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課程背景下的初中歷史教學要堅持“以學生的發(fā)展為本”,倡導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引導學生主動參與、樂于探究、勤于動手,全面提高學生的歷史素養(yǎng)。而要想有效地達到這樣預期的教學效果,就必須采取有效的教學策略。
一、精心導入,激發(fā)興趣
積極的興趣是一個人獲得知識、發(fā)展能力不可欠缺的心理品質。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學生一旦對學習的內容發(fā)生了興趣,就會產生強烈的求知欲望,就會驅使學生主動地去學習。我們的初中歷史教師應重視導入的設計,或以故事導人,或以猜謎導人,或以音樂導人,或以詩詞導人。以精彩的導人去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讓持久的學習興趣成為歷史學習的原動力,這樣,學生不僅可以享受到學習的快樂,課堂教學的有效性也會大大提高。精心設計新課的導人,能全面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增加學習熱情,讓課堂教學更有效。
二、營造氛圍,引發(fā)主動
教育家夸美紐斯曾經說過:“提供一種既令人愉快又有用的東西,讓學生們的思想經過這樣的準備之后,他們就會以極大的注意力去學習。”有了一種輕松、平等的學習氛圍,學生才能放下心來,主動探究,質疑問難,大膽交流,積極交往,取長補短,共同發(fā)展。這樣,我們的歷史教學效果一定會更加明顯。如果沒有營造出一個民主、寬松、愉悅的學習氛圍,教學不會那樣有效,也是不可能收到這樣好的教學效果。
三、鏈接生活,拓展思維
陶行知先生曾說過:“沒有生活做中心的教育是死教育,沒有生活做中心的學校是死學校,沒有生活做中心的書本是死書本。”新編的初中歷史教材不僅包含了政治史、經濟史、文化史,還包含不少社會史的內容,充滿著生活的色彩。美國著名學者杜威曾說過:“學校的最大浪費是學生在學校接受一種脫離生活的教育?!蔽覀円欢ㄒふ覛v史教學內容與現(xiàn)實生活的鏈接點,讓歷史與現(xiàn)實對接,努力挖掘歷史教材中現(xiàn)實生活的內容,幫助學生以古為鑒,反思現(xiàn)實,拓展思維,追尋并學會總結出歷史發(fā)展的一般規(guī)律。
總之,歷史的生命源于生活。我們的教師要盡量地引導學生聯(lián)系生活實際,使學生把學習到的歷史知識運用到實際的學習和生活中去。一定要從生活中不斷汲取營養(yǎng),讓枯燥的書本充滿生活的氣息,如果能達到這個要求,我們的教學就一定會更有效、更精彩。合理的教學設計,鏈接了學生的現(xiàn)實生活,拓展了學生的學習思維,提高了歷史課堂教學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