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摸石頭過河”是在一定距離內,不讓腳掉在地上并將三塊木塊快速移動過去的一種趣味體育活動。根據本人帶隊訓練和教學經歷以及與其他教練間的交流,本文得出以下幾種動作方法,現(xiàn)與各位同行探討。以下以左腳在前向左移動為例。
一、跳步法也稱平步法。預備姿勢:雙腳分別踩在兩塊木塊上,雙膝內扣,全蹲,重心落在左腳上,上體略向前傾,大腿用力,左手拿第三塊木塊置于線后。開始:當?shù)谌龎K木塊橫放落地時,兩腳跳或平移到第三塊木塊和第二塊木塊上,跳起的高度略高于木塊,身體保持預備姿勢,在右腳離開木塊瞬間,右手迅速去拿第一塊木塊并從胸前交至左手。如此反復跳移或平移,直至最后一塊木塊都越過終點線。此種方法簡單、易學、實用,但在跳動和平移過程中,容易產生從木塊上掉下來的現(xiàn)象,當正確掌握動作要領后,反復練習,動作才能熟練,移動才能更快、更穩(wěn)。
二、轉身法分前轉身和后轉身。現(xiàn)以前轉身為例。預備姿勢同跳步法;開始:左手豎放第三塊木塊時,身體以左腳為軸向左轉體180度,右腳落在第三塊木塊上,左手迅速拿第一塊木塊,向右轉體180度放木塊,左手再放,如此反復轉身前移,直至最后一塊木塊過線。轉身移動的難點在于轉身的速度、頻率較其他種要慢,但此種方法步幅較大、較穩(wěn)定。通過練習也可以達到比較好的效果,高個學生練習效果會更明顯。
三、交叉步法也分前交叉和后交叉?,F(xiàn)以前交叉為例。預備:雙腳分別踩在兩塊木塊上,置于線后。膝蓋微曲,彎腰,身體前傾,重心落在左腳上。開始:右手放第三塊木塊的同時,右腳從左腳前方交叉過去,右手拿第一塊木塊胸前交至左手,左手放,左腳跟進踏上木塊。如此反復交叉前進,直至都過線。交叉步這種移動方法難點在于交叉的瞬間,應快速完成木塊轉交,左右腳跟進的配合動作。此種方法具備前兩種方法的優(yōu)點:速度快,重心不起伏,但需要好的平衡能力和協(xié)調能力,比較適合高年級的學生。
摸石頭過河這項教材是在新課標理念下創(chuàng)設的一項單人、多人完成的體育游戲活動。這項教材使學生融入到“過河”的情景中來,讓學生在過河的過程中充分發(fā)揮自主的主觀能動性和思維創(chuàng)造性,在河中巧妙的移動著“石頭”。通過過河,使學生的下肢力量、身體的協(xié)調性、平衡能力以及團隊合作能力得到發(fā)展。同時本教材也以堅持“健康第一”的指導思想發(fā)展學生,重視學生的主體地位以及個體差異的情況,激發(fā)學生運動興趣,確保每個學生都能參與進來,使他們形成終身體育的意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