。
1.課前準備
課前準備首先包括醫(yī)務設施的準備,為了防止在訓練中的各種意外,需進行一些必要的醫(yī)藥準備,比如創(chuàng)可貼、紅花油這些常用藥品,有利于保障小學生在田徑訓練中受到意外損傷,為學生的健康提供必要的保護。同時,要在課前向學生講清楚本節(jié)課訓練中的一些危險動作、一些可能引起損傷的錯誤動作以及萬一發(fā)生危險應如何保護自己等。
2.課上訓練
小學生愛玩、愛鬧,但是又控制不好力度、強度,所以在追逐打鬧、你搶我趕的田徑運動中極易發(fā)生碰撞跌打等人為傷害,這就要求教師要保持活潑有序的競爭氛圍,力爭把比賽訓練維持在可控范圍內,防止意外的發(fā)生,保證學生的健康。
3.訓練后的放松
在比賽或者訓練后,要引導學生科學休息,比如通過慢跑、散步等平和的方式,慢慢從激烈的活動狀態(tài)中平靜下來。通過這種方式保證學生身體上的安全健康。同時,由于在比賽或者訓練中,學生之間為了贏得勝利,一些人可能會發(fā)生一些小摩擦,小學生無法控制自己的情緒,極易在賽后或者訓練后發(fā)生沖突。所以,教師要仔細觀察,防止這些不必要的意外發(fā)生。
二、提高運動員參與訓練的積極性
訓練貴在持之以恒,最忌“三天打魚,兩天曬網(wǎng)”,只有運動員對訓練提起了興趣,有旺盛的參與愿望和內在動力,才會使訓練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具體到小學田徑運動隊的訓練,可以從以下三個方面提高運動員的積極性。
1.制訂詳細的周訓練計劃
課訓練計劃顯得繁瑣,小學生運動員容易疲倦;學期訓練計劃太遙遠,因此,切實可行的周訓練計劃就顯得可觸可摸,有極強的可視性和可把握性。一份切實可行的周訓練計劃,有著明確的任務、要求,并且可以根據(jù)氣候、天氣等及時調整,為教師工作帶來極大的靈活便利,而對小學生運動員來說,通過每周進行回顧,可以明確地看到自己一周的進步和不足。對于已取得的進步,運動員會更加有自信;對于訓練中沒有達到的目標,更激發(fā)了運動員不服輸、努力訓練的積極性。
2.設計多樣性的體育活動
小學生的生理、心理都還不成熟,意志力還不是很堅定,對事物只有三分鐘熱度,如若田徑訓練長期單調、枯燥,就會導致學生運動疲勞,對訓練失去興趣,降低參與的積極性,甚至產生厭煩心理,具體表現(xiàn)為在訓練中狀態(tài)不平穩(wěn),表現(xiàn)時好時壞。對此,教師可以設計多種娛樂活動,把鍛煉身體、心理素質等田徑活動必須的素質融入多樣化的體育活動、課堂游戲中。比如教師可以舉行“斗雞”“蛙跳接力”等這些包含著平衡能力、耐力素質、彈跳力等小游戲,這不但增加了訓練的娛樂多樣性,而且小學生也在這些帶有競爭的小游戲中,不知不覺中掌握了一些緊張的田徑訓練中無法掌握的技術、動作要領等,從而緩解了緊張情緒,調動了訓練的積極性。
3.培養(yǎng)學生的個性
小學生往往是通過興趣、愛好來進行田徑訓練的,但是他們對自己的特長或者潛能往往沒有一個準確的認識。隨著田徑訓練內容的增多,不同學生在不同方面的特長就逐漸表現(xiàn)出來了。出于對田徑運動的感性認識,在自己有弱點的某些項目上邊,他們每次都沒有別人做得好,時間一長,就會對自己失去信心,或者對田徑訓練產生厭煩情緒。所以,教師要認真觀察學生、了解學生,善于發(fā)現(xiàn)學生的特長,從而幫助學生正確認識自我,發(fā)現(xiàn)自己的特長,幫助學生樹立自信心。同時,鼓勵學生發(fā)揚自己的個性、培養(yǎng)自己的特長。敢于實踐、勇于發(fā)現(xiàn)、敢于奮斗,對于自己的優(yōu)勢方面,加強訓練,挖掘出最大限度的潛力,鼓勵學生在田徑訓練中磨練自己的意志,把自己的優(yōu)點合理并且完美地發(fā)揮出來,從而激發(fā)學生對自己的信心和對訓練的積極性。
三、身體素質和科學文化素質相結合
田徑隊訓練是為了增強身體素質,為以后的工作和學習奠定良好的基礎,不能為了田徑隊訓練而耽誤了科學文化課的學習。小學生田徑訓練的主要任務是培養(yǎng)小學生對體育運動的興趣,為更高一級的田徑訓練、比賽打基礎,并不是專門的訓練階段。因此,教師在進行田徑隊訓練時,要兼顧學生的科學文化課學習,努力做到學習、訓練兩不誤。
1.掌握學生科學文化課成績的變化
教師要及時與班主任聯(lián)系,對學生的科學文化成績及時了解,明確掌握。對于學生成績的波動、上課狀態(tài)的不同,及時發(fā)現(xiàn)原因,找出根源。如果在早上上課前進行了訓練,第一節(jié)課學生明顯不在狀態(tài):瞌睡、說悄悄話、心不在焉等,那么,就可能是早上的訓練不當造成的。如果學生在測驗中成績明顯下滑,同時在田徑隊的訓練中表現(xiàn)得過于活躍,那么,很可能就是學生把精力放在訓練中,而忽略了對科學文化課的學習。所以,田徑隊訓練效果和科學文化課的成績息息相關的,教師要善于發(fā)現(xiàn)、找出問題,正確處理。
2.積極引導,統(tǒng)籌兼顧
科學文化課的學習和田徑隊的訓練而這不是排斥的關系,而是互為輔助、互相影響。因此,不能專注于某一個而忽略了另外一個。對于出現(xiàn)重心偏移的學生,教師要積極引導,幫助學生統(tǒng)籌兼顧,力爭實現(xiàn)二者的有機交融,促進學生的全面發(fā)展。
(作者單位 江蘇省南通市郭里園新村小學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