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一個黑黑臉蛋戴副眼鏡,穿著樸素運動服裝的農村體育老師來到場地時,全場都肅然起敬,人們好奇地猜著這位老師的年齡,許多人以為他五十歲左右,當聽到廣播員介紹時,才知道王老師只有35歲。這時一群虎頭虎腦、樸素純真的四十多個農村孩子出場了,其中四個孩子兩人一組抬著一個大籮筐,筐的上沿用陳舊的帆布裹著,筐內裝著有些發(fā)舊的籃球,他們帶著怯懦、好奇、自信和興奮跑步進入籃球場,全場給這群孩子們報以熱烈的掌聲。
上課開始后,當老師宣布課的任務、要求時,他的聲音略帶顫抖、哽咽,可全場看課老師沒有一人議論,沒有嘩然。學生繞籃球場慢跑做準備活動,并沿三分線、邊線、底線、中線、罰球線做各種腳步移動、防守動作來熟悉場地,使同學們對籃球場有了清楚的了解。練習開始,學生自由組合兩人一球跟老師做熟悉球性練習、體前變向換手運球基本技術,一人持球練習體會體前變向一人模仿糾錯、觀察積極配合,然后互換,接著是學生根據能力自由組合,大家自選位置,整個場地男女生混合站位進行自主練習,提高體前變向換手運球能力,小組比賽更是激烈有趣,到了學生展示環(huán)節(jié),一開始只有幾個同學舉手要求展示,在老師的鼓勵調動下,所有持球學生都積極要求展示,他們繞無球同學做體前變向換手運球技術動作,個個做得有模有樣,課堂氣氛達到高潮。練習結束當老師詢問學生課的感受時,部分同學面帶羞澀,語言樸素,生怕說錯反而結結巴巴。教學過程中采用了教師示范、探究式教學、自主學習、合作式學習、相互糾錯、學生展示、實戰(zhàn)運用的方法。
在教學過程中王老師沒有華麗的語言,也沒有太多的隊形變化,但它展示了一堂實實在在的農村體育課,最后老師以一段感恩詞結束了本課,語句樸實誠懇,從學生的表情能看出他們懂得了老師所講的含義。
(甘肅省蘭州師大附中 73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