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 敬 曲延倫
(1.兗州煤業(yè)股份有限公司鮑店煤礦,山東省鄒城市,273513;2.兗礦集團生產(chǎn)技術部,山東省鄒城市,273500)
鮑店煤礦103下03工作面位于十采區(qū)北部,是十采區(qū)3下煤層第三個區(qū)段的工作面,東起103下03切眼,西至設計停采線,北鄰回采完的103下02工作面,南與尚未開采的103下04工作面相鄰(103上01、103上02、103上03、103上04、103下01、103下02工作面均已回采完畢)。該工作面上部為已回采完畢的103上03工作面。由于103下02工作面回采結束的時間較短,采空區(qū)處于壓力未穩(wěn)定期內(nèi),沿空掘巷勢必受到動壓影響,巷道會出現(xiàn)不同程度的破壞和變形,影響行人、運輸和通風安全。例如103下02工作面沿空施工巷道時壓力較大,至工作面回采時巷道縮進量已達到2.5m。為確保該巷道安全施工及有效地控制巷道變形,我們采取加強支護措施,其效果顯著。
山西組3下煤層,厚度3.00~3.47 m,平均3.26m,黑色,暗煤為主,夾鏡煤及絲炭條帶或薄層,性脆易碎,硬度f=3.1;預計工作面內(nèi)局部發(fā)育有硬質煤體,最大厚度1.6m。工作面內(nèi)煤層產(chǎn)狀變化較大,總體趨勢為西高東低;工作面中西部較平緩;受兗州向斜影響,東部煤層傾角較大。十采區(qū)3下煤層與3上煤層之間的層間距平均厚約11.91m左右。該工作面范圍內(nèi)情況如下:
煤層偽頂不發(fā)育。
煤層直接頂為粉砂巖,厚度0.48~2.82 m,平均1.62 m,深灰色,致密較堅硬,泥質膠結,裂隙較發(fā)育,比較破碎,硬度f=4~6。
煤層老頂為中砂巖、粉細砂巖互層,厚度6.35~12.50m,平均9.67m;中砂巖,灰白色,成分主要為石英長石,泥鈣質膠結,堅硬致密,硬度f=8~10;粉細砂巖互層,灰-灰白色,成分以石英長石為主,含少量黑色礦物,斜層理和波狀層理發(fā)育,硬度f=8。
煤層直接底為粉砂巖,厚度0.15~3.11 m,平均1.01m,深灰色,主要成分為石英,次之為長石,泥質膠結,致密堅硬,硬度f=4~6,富含植物根部化石。
煤層老底為粉細砂巖互層,厚度11.48~13.17m,平均12.20 m,灰色,以細砂巖為主,夾粉砂巖條帶,水平層理發(fā)育,泥鈣質膠結,成分以石英長石為主,致密堅硬,硬度f=6~8。
回采完的103下02工作面,位于103上02工作面下方,工作面軌道巷沿103下01采空區(qū)施工,受其動壓影響,自掘進開始巷道即開始變形,直至回采時變形量已經(jīng)達到2.5m,嚴重影響巷道的通風、行人及運輸。巷道支護采用錨網(wǎng)錨索支護,錨索僅在頂板布置,每隔一排在巷道中部位置施工一根錨索,幫部各施工4根錨桿。鑒于103下02工作面沿空巷道施工的情況,我們必須改變原有的支護方案,進一步加強頂板及兩幫支護強度,以有效地控制巷道變形量。為加強103下03沿空側軌道巷圍巖的支承能力和支護強度,初步擬定支護方案為:兩幫均施工錨索,且沿空側幫補施工注漿錨索,頂部加密錨索施工密度。
初期,103下03軌道巷頂部施工6根錨桿,兩幫各施工4根錨桿,頂部錨桿間排距為800mm×900 mm,不布置錨索時為800(400)mm×900mm(±50 mm),布置錨索時為沿空側800(1200)mm×900 mm、非沿空側800(400、1600)mm×900mm。為加強103下03軌道巷幫部支護,施工至103下02工作面停采線位置后施工幫部錨索。沿空側幫部每隔2排施工1根3.5m長錨索,排距為2700mm,錨索布置在幫部肩窩下第1根錨桿位置,用錨索代替錨桿加強支護,與水平方向成25°仰角;幫部肩窩下第4根錨桿選用直徑22 mm、長度2000mm的等強度螺紋鋼錨桿,與水平方向成30°俯角。非沿空側幫部(南幫),每隔2排施工2根5m長錨索,水平布置,間排距為1200 mm×2700mm,第1根錨索布置在幫部肩窩下第1根錨桿與第2根錨桿中間位置,第2根錨索布置在幫部肩窩下第3根錨桿位置,用錨索代替錨桿加強支護。巷道支護斷面見圖1。
掘進工作面推進100m后,再對后部巷道沿空幫部采用新型注漿錨索支護,長度2500 mm,錨索間排距1200mm×1500mm,在兩排錨桿之間施工,并及時注漿。幫部支護示意圖見圖2。
(1)錨桿。頂部采用桿體型號為MSGLW—500、規(guī)格為MLⅣ22/2400Q/YZK 031型錨桿進行錨固。兩幫采用桿體型號為MSGLW—500、規(guī)格為MLⅣ20/2000Q/YZK 031型錨桿進行錨固(103下03軌道巷北幫肩窩下第4根錨桿采用桿體型號為MSGLW—500、規(guī)格為MLⅣ22/2000Q/YZK 031型錨桿進行錨固)。
(2)托盤。托盤規(guī)格尺寸不小于100 mm×100mm×10mm,其承載力應不小于桿體屈服載荷。
(3)頂部鋼帶。頂部布置GDⅡT 140/20Q/YZK 034鋼帶,鋼帶垂直中心線,為增加錨桿孔處的強度,錨桿另加托盤。
(4)金屬網(wǎng)。采用LW 40/3-S Z-1×7.5(3)Q/YZK 037菱形網(wǎng)。頂部滿背,兩幫鋪至幫部最下一根錨桿。金屬網(wǎng)搭接不少于50mm,搭接牢固,每隔150mm(±50mm)聯(lián)一扣,每扣擰夠3圈,扣扣相連,無網(wǎng)兜。
(5)鋼筋梯。103下03軌道巷幫部布置GT 12/3300Q/YZK 035鋼筋梯,兩幫呈“︱”字型布置,加工材質采用? 12mm的鋼筋加工,連接壓茬牢固,緊貼壁面。
圖1 巷道支護斷面圖
圖2 幫部支護示意圖
(6)錨索。頂部采用桿體型號為SKP 22-1/1700、規(guī)格為S K 22/5-1700Q/YZK 078錨索,幫部采用桿體型號為SKP 22-1/1700、規(guī)格為S K 22/5(3.5)-1700Q/YZK 078錨索。如地質情況出現(xiàn)變化,要根據(jù)現(xiàn)場情況調(diào)整錨索長度。5m長錨索錨固端采用2卷型號為MSCK 25/60Q/YZK 033樹脂錨固劑進行錨固,3.5m長錨索錨固端采用1卷型號為MSCK 25/60Q/YZK 033樹脂錨固劑進行錨固。錨索用的托盤為矩形,采用Q 235 A、抗拉強度375MP a及其以上、厚度為20 mm的普通碳素鋼板加工,托盤中心孔直徑比鋼絞線直徑應大2mm,規(guī)格為220mm×220mm。無論采用何種形式和材料的托盤,其承載力應與錨索極限載荷相匹配。
沿空幫部注漿錨索,采用? 22mm×2500mm、螺旋肋鋼絲樹脂端錨螺旋鎖緊中空注漿錨索,強度級別為1860MP a,單股破斷載荷不低于250k N。
圍巖使用注漿錨索加固是一種改善圍巖結構及其力學性質、提高圍巖自撐能力、降低支護成本、緩解巷道頂幫及底板壓力、改善巷道支護效果進行超前支護的有效方法。新型注漿錨索應用機理有:
(1)水泥漿液把圍巖和各種弱面充實,并把弱面和四周巖體重新膠結起來。
(2)注漿錨索先用專用錨索攪拌頭,進行錨索端錨,然后采用注漿實現(xiàn)全長錨固,將其錨固范圍內(nèi)的巖層用雙股高強度籠形注漿端錨錨索加固并施加一定預應力,在錨索的壓應力作用下,其錨固范圍內(nèi)的巖層產(chǎn)生壓縮,使其形成一整體,具有懸吊、擠壓、組合梁等作用,從而提高圍巖的整體穩(wěn)定性及其力學性能,增強巷道抗動壓變形的系數(shù)。
(3)支護高度增大,有效緩解巷道頂板壓力,使頂板應力向巷道周圍分解,有效減少巷道頂部壓力。
(4)注漿錨索配合加強鋼筋梯和金屬網(wǎng),使巷道成牢固的整體,避免因變形掉落矸石傷人。
水泥漿采用普通R 32.5硅酸鹽水泥,每袋50 kg,注漿添加劑為ACZ-Ⅰ,其配比為水∶水泥∶添加劑=1∶(2~3)∶(0.16~0.24)。開動攪拌機,先將清水加入到拌料桶內(nèi),再按比例加入水泥,水泥要粗篩去除雜質,混合攪拌均勻,攪拌時間不少于5m in,再按比例加入ACZ-Ⅰ注漿添加劑。漿液應混合均勻,無團塊,應特別注意桶角和邊上的材料,漿液不應過稠。攪拌均勻并使水泥呈漿狀后即可注漿。封孔材料采用細棉紗和快硬水泥,封堵長度不小于200mm。
采用Q B Z 20/7.0型氣動便攜式注漿泵對注漿錨索進行注漿,主要技術參數(shù)如下:
氣源壓力:0.5~0.63MP a;氣缸直徑:? 250mm;輸出壓力:6MP a;出漿量:50L/m in;耗氣量:42m3/h;重量:130kg。
水泥漿攪拌機采用D L 208型風動攪拌設備。
注漿錨索施工工藝為:打眼→安裝固定錨索→壓梯子網(wǎng)掛網(wǎng)→上托盤、緊固錨索→封孔→注漿。
施工過程中,巷道受未穩(wěn)定區(qū)動壓影響,頂幫出現(xiàn)輕微開裂。根據(jù)礦壓觀測資料(見表1),注漿后巷道幫頂位移最大處1.6 m,一般為0.7~0.9m,沒有出現(xiàn)大的冒頂片幫現(xiàn)象,保證了工作面順利通過。工作面通過時巷道幫頂位移量較103下02面顯著減少,有效減少了巷道維修工程量,加強了幫頂?shù)闹ёo強度,取得了良好的支護效果。
表1 103下03軌道巷測點觀測情況 mm
從表1可以看出,巷道頂、底板變形量較小,在10個測點中只有1處頂板下沉較多。巷道寬度普遍出現(xiàn)變形,達到1.6m的只有1處,其余均小于1.0m。從整體情況看,該巷道采取強化支護措施后效果顯著,較103下02沿空巷道變形量縮減了60%。
每米巷道注漿錨索加固的材料費用包括高強度錨索、注漿管、水泥、添加劑等,共計423.5元;每米巷道架棚支護的材料費用包括U型棚、坑木等,共計1498.6元。采用注漿錨索加固比金屬支架架棚,每米可節(jié)約支護材料費用1075.1元。
同時,減少了巷道修復量,避免了巷道損壞而造成的損失,保證工作面正常通風需求,保證礦井安全生產(chǎn)接續(xù),其效益不可估量。
與傳統(tǒng)架棚支護相比,施工方法簡單、快速,減輕了工人的勞動強度,減少了輔助運輸量,提高了安全可靠程度,效益顯著。注漿錨索施工設備輕便,施工工藝簡單,便于掌握,具有廣闊的推廣前景。
注漿錨索是一種適應破碎帶、裂隙發(fā)育區(qū)及沿空煤巖柱的有效加固方式,為巷道的有效利用奠定了基礎,并為沿空巷道支護提供了一條新的有效途徑。
[1] 錢鳴高,劉聽成.礦山壓力及其控制[M].北京:煤炭工業(yè)出版社,1991
[2] 郭周克.中厚煤層沿空留巷技術探索與應用[J].中國煤炭,2009(6)
[3] 何滿湖等.中國煤礦錨桿支護理論與實踐.北京:科學出版社,2004
[4] 朱川曲,王衛(wèi)軍,施式亮.綜放沿空掘巷圍巖穩(wěn)定性分類模型及應用[J].中國工程科學,200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