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金宏
(嘉應學院,廣東 梅州 514015)
大學生目標追求的入世出世心理調(diào)查分析
何金宏
(嘉應學院,廣東 梅州 514015)
采取分層隨機抽樣方法,抽取465名在校大學生進行問卷調(diào)查。問卷回收后,使用SPSS19.0進行數(shù)據(jù)管理與統(tǒng)計。大學生目標追求的入世心理比出世心理要強;不同學歷、成績水平、家庭教養(yǎng)方式和家庭經(jīng)濟情況對大學生目標追求的入世出世心理,具有不同程度的顯著差異。
大學生;入世心理;出世心理
我國傳統(tǒng)文化中入世和出世心理互補,無論從哲學還是從宗教方面來看,都提倡入世和出世統(tǒng)一。這種態(tài)度從古至今對個人甚至國家產(chǎn)生著重要的影響,也為現(xiàn)代人提供了一種理想的人生模式和人生態(tài)度。本文將從心理學的角度,通過相關(guān)調(diào)查數(shù)據(jù),了解當今大學生的入世和出世心理情況。目標追求的入世出世心理屬于動機系統(tǒng),與成就動機相類似,但又有所區(qū)別:目標追求的入世出世心理是屬于一種文化心理,而成就動機屬于一種社會性動機。兩者從不同的角度看待類似的問題,可以增添一個研究的角度。
采取分層隨機抽樣方法,抽取某高校在校大學生465名進行問卷調(diào)查。收回問卷432份,有效率為92.90%。測量工具采用楊宏飛2006年編制的調(diào)查問卷[1],包括18個項目,分兩個維度四個因子,入世維度由拼搏精神和在乎結(jié)果組成,出世維度由平常心和低要求組成。采用 7點量表:1=非常不同意,2=不同意,3=有點不同意,4=既不同意也不反對,5=有點同意,6=同意,7=非常同意,因子分值越高表示該因子越強。該量表兩個維度的α系數(shù)為0.76、0.69;分半信度為0.76、0.67;再測信度為0.67、0.67。問卷回收后,用SPSS19.0對數(shù)據(jù)進行輸入、整理、統(tǒng)計分析。
1. 入世出世心理描述性統(tǒng)計
表1為大學生目標追求的入世出世心理的基本情況。由表可見,大學生的入世心理(M=4.94,SD=0.784)普遍比出世心理(M=4.39,SD=1.009)強,在四個因素中,拼搏精神分數(shù)最高,其次是在乎結(jié)果,再次是平常心,最弱的是低要求。這符合當代大學生的心理特點,因為他們正處于人生的奮斗時期,積極追求目標是他們的主流精神。
表1 入世出世心理描述性統(tǒng)計(M±SD)
2. 學歷的影響
由表2可見,不同學歷(本科和??疲┑拇髮W生目標追求的入世出世心理有著顯著差異。其中,不同學歷的大學生在出世維度上有顯著差異(t=-2.115,p=0.035);在入世維度中的拼搏精神因素上有顯著差異(t=-1.985,p=0.044);在出世維度中的平常心因素上差異明顯(t=-1.999,p=0.035)。
導致這種差異的主要是由于我國高等院校多年擴招,大學生數(shù)量急劇增加,在一定程度上出現(xiàn)了學歷“貶值”現(xiàn)象,使得??茖W生產(chǎn)生“低人一等”的感覺。??茖W生更需要通過調(diào)整自身的出世心理,尋求內(nèi)心平衡,因此專科學生比本科學生的出世心理強;為使自己成為社會需要的人才,??茖W生更希望通過努力奮斗來增強自身的技能。因此,他們學習的動力比本科學生要強;本科學生與??茖W生的平常心有顯著差異。除第二點可以表明這個差異外,??茖W生更能坦然接受自己的現(xiàn)實情況,并且努力向上。
表2 學歷的影響(t檢驗)
3. 成績水平的影響
由表3可見,經(jīng)過LSD多重比較,在拼搏精神因素上,成績?yōu)樯险吆蜑橄抡哂蟹浅o@著差異(M=5.35,SD= 1.126,M=4.87,SD=1.097,p=0.004);成績?yōu)橹姓吆蜑橄抡咭灿酗@著差異(M=5.19,SD=0.892,M=4.87,SD=1.097,p=0.021)。在低要求因素上,成績?yōu)樯险吆蜑橄抡哂蟹浅o@著差異(M= 3.75,SD=0.167,M=4.26,SD=0.1935,p=0.048)。在乎結(jié)果、平常心等因素均無顯著差異。
表3 成績水平的影響(方差分析)
4. 家庭教養(yǎng)方式的影響
表4 家庭教養(yǎng)方式的影響(方差分析)
由表4可見,經(jīng)過LSD多重比較,在拼搏精神、平常心和入世維度上均有非常顯著差異,表現(xiàn)為在拼搏精神因素上民主型和專制型的顯著差異(M=5.25,SD=0.966,M=4.82,SD=0.956,p=0.008);民主型和溺愛型有極其顯著差異(M=5.25,SD= 0.966,M=4.12,SD=0.886,p=0.001);放任型和溺愛型也有非常顯著差異(M=5.17,SD=0.824,M=4.12,SD=0.886,p=0.004);在平常心因素上民主型和專制型有非常顯著差異(M=4.67,SD=1.110,M=4.26,SD=1.200,p=0.034);民主型和溺愛型有非常顯著差異(M=4.67,SD=1.110,M=3.83,SD=1.576,p=0.036);放任型和溺愛型有非常顯著差異(M=4.71,SD=1.128,M=3.83,SD=1.576,p=0.039);在入世維度上,民主型和溺愛型有非常顯著差異(M=4.98,SD=0.765,M=4.300,SD=0.784,p=0.016);放任型和溺愛型有非常顯著差異(M=4.91,SD=0.818,M=4.300,SD=0.784,p=0.041)。
造成這種情況的主要原因是由于大多數(shù)參與問卷調(diào)查的學生家庭是民主型的,專制型、放任型和溺愛型家庭居于少數(shù)。在民主型的家庭中,個體有更多的自主權(quán),在其成長過程中,養(yǎng)成了責任心強的品質(zhì),因此拼搏精神比較強。
5. 家庭經(jīng)濟情況的影響
由表5可見,經(jīng)過LSD多重比較,在拼搏精神因素上,家庭經(jīng)濟富裕的學生和家庭經(jīng)濟一般的學生之間有極其顯著的差異(M=4.00,SD=1.553,M=5.21,SD=0.914,p=0.000);家庭經(jīng)濟富裕的學生和家庭經(jīng)濟困難的學生之間也有極其顯著差異(M=4.00,SD=1.553,M=5.181,SD=1.024,p=0.001)。在入世維度上,家庭經(jīng)濟富裕的學生和家庭經(jīng)濟一般的學生之間有非常顯著差異(M=4.11,SD=1.221,M=4.95,SD=0.744,p=0.003);家庭經(jīng)濟富裕的學生和家庭經(jīng)濟困難的學生之間有非常顯著差異(M=4.11,SD=1.221,M=4.94,SD=0.785,p=0.004)。
這可能是由于家庭經(jīng)濟富??梢蕴峁┙o學生更多的物質(zhì)方面支持,避免為了基本生活需求而煩惱等多方面的事情。同時,家庭經(jīng)濟富??梢栽诮?jīng)濟、人力、物力等方面給予學生更多的支持,這些學生可以更加專心地追求自己的目標。而家庭經(jīng)濟一般,甚至困難的學生,在追求自己目標的同時,還需要兼顧自己家庭在經(jīng)濟方面的壓力,兼顧自己在追求目標過程中遇到的挫折困難,而一時難以得到解決所產(chǎn)生的壓力。因此,家庭經(jīng)濟富裕的學生比家庭經(jīng)濟一般和困難的學生在入世和拼搏精神方面都有顯著差異。
表5 家庭經(jīng)濟情況的影響(方差分析)
大學生目標追求的入世心理比出世心理要強,不同學歷、成績水平、家庭教養(yǎng)方式和家庭經(jīng)濟狀況背景下大學生目標追求的入世出世心理,均有不同程度的顯著差異。
[1] 楊宏飛.目標追求入世、出世心理測評初評[J].心理科學, 2006,(2).
(責任編輯、校對:孫尚斌)
The College Students' Psychological Status of Going into the Undergraduates World or Leaving the Mundane World
HE Jin-hong
(Jiaying College, Mei Zhou 514015, China)
465 undergraduate students were surveyed with the Scale of Going into the World and Leaving the World by using the stratified random sampling method. Questionnaire recovered after use SPSS19.0 data management and statistics. Results show that the college students’ psychological status of going into is stronger than that of leaving the mundane world. Factors such as different degree, grade level, family upbringing and family economic situation have different dramatic influences on college students’ pursuit of psychological status of going into the of undergraduates world or leaving the mundane world.
college students; going into the of undergraduates world psychology; leaving the mundane world psychology
2011-07-19
何金宏(1964-),男,廣東興寧人,廣東嘉應學院心理學講師,研究方向為心理學。
C912.64
A
1009-9115(2011)06-0147-03