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加坡在獨立前,國有土地的數量約占國土總面積的60%左右,新加坡獨立以后,國家通過強行征用個人土地的辦法擴大了國有地產,用于國家建設,全國私人占有的土地面積已由獨立前的40%下降至20%左右。
澳大利亞的土地在英國殖民初期,即宣布全國土地歸皇家所有,以后,有些土地無償給予私人使用,有些實行租賃制(只要繳納少量租金或費用,就可得到租約或許可證)。澳大利亞的農場土地有私人所有和從皇家或州政府租賃土地兩種形式。
新西蘭的土地所有制與澳大利亞相似。殖民時期,政府從毛利人手中通過購買得到土地,這些土地一部分以公開拍賣方式出售給私人,另一部分成為皇室土地。后來政府為了防止土地成為少數人的財產,決定不再出售土地,改為出租,租賃土地者稱為“租借持有者”。目前,新西蘭土地所有權有三種形式:私人所有、皇家所有、租借持有。
美國是市場經濟體制最發(fā)達的國家。近年來,為了保護耕地,美國使用了一些辦法,其中一種辦法是由政府征地,并實行保護;另一種辦法是土地開發(fā)權購買,實際上把土地的部分權益變?yōu)楣?。此外,?lián)邦政府2002年通過了《農田安全和農村投資法》,為州政府、地方政府、非營利的組織提供9.85億美元的資金支持用于耕地保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