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編者按]:2011年6月14日,沈陽市中小學體育校本課程培訓暨沈陽市渾南新區(qū)第二小學“體育校本課程研究”現場展示會在渾南新區(qū)第二小學召開,渾南二校向與會代表展示了校本特色操:身體素質天天練、形體操、跑跳操和英語操,孩子們以挺拔健美的身姿、新穎整齊的動作得到了大家的稱贊。另外,在活動現場,二校的三位老師分別執(zhí)教了一節(jié)課,充分展示了校本課程研究的成果:李麗老師的“形體基本功訓練”,王磊老師的“跪跳起”,楊萍老師的“形體——把桿練習”。
本刊特邀請沈陽市渾南二校校長叢蓮芳執(zhí)筆撰寫“做有意義的校本課程”一文以饗讀者,本文從“三本合一”“四步推動”“五大轉變”三大方面介紹了校本課程的開發(fā)研究,以期為全國學校的校本課程研究起到“它山之石”的借鑒作用。
我校自2006年以來,根據遼寧省“十一五”規(guī)劃課題《中小學體育校本課程資源開發(fā)的實驗研究》的總體規(guī)劃與要求,開展了校本課程研究“形體健美校本課程的資源開發(fā)與實驗”,取得了顯著的成果。我校緊緊抓住“校本”“課程”“行動”呈現出“三本合一”“四步推動”“五大轉變”的原生態(tài)體育形體健美校本課程的魅力。
一、校本課程確立的“三本合一”
我們體育校本課程的確立經歷了調查與分析、定向和定位的過程。它是基于對校情、師情、生情的“三情”的認真分析上,實現了“三本合一”:即以校為本,以師為本,以生為本?!瓣P注每個孩子的成長,綻放每個孩子的興趣,分享每個孩子的成功”是我校的辦學目標,我們確定了“新學校,新課程,用特色課程改變每一個學生氣質”的內塑氣質修養(yǎng)、外強體魄形象的“形體健美”校本課程。
二、校本課程實施的“四步推動”
學校建立了足以穩(wěn)健操作的管理機構,成立了三級管理組織。管理格局中的強力支點,課程開發(fā)機構人員的廣泛空間,促發(fā)著校本課程實施中經歷的“四步推動”更加有效。
第一步:校本教材的開發(fā)
對現象的掌握讓我們在創(chuàng)編學校校本課程時能立足于對數據的科學分析,對生情的準確把握。我校校本課程開發(fā)的模式是調查——論證——評估——開發(fā)——實施。調查是教師在實踐中對自己所面對的教學對象進行調查分析,確定校本教材;論證是針對研究結果,從對學校特色發(fā)展的需要,確定校本課程的總體目標進行論證,制定校本課程的大致結構,對校本課程做出相應的價值定位,并制定《校本課程綱要》;評估是針對《校本課程開發(fā)指南》是否合理、可行與有效展開;開發(fā)是圍繞建立校本資源庫,進行課程資源開發(fā)的工作過程;實施是將確定的教材與教學內容逐步納入課程體系進行教學。在校本課程實施過程中逐步形成與完善對學生學業(yè)成績的評定標準與評價方式、教師對課程實施過程的評定標準與評價方式,并不斷提出改進建議修改實施方案。
第二步:校本教研的助跑
我校的校本課程建設有兩個主要特點,一是資源介入多,二是專業(yè)起點高。開課伊始,學校就先后聘請三名專業(yè)教師任教。每位教師在課堂教學中都爭做最好的自己。自加壓力,苛求成長,他們都有自己的職業(yè)成長計劃書。學校也制定了校本教研的基本框架,認真落實“四個一”,彰顯“教師教學有特點,學生學練有特長” 的體育教學特色:
?。?)人人有研究課題,每年落實一項成果;
?。?)人人有教學特色,每月展示一堂精品課;
?。?)人人參與教研活動,每周有一個研究課題;
(4)人人開放平時體育課,每日有一節(jié)公開課展示。
結合基地校建設和校本課程實驗,認真實施“四個抓實”:
?。?)抓實課堂:做到每節(jié)實驗課內容充實,教法得當,學法有效,使學生學有所得,練有所獲。
?。?)抓實隊伍:定期不定期的對體育教師進行指導和培訓,并及時向主管領導通報學習、培訓進展情況,切實提高教師的業(yè)務水平和責任意識。
(3)抓實建制:為了充分發(fā)揮每位教師的作用,建立了問責制,按各自在這兩項工作中的分工,定期問責完成情況。
?。?)抓實過程:根據工作需要主管領導都要將下一步的工作安排提前做好安排,使每一位教師能有時間做好準備,減少困難,更好的享受工作過程的樂趣。
教師以研究者的心態(tài)置身于校本教研中,以研究者的眼光審視分析教學理論與教學實踐的問題。問題課題化、研究常態(tài)化、課堂個性化形成了教師自主規(guī)劃和發(fā)展的特質。這樣的校本教研以行動推動研究,以研究提高行動效益,實現了個人發(fā)力和共同發(fā)力的效力增值。
第三步:校本課堂的高效
學生的幸福在課堂,教師的成長在課堂,以課堂教學為核心,是發(fā)揮校本教材在學校體育特色發(fā)展的重要環(huán)節(jié)。自校本課程實施以來,我們就一直不斷探索“高效課堂”,構建科學合理的課堂教學模式。在認真上好每一堂課的基礎上,每一個教學單元的結束,都要對學生的相關素質機能進行測評,并根據測評結果制定相應的改進措施。為了提高教學水平,學校規(guī)定了日開放課,周示范課,月精品課的教學要求,力求每一節(jié)課都體現各自的教學特色,力求每一節(jié)課都能教法多樣、學法有效。
第四步:校本操作的模式
在這一環(huán)節(jié)中我們主要注重利用好學校體育的發(fā)展時空,抓好“四個時機”,即:抓好大課間,用好集中全體練的時機;抓好活動課,用好發(fā)展學生個性和自主鍛煉的時機;抓好各項比賽,用好有利于競爭、激勵的時機;抓好集體備課,用好展示各自才能的時機。
為了確保校本課程卓有成效,根據身體素質機能形態(tài)的測試結果和平常表現以及學校遠期發(fā)展目標,學校還啟動了“五二”健康、健美工程(即:每年兩次運動會(體育節(jié));每學期至少學會兩套健身操;每個教學單元至少學會兩種發(fā)展身體素質的方法;每天保證兩個小時的體育鍛煉;每課保證形體、素質兩個內容的課課練)?!拔宥】怠⒔∶拦こ獭笔菍π1菊n程的應用管理模式定位,是校本課程的拓展與延伸,也是課程建設的重要內涵。
三、校本課程成果的“五大轉變”
我校的體育校本課程因為融入了太多的思考和智慧,才實現了如今校本課程成果從量到質的轉變,由點到面的飛躍,從實踐到理論的突破。
1.校本空間由“課堂”到“課間”的轉變
課間或課余是另一種形式的課堂,是孩子成長的另一個重要時空。形成課間文化,讓所有的教師都承擔起形體健美教師的職責,班主任教師根據測試結果制定班級課間健身計劃,科任教師課前的“科學坐姿”練習以及平日的一個提示孩子挺拔身姿的小小動作,這一切都是他們在用行動貫徹著我們的校本體育。學校的形體系列大課間活動已成為體育工作的最大亮點。每個學生都掌握了形體操、健美操、英語操等多套自編操,解決了校本課程的無縫隙覆蓋。我們還配備并施行“三導師制”,體育教師、班主任、家長是每位學生導師,實現課堂內外、學校內外結合,形成無縫對接。
在這種情況下,新的活動形式出現了,這種形式就是組建社團,這一環(huán)節(jié)有以整班為單位全體普及的,有以學生特長為板塊的重點拔高的,形成了學校校本課程發(fā)展的三個階段,即:全面普及—分塊推進—重點培養(yǎng);也邁上了體育校本前進的三個臺階,即:形成氛圍—人人參與—推出精品。校本課程成為了閃爍著個性光輝、散發(fā)著鮮活氣息的,深受學生喜愛的特色課程。
2.校本實施由“單項運動”向“全面聯(lián)動”的轉變
在我校,體育工作不是孤立存在的,而是做到了與藝術、英語等學科的整合,形成了相互借助、相互補充的全面聯(lián)動新格局。
德育處提出“爭做五種人”,其中“爭做健美人”的目標旨在磨練意志,增強自信;教導處提出“構建高效課堂”,為的是讓孩子有更多的時間去強體;英語組教師編排了十二套英語操,學生在學習英語的同時健美了身體;音樂組教師創(chuàng)編了幾十套形體訓練操,充實了校本教材內容,活躍了學生課余生活。我們還做到了家校聯(lián)動,假期的作業(yè)中總會有做健美操等體育作業(yè)元素。
3.校本目標由“幾個美少年”向“每個孩子都很美”的轉變
校本課程是為實現目標而提供的教育的載體和平臺,在這個過程中,我們的終極目標也是唯一目標永遠是孩子的變化與成長,它也是校本體育的追求。為真正實現校本課程的教育目標,學校確定了全面普及的初級目標,學校“四大普及”中“人人會打羽毛球,人人會做多套健美操”就是契合校本課程的特點和目標而確立的。
4.教師由“一枝獨秀”到“全體優(yōu)秀”的轉變
校本課程的開發(fā)與實施使學科教師們不再是一枝獨秀。校本課程開發(fā)與實施機構的每位成員如和諧的兄弟姐妹,互幫互助、共同進步。為了實現專業(yè)成長,全體優(yōu)秀,他們齊步走。是校本課程研究匯聚了他們的智慧,促進了他們業(yè)務的提升。
5.體育工作由“體育課程”向“體育文化”的轉變
我校所承擔的《形體健美及身體素質校本課程的資源開發(fā)與實驗》作為為省優(yōu)秀實驗項目,已順利結題。該實驗對學生體質健康測試的結果表明,我校學生的柔韌素質、肺活量遠高于省內平均水平。此項實驗成果現已成為貫穿學校體育工作的主線,并向學校體育的各個方面拓展。如今一至六年級全部開設形體與健美課程,真正實現“外練體質,內提氣質”的變化。
“五大轉變”既是我們校本課程開發(fā)與實踐的成果,也是展望校本課程的新起點,我們知道,漫長的體育校本課程研究與實踐剛剛萌芽,它還帶有草根的芳香,更帶有泥土的氣息?!白鲇幸饬x的校本課程”的宗旨是我們的目標,也正是因為目的清,方向明,學校有了屬于自己生命的“因校制宜”的課程,教師有了融入其中和學校一起主動發(fā)展的狀態(tài),學生有了樂在其中、美在其中的幸福成長的童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