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敢于放手——發(fā)揮學生的主體性
要充分發(fā)揮學生的主體地位,就要提高每位學生在課堂上的參與度。我們應把政治課堂變成一個學生展示自我、提高自我的舞臺,讓每位學生都成為這個舞臺上的演員。什么是有效的參與呢?我認為有效的參與是教師上課時能真正調動每位學生的腦、口、眼、手、情感等的真實參與,從而達到師生、生生交流合作的和諧共振。而有的教師上課太“霸道”,講課時口若懸河、滔滔不絕,從上課到下課,自始至終都在講。我聽過一堂課,一直是教師“包場”,好不容易到最后十分鐘出了幾個習題,本以為該讓學生講講練練了,可這位教師還是一講到底、包辦到底,一點不給學生發(fā)言的機會。這樣教師講得很累,學生聽得更累。你想,教師唱“獨角戲”的課堂學生能喜歡嗎?
二、巧妙設疑——把握教師的主導性
當然,發(fā)揮學生的主體性并不意味著教師在教學中的地位下降。在打造優(yōu)質高效政治課堂的過程中,教師的主導作用是不可或缺的。教師對學生進行積極合理的引導,有利于促進學生積極主動學習。例如,我曾經執(zhí)教過一堂市級公開課,課題是《樹立創(chuàng)新意識是唯物辯證法的要求》。這堂課的內容很抽象,于是我在課堂的導入部分多花了些心思。導入新課時,我用了一段化蛹為蝶的視頻,伴隨著《梁祝》小提琴協(xié)奏曲,讓學生直觀感悟了蝶變的過程,這時我拋出了三個探究小問題:蝶對蛹的否定是外力作用的結果嗎?蝶對蛹實現(xiàn)了質的飛躍,生命的升華,這體現(xiàn)了什么道理?蝶從蛹的母體中孕育而來,繼承了它的部分基因,這又體現(xiàn)了什么道理?這樣,學生跟隨教師的思路積極思考和探究,他們討論得很積極、很投入,課堂效果頗好。
三、激發(fā)興趣——營造愉悅的學習氣氛
興趣是激發(fā)學生學習的最大動機??鬃釉唬骸爸卟蝗绾弥?,好之者不如樂之者?!边@就深刻說明了學生學習效率的高低和學習效果的好壞與學生的學習動機是否強烈密切相關。學生的學習動機強,學習積極性就高,就能把學習當做一件愉快的事來享受,全身心投入,學習效果就會明顯提高。因此在教學中,我們要重視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為此,我們可以根據需要變換教學方式,如在講授《樹立正確的金錢觀》一課時,我嘗試采取辯論賽的方式組織教學。課前,我設計了兩個辯題:正方:金錢是財富的象征,我們應把賺錢作為人生追求;反方:金錢是萬惡之源,我們不應把賺錢作為我們的人生追求。課堂上,我讓學生在預習的基礎上自主選擇辯題組成正反兩方進行辯論,效果非常好,學生在爭論中與教師的引導下樹立了正確的價值觀。只要精心準備、積極探索,政治課就可ZVlOoavAAgMlcStnRebEDg==以上得非常精彩。
四、總結升華——強化有效課堂的點睛之筆
我們教師已經習慣了每堂課都給學生做一個小結,學生也習慣了由教師來做總結,但我覺得這樣的總結索然無味,也沒有什么好的效果,好的課堂總結應該能起到畫龍點睛的作用。在《樹立創(chuàng)新意識是唯物辯證法的要求》這堂課的總結部分,對應新課導入部分,我是這樣設計的:“蛹看著美麗的蝴蝶在花叢中飛舞,非常羨慕!蛹問:‘我能不能像你一樣在陽光下自由地飛舞?’蝴蝶說:‘第一,你必須渴望飛翔;第二,你必須有脫離你那非常安全、非常溫暖的巢穴的勇氣。’蛹問:‘這是不是就意味著死亡?’蝴蝶回答道:‘從蛹的生命意義上說,你已經死亡了;從蝴蝶的生命意義上說,你又獲得了新生,獲得了生命的升華?!瑢W們,你有什么感悟?”當我把《破蛹化蝶》的小詩呈現(xiàn)在大屏幕上的時候,教室里鴉雀無聲,我想此時無聲勝有聲。過了一會兒,我富有感情地朗誦了一段教師寄語:“假如你甘愿做一只蛹,懦弱的蜷縮在陰暗的角落暗自神傷,那樣即使有人為你打開一扇天窗,你也終日不見陽光;假如抬起你那低垂的頭,勇敢地破繭而出,你將會變成那只美麗的蝴蝶;假如你現(xiàn)在還沒有破繭換蝶的力量,至少應有破繭換蝶的勇氣。假如你仍沒有破繭換蝶的勇氣,至少應有破繭換蝶的姿態(tài)!同學們,拋開心靈的桎梏,想一想生命中那只翩然而來的蝴蝶吧。要么沉淪,作繭自縛;要么爆發(fā),破繭而出。同學們,讓我們勇于挑戰(zhàn)自我、戰(zhàn)勝自我、超越自我、鑄就人生的輝煌!”教室里頓時響起雷鳴般的掌聲。這樣的結尾升華了主題,耐人尋味,起到了畫龍點睛的作用。[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