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鳳龍
淺談小學田徑運動員的選材
□劉鳳龍
田徑運動員的選材,就好比摩天大樓的根基。只有根基打得牢靠,大樓才能牢固可靠。因此,想要訓練出優(yōu)秀的小學田徑運動員,取得優(yōu)異的成績,選材就顯得尤為重要。只有選好材,訓練起來才能得心應手,取得優(yōu)異的成績。每次選拔,筆者都從四至六年級各班的學生中進行測試、篩選,放寬挑選面,這樣不僅可以選出真正有發(fā)展前途的好苗子,而且也解決了訓練過程中運動員年齡、運動成績不銜接,中間斷層的難題,使其更具系統性和保證學校田徑特色的可持續(xù)發(fā)展。下面就淺析一下小學田徑運動員選材應該注意的問題。
先天條件是指運動員本身所具有的條件。運動員的高矮與遺傳有很大的關系,可以參考他的父母或直系親屬,來推斷孩子身高的發(fā)展趨勢。還可以根據運動員的腳大、手大來推斷以后的身高。一般腳大、手大的人,成年后身材也會更高大。
短跳項目運動員在大多數情況下要求身材高大,足裸部要細,跟腱外深凹,足弓明顯,相對體重較輕,小腿要比大腿稍長。因為大腿長的人,擺動半徑長,折疊擺腿的速度慢,擺腿費勁,消耗體力相當大。另外,還要特別提示,步頻很快、步幅開闊的矮個運動員也不可忽視。優(yōu)秀的短跑運動員主要就是看步頻、步幅和身高。因為步頻是短跑運動員成功最基本的條件,是天生的,后天很難得到提高。對于小學生選材來說,只需步頻和步幅優(yōu)秀,身材高矮不是很重要。
中長跑項目選材標準要求體態(tài)勻稱、輕盈、偏瘦,此外,身體上無論哪一部分生長的不協調都會給運動成績帶來很大影響。對于小學階段中長跑運動員來說,身材高矮不是非常重要,就是現如今的世界大賽中,中長跑項目中取得冠軍的優(yōu)秀運動員身高也相對不是很高。筆者自己也有實踐經驗,曾經挑選過一名在班級女同學中身高排倒數的運動員,經過訓練,在區(qū)級小學組女子1500米比賽中取得第一名,市級1500米比賽取得了第二名的好成績。
身體素質是指運動員在運動過程中體現出來的速度、力量、耐力等方面的能力。運動員素質的高低,與遺傳因素相關,但也與后天的環(huán)境、營養(yǎng)、訓練有著密切聯系。立定跳遠、100米、耐力跑三項內容是挑選優(yōu)秀田徑運動員最基本的測試項目,也能體現出運動員本身的身體素質。立定跳遠可以檢測爆發(fā)力,100米可以測出運動員的速度、運動技術與協調能力,也是檢測身體素質最重要的一種方法。耐力跑測試運動員的心肺功能與意志品質。根據以上三項檢測,基本可以確定運動員身體素質的能力,同時也可以對被測對象做出大概的定向。即可以看出該運動員是適合短跳項目還是中長跑項目。在此基礎上,經過一段時間的系統訓練、觀察,就可以決定該運動員的參賽項目了。短跳項目運動員側重爆發(fā)力,100米賽跑要求速度快、運動技術要非常合理。中長跑則側重考慮心肺功能、奔跑技術和肌肉長時間做功的能力。此外,在運動生理學中提到的紅肌肉纖維與白肌肉纖維,紅肌纖維比例大,是中長跑選材的一個重要標準。因為在長時間做功下,紅肌肉纖維耐疲勞能力強。而白肌纖維比例高的運動員適合從事爆發(fā)性的運動項目,是短跳項目選材重要參考條件。
運動技術是指運動員在從事專項訓練時所做出的動作與技術。在平時的觀察與訓練中就可以發(fā)現運動員的運動技術是否合理,如做一些協調性、靈活性的練習、有的就會協調、輕松,有的就會僵硬、吃力。運動技術的合理與否對運動成績有著直接的影響。往往是協調性、靈活性、柔韌性較好的運動員,在專項技術上潛力較大,經過科學的訓練后,會突破現有的運動水平。
短跳項目的運動員在運動技術方面要求比較高。短跑對運動員的合理技術要求有:步幅開闊,蹬伸有力,擺動積極,步頻較快,動作輕松,向前效果好,重心穩(wěn)定,軀干保持適度前傾,擺臂積極有力,跑的直線性好。
跳躍運動都以騰越垂直高度或水平距離為目的,同屬爆發(fā)性用力的靈巧項目,技術結構皆由助跑、起跳、騰空和落地組成,因此,對運動員的協調性、靈巧性、柔韌性等都有很高的要求。
中長跑在技術方面的要求相對短跑可以稍微寬松。中長跑要求后蹬實效性好,前擺積極有力,兩臂以肩為軸前后擺動,與腿部動作協調配合,整個動作自然、放松,重心移動較平穩(wěn),跑的節(jié)奏較快。
運動員心理素質的好壞,直接影響著比賽中的競技水平,心里素質好的運動員,在比賽中才能發(fā)揮出正常的水平,有時甚至會超水平發(fā)揮。而心理素質不好的運動員在比賽中可能會發(fā)揮失常。所以,心理素質也是選材時要考慮的因素。在小學田徑運動員的選材中,教師可以在平時體育課或學校的各項活動中觀察。如:學校田徑運動會、測驗賽、班級、校際對抗賽等。通過觀察和比較某個同學在比賽中與平時的發(fā)揮,就能發(fā)現該同學是否具備一名優(yōu)秀運動員的心理素質。當然,觀察應該具有針對性,應該事先確定觀察人選,有目的地進行觀察。總而言之,一名優(yōu)秀運動員應具備堅強的意志品質、充滿自信、沉著冷靜、具有強烈的獲勝欲望。只有具備良好的心理素質,才能在比賽中得到充分的發(fā)揮。
根據本人多年的田徑訓練經驗,在一間有1200名左右學生的村小學中,每一個田徑項目都想選出具有一定天分的田徑苗子,幾乎是不可能的,而小學不存在特招生,沒有其他途徑可以補充,因此,作為小學田徑隊的教練員,就要注意選通才、培養(yǎng)通才。所謂的“通才”,就是符合體育運動的共同特點,在身體形態(tài)、機能和素質等方面比較好的人才,即通常所說的有“運動細胞”,適合從事體育運動的學生。把這些具有運動潛力的學生召集到運動隊,經過一段時間的觀察、試訓,對有發(fā)展前途或能代表學校參加比賽的運動員正式招入到運動隊中去,進行多方面,多項目的訓練,為以后的比賽做好準備,彌補專項人才的不足。
小學是基礎教育階段,小學業(yè)余田徑隊員的選拔是一項系統的基礎工作,小學體育教師要重視選拔和訓練工作的科學性,運動員成績提高的幅度與運動員的選材有直接關系,選材前期進行得好可以為上級學校選材和日后訓練打下堅實的基礎,能在很大的程度上解決不出成績、成材率低等難題。
(廣東省深圳市寶安區(qū)西鄉(xiāng)街道徑貝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