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春蕾
新課程猶如一場及時雨降臨人間,隨即滲透到了校園的每一個角落,它強調學生要主動地參與課堂,在課堂上真正動起來,成為學習的主人,改變了過去傳統(tǒng)的單純的傳授知識的教學方法,令師生耳目一新。
新《英語課程標準》強調通過英語學習和實踐活動,掌握英語知識和技能,提高語言實際運用能力,在教學實踐中也就是:在課中,讓學生通過玩、唱、聽、說、讀等各種活動學知識,在課后,讓學生通過讀、說、演等活動用知識,真正達到“學以致用”的目的,那如何開展各項教學活動達到這一效果呢?
一、抓好字母教學,培養(yǎng)興趣
在教學實踐中,我發(fā)現所有初學英語的學生都對英語很感興趣,也許是它的讀音讓每位學生感到新鮮、有趣的原因吧!可是幾堂課下來,枯燥的字母教學就讓學生失去了對它的興趣。而字母教學又是英語基礎教學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對今后的英語教學起著舉足輕重的作用。如果教師能創(chuàng)造性地設計教學過程,很好地利用教具——字母卡片,教學時充滿樂趣,就能讓學生喜歡學字母,從而喜歡學英語。
1.點名
26張字母即是每個學生的名字,教師點字母,持卡片的學生即站起來應答:“Here I am.”出錯或慢者將被收去卡片,呈報字母的速度可越來越快,堅持到最后的學生即為勝者。
2.找鄰居
教師將字母卡片發(fā)給學生,每人一張,教師任意說出一個字母,要求持有該字母的學生和該字母相鄰字母的學生隨即站起來,并按順序報出所持字母,即找鄰居。凡出錯或說錯的學生將被收去卡片,發(fā)給別的學生。
“良好的開端是成功的一半?!睂W生在有趣的活動中輕松地掌握了字母,對英語也產生了興趣。興趣是點燃智慧的火花,是克服困難的一種心理因素,是學習知識的動力。盡管字母易與拼音混淆,可通過教師精心安排的一系列的教學活動,學生體會到了學習英語的快樂,樹立了自信心,自然也就樂學了。
二、開展多種切實有效的教學活動,激發(fā)動機
如果說初學者是靠興趣,新鮮感來學習英語的,那么今后漫長的英語教學如何保持這種新鮮感?就需要激發(fā)學生的學習動機,需要靠教師的教學藝術,靠教師組織切實有效的學習活動來誘發(fā)學習動機。德國教育家第斯多惠曾說過:“教學的藝術不在于傳授的本領,而在于激勵、喚醒、鼓舞?!睂嵺`證明,英語歌曲、游戲活動、富有韻味的兒歌等教學活動是成功、富有成效的教學方法。
1.英語歌曲
在英語教學中,英語歌曲有著不可替代的作用。它就像一支鮮艷的花朵在課堂上綻放,吸引著孩子們求知的目光,熏陶著孩子們純真的心靈。歡快的曲調、動感的音樂、幽默的歌詞都深深地感染學生。課前5分鐘除了安排Free talk,還可以安排一首輕松歡快的英語歌曲,即可把學生因課間活動而失散的注意力拉回來,也給學生創(chuàng)設了一個良好的說英語的環(huán)境,學生因此也興趣盎然。如在教學牛津小學英語5A Unit 3 At a Music Lesson中Read and say時,在進行簡單的Greeting后問學生:“Can you sing the song ‘In the classroom ?”學生們異口同聲地回答:“Yes, I can.”教師隨即播放歌曲,當優(yōu)美的樂曲響起時,學生們就不約而同地拍起手來,“What's in the classroom, in the classroom…”歌聲是那樣響亮,每一個學生都以最佳的學習狀態(tài)進入英語課堂。
心理學知識告訴我們,小學生活潑好動,有意注意時間較短,單一的教學方法會讓他們失去興趣。英語課往往需要學生大量的讀、說,跟讀、個別讀、齊讀,同桌操練、小組操練等方法雖然也在不斷地交換,可學生的興趣卻在下降,部分學生的表情甚至是在敷衍。如在教學牛津小學英語5B Unit 3 Hobbies的Ask and answer中,我讓學生操練句型Do you have any hobbies? Yes, I do. I like…雖然一再強調like的動詞后要加ing,可仍有一半學生操練時出錯,我靈機一動,何不把后面的歌曲“Do you have any hobbies?”先學一下。于是我就把最后的一部分提了上來。剛剛沉悶的課堂氣氛一下子跑了,學生們也來了精神,認真地學了起來。等學會了這首歌再來操練該句型,正確率明顯高了許多。
2.游戲活動
愛游戲是人的天性,特別是低年級的小學生,通過游戲能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鬃诱f“知之者不如好知者,好知者不如樂知者”。如果讓學生對所學的內容產生濃厚的興趣,他就會產生強烈的求知欲,積極主動地學習。這就需要教師精心設計各種游戲讓學生“在玩中學”,變“要我學”為“我要學”,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如在教學數字時,發(fā)現很多學生會從one數到twelve,可如果你讓他任意說一個數時,他往往還得從one開始數。為此我在教學中設計這樣的游戲,以小組為單位,說到什么數字就拍幾下手。等熟練了之后,教師再增加難度,教師說到什么數字,學生就要多拍一下,隨后再少拍一下。在游戲中,比速度,比反應,并有適當的獎勵,學生的熱情不斷高漲,在競爭與笑聲中,掌握了數字這一知識。
教師設計的游戲活動還應根據教材的內容,學生的年齡來,中、低年級的學生要簡單,易操作,高年級的學生的游戲要有一些難度,讓他們“跳一跳才能夠得著”。牛津小學英語5B At a PE Lesson就可以安排I say you do這樣的游戲。初學時教師發(fā)令,學生邊重復教師的口令邊做動作,這樣邊動手邊動嘴,學生身心完全投入,既利于學生掌握讀音,又利于發(fā)展學生的動作技能,提高了學習效益,等學生熟練了,就叫學生代替教師,其他學生聽他的口令做動作。在不知不覺中,學生就學會了知識,發(fā)展了學生的英語思維的能力,達到了語言教學的目的。
3.兒歌
有韻味的兒歌深受學生的喜愛,因為它節(jié)奏明快,瑯瑯上口,容易背誦,語調優(yōu)美。它的歡快節(jié)奏容易消除學生的大腦疲勞,使之產生興奮激動的情緒,還能培養(yǎng)學生的英語語感和節(jié)奏感。在教師創(chuàng)設的愉悅的課堂氛圍中,學生們能全神貫注,興致勃勃地參與教學活動。
在教學水果中,教師往往發(fā)現許多學生容易混淆各個水果,為此我編了這樣一個兒歌:Apple, apple蘋果味道好;Pear, pear梨子甜又甜;Banana, banana香蕉彎了腰;Orange, orange橙色或桔子;Peach, peach桃子水靈靈;Pineapple, pineapple菠蘿酸又甜。學生們手口都動起來,并配以一定的節(jié)奏,很快區(qū)分了各種不同水果。
語法教學在英語教學中是一個難題。如果教師能用兒歌這一生動活潑的形式,促使學生大膽開口說,不僅能提高學生的口語表達能力,而且可以幫助他們理解和掌握英語語法知識。5B教材中的難點是第三人稱單數肯定句,動詞要用第三人稱單數形式。為了讓學生更好地記住這一語法知識。在新授時,我運用了這樣的兒歌:“What do you do? Sweep, sweep, I sweep the floor. What do they do? Clean, clean, they clean the window. What does he do? Watches, watches, he watches TV. What does she do? Listens, listens, she listens to music.”等學生能熟練誦讀了,再讓學生觀察句型中動詞的變化,歸納其中的規(guī)律。這樣課堂不再是“教師講,學生聽”的局面,學生變得主動了,肯開口,肯動腦了,真正發(fā)揮了他們的主動性。
有位畫家說:“給我一抹綠,我會讓整個世界充滿綠色?!弊鳛榻處?,我要說,只有開展各項有效的教學活動,抓住教學活動中的每一個環(huán)節(jié),勤于思考,多做嘗試,才會于平淡無奇中發(fā)現美與樂,才能讓學生感受到英語學習的無窮魅力。
(作者單位:江蘇省常州市新閘中心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