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軍
茶葉除了傳統(tǒng)品飲,還能夠拿來吃、拿來用,甚至可以作為飼料添加劑替代抗生素,業(yè)內認為深加工是茶產業(yè)的未來發(fā)展方向。有數據顯示,目前國內茶園面積已達195萬公頃,茶葉總產量為145萬噸,茶葉年總產值為900億元人民幣。2010年中國茶葉出口30萬噸,出口數量再次超過斯里蘭卡位居世界第二,出口金額達7.84億美元。目前,中國茶業(yè)已出現產大于銷的狀況,未來十年,這種現象會繼續(xù)擴大。因此,無論是從擴大消費領域還是從加快產業(yè)發(fā)展的需要,只有發(fā)展茶葉深加工、調整茶產品結構,才能促進規(guī)模與效益的同步增長。
作為世界第二大茶葉消費國的日本,以茶作為原材料加工的茶產品種類繁多,也是茶深加工文化、理念、技術以及產品的領跑者。 在日本,把茶葉加在各種食品,制成糖果,糕點和其他食品的產品很多,市場上大約有150多種。在食品中添加茶葉,一方面可以利用茶葉中的多酚類具有的抗氧化作用,保持食品的新鮮;另一方面可以使這些食品更加健康。茶葉除了在食品,飲料上廣泛應用外,還用茶葉的有效成分開發(fā)成藥品,保健品;用茶葉的除臭,抗氧化功能制成布,做成衣服,襪子和拖鞋等。茶葉應用領域不斷擴大,給茶葉深加工帶來廣闊市場。
記得1990年在日本留學時,看到超市和自動販賣機銷售聽裝烏龍茶飲料,當時覺得很好奇,茶還能涼著喝?茶還能做成飲料隨時隨地很方便地喝?2010年5月再次去日本觀察茶產品,無論是電車站還是超市茶深加工產品占據很重要的攤位。尤其引人注目的是,日本茶深加工最大的企業(yè)SUNTORY公司,繼近期推出抑制脂肪吸收的“黑烏龍茶”后又推出了預防血壓升高的“胡麻麥茶”;日本花王公司推出了促進脂肪消耗富含茶多酚的綠茶,大正制藥推出了預防血壓升高的“GABA綠茶”等。
茶葉深加工是指用茶鮮葉、成品茶,或是茶葉和茶廠的廢次品、下腳料為原料,利用相應的加工工藝生產出含茶制品的加工過程。茶制品可能以茶為主體,也可以與其他物質制成復合體。茶葉深加工技術可分為機械加工、物理加工、化學和生物加工及綜合技術加工。
近些年來,茶葉生產國和消費國均十分重視茶葉新產品開發(fā),歐美國家袋泡茶占茶葉總消費量的比例從70年代的2%上升到60%-90% ,日本茶飲料等新產品的消費量占茶葉總消費量的40%。印度、斯里蘭卡、肯尼亞于八十年代初將速溶茶制備技術投入產業(yè)化,目前己成為速溶茶生產的大國。日本、臺灣的茶飲料消費已超過碳酸飲料,居飲料市場的第一位。
近二十年來,國內茶葉深加工產業(yè)發(fā)展迅速,2010年,國內茶葉深加工產品只占中國茶葉總產量5%,但產值達300億元,占到了茶業(yè)總產值的近三分之一。
目前,國內茶深加工主要集中在以下領域:
第一類是速溶茶系列固體飲料,也是市場上種類和數量最多的茶深加工產品。速溶茶是在傳統(tǒng)茶加工的基礎上發(fā)展而成的,是一種具有原茶風味的粉末或粒狀的茶產品。由于現代生活節(jié)奏的加快,速溶茶已成為目前最受人們歡迎的茶葉制品之一。?以帝泊洱即溶普洱茶珍為代表的速溶茶已成為茶深加工產品的重要代表,熱水和涼水都可溶成為其引人注意的特點和賣點。速溶茶的特點是沖水即溶,容易調節(jié)濃淡,還可根據各自的喜好加奶、白糖、香料、果汁、冰塊等,既可熱飲又可冷飲,原料來源廣泛,不受產地限制,即可直接取材于中低檔成品茶,亦可用鮮葉或半制品為原料生產,容易實現機械化、自動化和連續(xù)化生產。?目前速溶茶系列產品主要包括純味速溶茶、調味速溶茶及茶與功能植物混合速溶茶等。純味速溶茶又包括速溶紅茶、速溶綠茶、速溶花茶等幾種。調味速溶茶又稱“冰茶”,它是在速溶茶基礎上發(fā)展起來的配制茶,起初多用來做夏季清涼飲料,加冰沖飲,故稱冰茶。
第二類是液態(tài)罐(瓶)裝茶飲料。即飲型罐(瓶)裝茶飲料是一種以茶葉為主要原料的茶飲料。這種飲料既具有茶葉的獨特風味,又兼具營養(yǎng)、保健和醫(yī)藥等功效,是一種多功能飲料,目前有40多種。這類飲料主要包括純茶飲料、調味茶飲料、含氣茶飲料以及保健型茶飲料。
第三類是茶酒。茶與酒在人類生活文化中的地位并駕齊驅,使人類生活豐富多彩。茶是溫和飲料,酒是刺激性飲料,兩者各有不同屬性,故以茶葉為主料釀制或配制的飲用酒獨具風味。?茶酒為我國首創(chuàng),自上世紀80年代以來,我國各產產生研制生產的茶酒約為10多種,大多酒精含量在20%以下,屬低度酒。?茶酒按加工工藝,可分為發(fā)酵性、配制型(模擬果酒的營養(yǎng)、風味加工配制而成)和汽酒等幾大類。
茶的最重要特征是保健功效,因此,茶功能食品是茶深加工產品的主流。研究發(fā)現,茶葉中的活性因子包括多酚類化合物、萜類化合物、茶氨酸、茶多糖、咖啡堿等,不僅具有很多的生理功能、包括調節(jié)代謝異常、抗氧化、抗癌或抑制腫瘤、抗炎癥、抑制微生物、調節(jié)免疫活性等,而且能夠預防很多慢性疾病或其他疾病。因此膳食中添加這些生物活性物質,通過膳食補充這些生理調節(jié)物質達到維持身體健康,或預防諸多疾病的效果。茶葉加工工藝的不同,使不同茶類的茶產品的功能也發(fā)生一些較大的變化,如綠茶以抗氧化、抗病毒、抗腫瘤以及炎癥等功效為主,普洱茶熟茶經過人工或自然陳化發(fā)酵,調節(jié)代謝的功效更為顯著。最近研究表明,茶葉中的咖啡堿具有顯著的降血糖作用。因此,只有不斷加大茶學基礎和應用研究力度,才能開發(fā)出更多茶的新功能。
目前,中國茶葉產業(yè)除傳統(tǒng)茶類外,科技含量較高的深加工產品不斷推出,茶飲料、茶食品、速溶茶滿足了人們日益加快的生活節(jié)奏需要,茶多酚、茶氨酸、茶色素等茶葉提取物產品已成為許多人保健甚至治療的首選。利用茶葉提取物開發(fā)具有更高附加值的天然藥物、健康食品、茶飲料、個人護理品、植物農藥、動物保健品等終端產品,必將成為中國乃至世界大健康領域的重要支柱產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